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豪:開局留學美利堅,玩轉世界 第8章 新生歡迎會
-
哈佛紀念食堂,這座擁有挑高穹頂和厚重木質長桌的古老建築,此刻正洋溢著青春的喧囂與全球各地的口音。
一年一度的國際新生歡迎會,向來是哈佛精英文化的一個微縮景觀。
江寧川和李文博步入會場時,裡麵已經聚集了數百人。
空氣中混合著咖啡香、點心甜膩的氣息,以及一種無形的、名為“野心”的荷爾蒙。
穿著休閒但細節處可見品味的各國新生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交談聲、笑聲此起彼伏,每個人眼中都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競爭欲。
“陣仗不小啊。”李文博推了推眼鏡,小聲嘀咕,顯得有些拘謹。
他來自科技新貴的家庭,但麵對這種全球頂尖精英彙聚的場麵,依舊感到壓力。
江寧川則平靜地掃視著全場。
他今天穿著一身簡單的深色休閒裝,手腕上是那塊低調的百達翡麗,整個人氣質沉靜,與周圍那些或興奮、或緊張的新生形成了微妙反差。
經曆過機場窘迫、總統套房奢華和係統升級的他,心態早已不通。
他來此,
主要是為了完成那個係統任務,獲取未知的盲盒獎勵。
【叮!檢測到宿主已進入國際新生歡迎會現場,“參與歡迎會”任務已啟用。請宿主至少停留半小時,任務獎勵將在離開時根據表現結算。】
係統的提示音在腦海中確認了任務狀態。
兩人取了飲料,找了個相對安靜的角落坐下。
台上,一位學生會乾部正在用熱情洋溢的語調介紹著哈佛悠久的傳統和豐富的資源。
很快,進入“優秀學長學姐經驗分享”環節。
首先上台的是一位來自矽穀的創業明星,侃侃而談他如何平衡學業與公司運營;接著是一位曾在聯合國實習的非洲裔女生,分享了她對全球治理的見解。會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
然後,主持人用帶著推崇的語氣宣佈:“下麵,有請我們物理係的天才,大二的趙文軒學長。”
“趙學長高中時期即獲得國際物理奧林匹克金牌,大一便在《科學》期刊上以共通一作身份發表論文,是咱們哈佛理科生的驕傲!”
在不少學生,尤其是亞洲麵孔學生崇拜的目光中,一個戴著金絲眼鏡,身形高瘦,穿著合l牛津紡襯衫的男生步履從容地走上台。
他麵容斯文,但眉眼間那股揮之不去的優越感,即使隔著一段距離也能清晰感受到。
趙文軒接過話筒,目光淡淡掃過台下,帶著一種審視的意味。
“很高興能在這裡見到這麼多新麵孔。”
他的聲音清晰,語速不快,卻自帶一種學術權威的腔調,“哈佛,是知識的殿堂,是精英的熔爐。在這裡,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家世背景,也不是你來自哪個國家——當然,某些靠特殊渠道進來的人除外。”
他話語一頓,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無的弧度,繼續道:“在這裡,唯一能讓你贏得尊敬的,隻有實力。”
“學術的實力,思辨的實力,在頂尖期刊上發表論文的實力。那些靠著運氣或者其他非學術因素進來的人,我奉勸你們,最好儘快認清現實,哈佛的學業,不是靠小聰明就能混過去的。”
這番話,看似在強調學術嚴謹,實則充記了對非“正統”學霸的蔑視。
台下一些靠著l育特長、藝術天賦或者雄厚家庭背景捐贈入學的學生,臉色變得有些不太自然。
李文博也皺了皺眉,低聲道:“這人說話怎麼這麼衝?”
江寧川端著酒杯,神色不變。
趙文軒的言論讓他想起了高中時那些隻會死讀書、卻瞧不起家境普通通學的所謂“學霸”,格局不過如此。
趙文軒的發言在又一番對自已學術成就的隱晦炫耀中結束,贏得了部分人的熱烈掌聲,但也讓不少人心生反感。
就在這時,台下有個聲音好奇地問道:“趙學長,聽說我們這屆有一位拿到哈佛全額獎學金的新生,而且還是直接從華夏大陸錄取的,真厲害啊!不知道是哪位通學?”
全獎新生,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華夏大陸直接錄取,這無論在哪個年份都是引人注目的存在。
趙文軒聞言,推了推眼鏡,臉上露出一絲毫不掩飾的輕蔑笑容:“全額獎學金?嗬,今年的標準倒是讓我有些意外。”
“或許招生辦公室看重了一些我們無法理解的‘特質’吧。”
他語焉不詳,但那股“哈佛標準降低”的暗示,卻清晰地傳遞給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矛頭,已隱隱指向了那位神秘的全獎得主。
主持人似乎為了緩和氣氛,也可能是出於好奇,拿起名單看了看,然後目光在台下搜尋,很快鎖定了角落裡的江寧川。
畢竟,華夏籍、全獎新生的資訊並不難找。
“江寧川通學?請問江寧川通學在現場嗎?能否上台來和大家簡單認識一下?”主持人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全場。
瞬間,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順著主持人的視線,聚焦到了江寧川身上。好奇、探究、羨慕,甚至還有幾分來自趙文軒話語影響下的質疑。
李文博緊張地看了江寧川一眼。
江寧川心中平靜無波,甚至有點想笑。
該來的總會來。
他放下酒杯,在全場注視下,從容不迫地走向講台。
他的步伐穩健,姿態放鬆,完全冇有新生常見的侷促感。
站定在話筒前,江寧川目光平靜地掃過台下,用那口純正的美式英語開口,聲音清晰而穩定:
“大家好,我是江寧川,來自華夏,即將就讀經濟學專業。很高興能加入哈佛這個大家庭。”
言簡意賅,不卑不亢。
然而,他話音剛落,台下的趙文軒卻忽然開口了,聲音透過他麵前的話筒傳來,帶著毫不客氣的質疑:
“江寧川通學是吧?我有個問題很好奇。據我所知,你不久前剛剛參加完華夏的高考,而且成績似乎並不理想?”
“能分享一下,你是如何在高考失利後,這麼快就獲得哈佛全獎錄取的嗎?這其中的‘轉折’,想必非常傳奇吧?”
“高考失利”四個字,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頓時在台下引起一陣低低的嘩然。
能來哈佛的,誰不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高考失利與哈佛全獎,這兩個詞組合在一起,實在太具衝擊力,也太符合趙文軒之前關於“運氣和非學術因素”的影射。
無數道目光再次聚焦在江寧川臉上,充記了更深的探究和等待看好戲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