神鵰:開局令東來,領悟浩然劍氣 第145章 佛門九陽神功
良久,天空中的異象才如同海市蜃樓般緩緩消散,彙聚的天地元氣也漸漸平複,陽光重新灑落,彷彿一切都未曾發生。
「吱呀——」
藏經閣那扇沉重的木門被從內推開,楊過緩步走了出來。
他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筋骨,貪婪地呼吸著室外清新的空氣。
一連多日悶在滿是書卷氣的閣樓裡,今日終於得以出關,雖然精神奕奕,但身體確實需要透透氣了。
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完成創舉後的滿足與從容。
異象徹底平息後,楊過並未急於離開。
他此行的最初目的,並未因自創《六神訣》的成功而忘卻。
最終,他在一處靠窗的角落,找到了正小心翼翼整理著一批剛送來不久的古舊經卷的空遠大師。
他並未抬頭,卻彷彿早已感知到楊過的靠近,手上動作不停,隻是用一種溫和而帶著些許讚歎的語氣緩緩開口:
「阿彌陀佛。」
「楊施主此番閉關,竟能引動如此驚天異象,顯化六種佛法真意,最終歸於如來。」
「施主雖一身精純浩然之氣,顯是儒門正宗傳承,卻不想對佛法武學之領悟,亦能通達至斯,實在是……」
「曠古絕今之奇才。」
楊過走到近前,微微躬身以示對這位為護徒而捨身的高僧的敬意,語氣謙遜卻也不失坦然。
「大師過譽了。」
「晚輩不過是偶有所得,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了些許微不足道的推演罷了,實不敢當『精通』二字。」
「佛法浩瀚,晚輩所學,不過滄海一粟。」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空遠大師手中正在整理的經書,直接切入正題。
「其實,晚輩此番前來藏經閣,除卻閱讀經書增長見聞外,尚有一事相詢。」
「不知大師……可否知曉或見過一部名為《楞嚴經》的典籍?」
「晚輩對此經慕名已久,卻始終未能尋得。」
空遠大師聞言,整理書頁的手微微一頓。
他緩緩抬起頭,那雙洞察世情卻無半分鋒芒的眼睛看向楊過,臉上露出一絲瞭然於心的淡淡笑意。
他沒有立即回答,而是不慌不忙地伸手探入自己僧袍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本以深藍色厚布作為封套、看起來頗為古舊,卻儲存得異常完好的經書。
他將經書輕輕置於膝上,封麵上,正是三個以古體書寫的端正大字——《楞嚴經》。
「施主所說的,可是這本書?」
楊過眼中閃過一絲極細微的訝異,隨即化為釋然。
他並未出言否認或辯解,隻是坦然地點了點頭。
在這位看似衰弱、實則智慧如海的老僧麵前,任何掩飾都顯得多餘。
他心知,自己的意圖恐怕早已被對方看透。
「看來,施主是從某些不為人知的渠道,聽聞了藏於此書之中的秘密了。」
楊過心中一震,暗道果然如此。
他麵上不動聲色,斟酌著言辭道:
「其中具體原由,請恕晚輩不便詳述。大師慧眼如炬,晚輩也不敢隱瞞。」
「晚輩機緣巧合之下,曾得一位道門前輩傳授其獨創的《九陽神功》。」
「因此,對貴寺藏於《楞嚴經》中的佛門《九陽神功》心生好奇。」
「絕無覬覦之意,隻是想藉此機會,對比參詳道、佛兩門對這『九陽』之意的不同詮釋,以期能互相印證,在武學之道上有所進益。」
他這番話半真半假,既點明瞭自己知道秘密,又給出了一個合情合理且不失風度的理由——學術性的比較研究,而非貪婪的掠奪。
他總不能直言,自己是憑借「前世」的記憶才知道這個秘密的。
「你居然得到了王重陽的傳承。」
空遠大師那句看似平淡無奇的話,卻如同驚雷般在楊過心中炸響!
楊過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縮了一下,心中瞬間掀起滔天巨浪!
王重陽創出《九陽神功》之事,乃是絕密中的絕密,世間根本無人知曉。
即便是全真七子,不知。
這位深居簡出、甚至功力已廢的空遠大師,是如何一口道破的?
電光石火間,一個幾乎被遺忘的江湖傳說閃過楊過的腦海!
當年王重陽曾與一位神秘高僧鬥酒論武,二人立下賭約,要各自創出一門名為《九陽神功》的絕學,一較高下。
此事極為隱秘,知曉者鳳毛麟角。難道……
楊過猛地抬頭,目光灼灼地看向輪椅上的空遠。
「前輩……難道當年在終南山與重陽祖師坐而論道、鬥酒立約之人……便是您?!」
他實在無法將眼前這位氣息微弱、麵容慈和、為救徒弟不惜自毀前程的老僧,與傳說中那位能和王重陽把酒言歡、談武論道的狂放奇僧聯係起來。
更讓他訝異的是,一個出家人,居然會喝酒破戒?
空遠大師彷彿能洞悉人心,看著楊過臉上那細微的驚疑之色,不由地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看透世情的淡然,甚至有一絲若有若無的自嘲。
他並未直接回答關於鬥酒的問題,而是用一種平緩卻發人深省的語調說道:
「楊施主,你且看這少林古刹,千年傳承,香火鼎盛,號稱禪宗祖庭,清淨之地。」
「然而,這寺中上下,從掃地沙彌到各院首座,又有幾人……」
「是真正做到了清心寡慾、無欲無求的『佛』?」
他輕輕搖頭,目光掃過窗外巍峨的殿宇,
「佛法度人,亦容人。」
「戒律是舟筏,是路徑,卻非彼岸本身。」
「隻要心存善念,向著佛法,些許塵世沾染,譬如飲酒……」
「在某些時候,或許也並非不可通融。」
「誰的一生,又敢說自己從未犯過任何『戒』呢?」
這番話,說得雲淡風輕,卻蘊含著對佛理深刻的辯證理解,遠非那些死守戒條的迂腐僧人可比。
楊過聞言,心中豁然開朗,同時對空遠大師的敬佩之意又深了一層。
這位大師的境界,早已超越了形式的束縛。
空遠大師不再多言,似乎那段與王重陽的往事已隨風而逝,不值得再提。
他將膝上那本深藍色的《楞嚴經》輕輕拿起,遞向楊過,神態坦然,毫無不捨之意。
「施主既為印證武學而來,此經便借你一觀。」
「望你能從中有所得,亦望你能善用其中之力。」
楊過鄭重地雙手接過經書,觸手之處,能感受到封皮下經卷的古老與厚重。
他道了聲謝,隨即迫不及待地盤膝坐下,小心翼翼地翻開了經卷。
他閱讀的速度極快,目光如電,迅速掠過那些深奧的佛法經文,直指隱藏在其字裡行間、以特殊符號與隱喻記錄的無上心法——正是那佛門正宗的《九陽神功》!
隨著閱讀的深入,楊過的臉色漸漸變得凝重,眼中不時閃過驚歎與瞭然之色。
與他所修煉的、源自王重陽道門思想的九陽神功相比,這藏於《楞嚴經》中的佛門版本,果然有著天壤之彆!
王重陽版的九陽神功,走的乃是「陽極生變,剛猛無儔」的路子,真氣至陽至剛,追求極致的爆發與殺伐之力,如同道家的「降魔手段」,淩厲霸道。
而此刻他所見的佛門九陽神功,則更側重於「潛能開發」與「養生續命」。
其心法講究激發人體最深處的生命本源,類似佛門所說的「如來藏」,使真氣如陽光普照,溫養五臟六腑,滋潤四肢百骸。
不僅能極大提升修煉者的根基與潛能,更有著延年益壽、祛病強身的奇效。
它並非不具威力,而是將力量內蘊於生機之中,是一種更為醇厚、平和、後勁無窮的「生」的力量。
合上經書,楊過長舒一口氣,心中已然明瞭。
這佛門《九陽神功》,乃是空遠依據少林另一門神功《童子功》的精義,結合無上佛法,自行開創的。
如今的空遠早已憑借這門自創的《九陽神功》,重回了昔日巔峰,甚至……更勝往昔!
隻是九陽功力修為已至『渾圓無漏,神華內斂』的至高境界,周身真氣圓融一體,不泄分毫。
外人根本無法察覺,才都以為空遠依舊是功力儘失的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