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神探狄仁傑第五部 > 第107章 麒麟承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神探狄仁傑第五部 第107章 麒麟承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半塊麒麟佩靜靜地躺在狄仁傑的掌心,玉質溫潤,雕工精湛,那“承恩”二字古篆更是筆力遒勁,絕非尋常匠人所能為。燈光下,麒麟的形態透著一股說不出的威嚴與神秘。

“承恩……”狄仁傑反複咀嚼著這兩個字,眉頭緊鎖。這不像人名,更像是一種寓意,或是某種關聯的象征。

“大人,這‘承恩’二字,有何深意?”李元芳忍不住問道。

狄仁傑緩緩道:“承恩,可解為承受恩澤。在宮廷之內,有‘承恩殿’,乃妃嬪居所;亦有‘承恩門’,是宮禁要地。但更多的,這是一種象征,象征著蒙受皇恩浩蕩。此玉佩雕刻麒麟,麒麟乃瑞獸,喻指仁厚、賢能,常與王侯將相相關聯。麒麟佩上刻‘承恩’……這更像是一種身份的標識,或者……是某種特殊關係的信物。”

他抬起頭,目光銳利:“元芳,你立刻去查,在神都洛陽,有哪些宮殿、府邸、機構的名號或典故中帶有‘承恩’二字,尤其是與李唐宗室、或是武周新貴有關的。還有,查查近年來,陛下可曾賞賜過帶有麒麟圖案,或刻有‘承恩’字樣的玉佩給哪位重臣或親王?”

“是!末將這就去安排信得過的兄弟,八百裡加急,密查此事!”李元芳意識到這可能是揭開“王爺”身份的關鍵,立刻領命而去。

李元芳走後,狄仁傑又將那半塊玉佩拿起,對著燈光反複觀看。除了“承恩”二字和麒麟圖案,再無其他標記。這玉佩是一對,持有另一半的人,就是能與孫滿倉,或者說能與這龐大陰謀網路進行最高層級聯絡的“王爺”或其代表。

“雲裳記……麒麟承恩佩……”狄仁傑喃喃自語,將這兩條線索聯係在一起。雲裳記是傳遞訊息的節點,而這玉佩是身份憑證。隻要查到雲裳記背後之主,或者這玉佩的來曆,幕後黑手就將無所遁形。

然而,他心中仍有疑慮。太平公主已被證實是參與者,但聽錢師爺轉述孫滿倉之言,“那位”連親女兒都能捨棄,這顯然是將太平公主也視作了棋子。能將自己女兒(或視若己出的政治盟友)也作為棋子的,其心性之冷酷,謀劃之深遠,令人不寒而栗。此人地位,恐怕比預想的還要高。

就在狄仁傑凝神思索之際,門外傳來護衛的低聲稟報:“大人,王孝傑將軍求見。”

狄仁傑將玉佩收起,整理了一下神色:“請王將軍進來。”

王孝傑大步走入,依舊是那副風風火火的樣子,隻是眉宇間多了一絲凝重。“狄閣老,末將已派斥候深入契丹境內探查。回報稱,契丹主力並未遠遁,而是在百裡外的野狐嶺一帶集結休整,似有再次寇邊的跡象。”

狄仁傑並不意外:“契丹此次損失不小,但未傷筋骨,其野心既已被挑起,自然不會輕易罷休。王將軍有何打算?”

王孝傑抱拳道:“閣老,末將以為,與其坐等契丹來攻,不如主動出擊!野狐嶺地勢雖險,但我軍新勝,士氣正旺,若能以精騎突襲,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必能重建立其主力,使其短期內再無南犯之力!”

狄仁傑沉吟片刻,搖頭道:“將軍勇氣可嘉。但野狐嶺乃契丹腹地,地形複雜,我軍孤軍深入,糧草補給困難,若敵軍設有埋伏,或斷我歸路,則危矣。孫滿倉雖已被擒,但其黨羽未必肅清,我軍動向,難保不會泄露。依本閣之見,還是應以穩固防線,清剿內應為先。待朝廷後續援軍抵達,再圖進取不遲。”

王孝傑似乎有些急切:“閣老!兵貴神速啊!若等朝廷援軍,隻怕契丹已恢複元氣,甚至與其他部落聯合,屆時更難對付!至於內應,末將願立軍令狀,必在出兵前,協助閣老將城內宵小肅清!”

狄仁傑看著王孝傑,目光深邃:“王將軍求戰心切,本閣理解。但身為統帥,需慮及全域性,謹慎用兵。此事關係重大,容本閣再思量一番。將軍不妨先全力肅清城內隱患,整訓兵馬,待時機成熟,再行定奪。”

見狄仁傑態度堅決,王孝傑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焦躁,但很快掩去,拱手道:“既然閣老已有決斷,末將遵命便是。末將這就去加緊城防,清查內奸!”說罷,便告辭離去。

看著王孝傑離去的背影,狄仁傑心中的疑慮更深了幾分。王孝傑如此急於對契丹用兵,是真的為國建功心切,還是……彆有目的?是想借契丹之手消耗朝廷兵力?還是想通過一場勝利來掩蓋什麼,或者……達成某種交易?

他喚來一名心腹內衛,低聲吩咐:“加派一倍人手,日夜不停,嚴密監視王孝傑大營的一切動向,尤其是他與外界的信使往來,以及他麾下將領的異常活動。若有任何異動,立刻來報!”

“是!”

接下來的兩日,幽州城內氣氛緊張而有序。李元芳指揮內衛,根據錢師爺等人的供詞,又抓獲了多名孫滿倉的黨羽,基本肅清了城內的叛亂分子。王孝傑也果然加大了城防力度,派兵在城內反複巡邏,顯得儘職儘責。

然而,關於“雲裳記”和“麒麟承恩佩”的調查,卻暫時沒有突破性進展。洛陽距離遙遠,資訊傳遞需要時間。

這天夜裡,狄仁傑正在燈下翻閱幽州府庫的舊檔,試圖從中找到更多關於孫滿倉及其黨羽經濟往來的蛛絲馬跡,李元芳悄無聲息地走了進來,臉色凝重。

“大人,有情況。”

“講。”

“我們監視王孝傑大營的兄弟發現,今日午後,有一名形跡可疑的遊方郎中進入了王孝傑的中軍大帳,停留了約半個時辰才離開。那郎中離開軍營後,並未在城中行醫,而是徑直出了南門,方向……似乎是往洛陽而去。”李元芳低聲道。

“遊方郎中?”狄仁傑放下卷宗,“可曾攔截盤查?”

“末將得到訊息時,那人已出城一段距離。為免打草驚蛇,末將未曾強行攔截,但已派了兩名擅長追蹤的好手暗中尾隨,看其最終去向,以及與何人接觸。”

狄仁傑點了點頭:“做得對。王孝傑若有問題,與他聯絡的絕不會是普通人。這遊方郎中,很可能就是信使。讓我們的人小心跟進,務必查出其根底。”

他頓了頓,又道:“元芳,你對王孝傑此人,瞭解多少?”

李元芳思索道:“王孝傑是員驍將,早年跟隨黑齒常之將軍征戰,以勇猛聞名。後來陛下登基,他因戰功累遷至河北道行軍大總管,鎮守北疆。據說……他當年曾受過已故的魏王武承嗣一些提拔,但與梁王武三思似乎並無深交。至於與李唐宗室……明麵上更無往來。”

“武承嗣……”狄仁傑若有所思。武承嗣是武則天的侄子,曾激烈謀求太子之位,後因陰謀敗露,憂懼而死。如果他曾提拔過王孝傑,那王孝傑身上,就帶著武氏一係的烙印。但如今的武氏子弟中,誰有能力、且有動機策劃如此龐大的陰謀?武三思?他似乎更熱衷於朝堂爭鬥。

線索似乎又多了一條,但也更加紛亂。武氏、李氏、邊將、契丹……各種勢力盤根錯節,交織成一張巨大而混亂的網。

就在兩人分析之際,窗外突然傳來一聲極其輕微的異響,彷彿是瓦片被風吹動。

李元芳反應極快,瞬間吹熄了桌上的燈火,低喝一聲:“保護大人!”同時鏈子刀已握在手中,身形一閃,護在狄仁傑身前。

黑暗中,隻聽“嗤嗤”幾聲輕響,數道寒光穿透窗紙,射入房中,釘在狄仁傑剛才坐著的椅背上!是淬了毒的弩箭!

“有刺客!”李元芳話音未落,人已如離弦之箭般撞開窗戶,撲了出去!

窗外庭院中,數道黑影見行跡敗露,立刻四散遁走,身法快如鬼魅。李元芳豈能容他們逃脫,鏈子刀化作一道銀光,直取離他最近的一名刺客後背!

那刺客反手一刀格擋,兵刃相交,發出刺耳的撞擊聲。借著微弱的月光,李元芳看到那刺客使用的,是一種狹長的彎刀,刀法詭異狠辣,與中原武功路數大相徑庭!

“不是漢人!”李元芳心中一驚,手下更不容情,鏈子刀攻勢如潮,逼得那刺客連連後退。另外幾名刺客見同夥遇險,竟不救援,反而加速向不同方向逃竄,顯然是死士作風。

數招之後,李元芳抓住對方一個破綻,鏈子刀如同毒蛇般纏住了對方的彎刀,用力一絞!那刺客虎口崩裂,彎刀脫手飛出!李元芳順勢一腳,將其踹翻在地,兩名內衛立刻上前將其死死按住。

其他刺客則已趁此機會,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元芳回到房中,點亮燈火。隻見狄仁傑安然無恙,正在檢視那幾枚釘在椅背上的毒弩箭。箭矢烏黑,散發著一股腥甜的氣味,顯然劇毒無比。

“大人,您沒事吧?”李元芳關切地問。

“無妨。”狄仁傑放下弩箭,麵色凝重,“看來,有人不想我們再查下去了。這刺客的兵器和路數,像是西域來的死士。”

“西域?”李元芳一愣,立刻聯想到救走太平公主的那個神秘黑影,“難道是他們?”

狄仁傑沒有回答,走到那名被擒的刺客麵前。那刺客嘴角溢位黑血,眼神渙散,已然服毒自儘。

“死士……”狄仁傑看著那具迅速冰冷的屍體,緩緩道,“對方的手段,越來越沒有底線了。元芳,傳令下去,所有人提高戒備。另外,加派人手,保護好孫滿倉和錢師爺,絕不能讓他們再被滅口!”

“是!”

夜色更深,幽州城彷彿被一隻無形的黑手緊緊攥住。麒麟佩的謎團尚未解開,王孝傑的動向疑點重重,如今又出現了西域死士的刺殺。狄仁傑感到,那股隱藏在最深處的黑暗力量,正在做最後的反撲。而他,必須在這重重殺機中,找到那條通往真相的唯一路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