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傑第五部 第135章 龍淵崩裂
潛龍淵內,殺聲震天。李元芳率領的二十名內衛好手如同神兵天降,自懸崖陡壁悄然潛入,迅速占據了穀內幾處製高點。強弓勁弩對準了下方正在忙碌佈置的“寒蟬”及其黨羽。
狄仁傑在外聽得穀內動靜,知李元芳已得手,即刻率剩餘人馬自正麵猛攻而入。三十餘名內衛精銳如下山猛虎,瞬間衝散了穀口負責警戒的賊人,直撲淵底核心區域。
潛龍淵底,景象詭異。一處天然形成的祭壇之上,赫然矗立著一座以青石壘砌、刻滿符文的方型石陣,其形製與太液池底那“鎮龍台”的機關儀頗有幾分神似,隻是規模小了許多。石陣中央,插著數麵顏色各異、繡著星宿圖案的幡旗,按照特定方位排列。那捲標注地脈的圖卷正攤開在祭壇前,而玄黑色的“鎮嶽”玉佩,則被放置在石陣中心的一個凹槽內,散發著幽幽烏光。
“寒蟬”依舊戴著帷帽,正與那神秘的第三人在石陣旁急促地調整著最後幾麵幡旗的位置。周圍尚有十餘悍匪手持利刃,試圖結陣抵抗。
“寒蟬!爾等逆天而行,妄動地脈,還不束手就擒!”狄仁傑聲若洪鐘,在穀內回蕩。
“寒蟬”身形一頓,緩緩轉過身來。雖看不清麵容,卻能感受到那帷帽之下射出的冰冷目光:“狄仁傑……你終究還是來了。可惜,晚了!”他聲音沙啞,卻帶著一絲瘋狂,“‘鎮嶽’歸位,星幡已成,隻待子時月華最盛,便可引動這潛龍淵地氣,貫通長安水脈!屆時地動山搖,龍氣紊亂,看那武氏婦人如何坐穩江山!這李唐天下,合該由真正有德者居之!”
“癡心妄想!”李元芳自高處一躍而下,鏈子刀直指“寒蟬”,“爾等勾結前隋餘孽,行此妖邪之術,禍國殃民,罪該萬死!”
“殺!”那神秘的第三人,一個身形瘦削、麵色蒼白的中年文士,厲聲下令。周圍悍匪頓時蜂擁而上,與內衛戰作一團。
穀內頓時陷入混戰。李元芳勇不可擋,鏈子刀化作道道銀光,所過之處,賊人非死即傷,直取“寒蟬”與那中年文士。狄仁傑則在護衛下,快步衝向祭壇,他必須阻止儀式完成!
“攔住他!”“寒蟬”對那中年文士喝道。
中年文士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自懷中掏出一把符籙,口中念念有詞,猛地撒向空中!符籙無風自燃,化作數道綠油油的火焰,如同鬼火般射向狄仁傑!
“大人小心!”一名內衛挺身擋在狄仁傑身前,揮刀格擋,那綠色火焰沾上刀身,竟發出“嗤嗤”的腐蝕之聲!
“旁門左道!”狄仁傑冷哼一聲,毫無懼色,腳步不停。他深知,此類術法看似詭異,實則根基在於迷惑與震懾,隻要心神堅定,便不足為懼。
李元芳見狄仁傑遇險,攻勢更猛,鏈子刀如同狂風暴雨,將那中年文士逼得連連後退,再無暇他顧。
狄仁傑趁機衝到祭壇邊,目光迅速掃過石陣與幡旗的佈置,又抬頭看了看天色。月上中天,子時將至!
“必須毀掉陣眼!”他毫不猶豫,伸手便要去取那石陣中心的“鎮嶽”玉佩!
“休想!”“寒蟬”見狀,竟不顧李元芳的威脅,合身撲上,手中多了一柄淬毒的匕首,直刺狄仁傑後心!
“爾敢!”李元芳目眥欲裂,鏈子刀脫手飛出,如同有生命般卷向“寒蟬”手腕!這一下含怒而發,快如閃電!
“哢嚓!”一聲脆響,“寒蟬”手腕應聲而斷,匕首落地。他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嚎。
與此同時,狄仁傑的手也已觸碰到那“鎮嶽”玉佩!然而,就在他指尖即將碰到玉佩的瞬間,異變陡生!
那放置在凹槽中的“鎮嶽”玉佩,彷彿與某種力量產生了共鳴,烏光大盛!整個石陣的符文次第亮起,插在地上的幡旗無風自動,獵獵作響!地麵開始傳來低沉的、如同巨獸蘇醒般的轟鳴聲!山穀劇烈震動,碎石簌簌落下!
“哈哈……哈哈哈……”“寒蟬”雖斷一手,卻狀若癲狂地大笑起來,“晚了!狄仁傑!地脈已開始引動,你阻止不了了!這潛龍淵,便是爾等的葬身之地!”
那中年文士也麵露狂熱之色,嘶聲道:“地龍翻身,乾坤倒轉!李唐當興!”
“混賬!”李元芳飛身奪回鏈子刀,就要結果了“寒蟬”。
“元芳,且慢!”狄仁傑疾聲製止,他強忍著地麵的劇烈搖晃,大腦飛速運轉。他注意到,雖然地脈異動已經開始,但那“鎮嶽”玉佩的光芒閃爍不定,石陣的運轉也似乎有些滯澀,並不流暢。“儀式並未完全成功!定有關鍵之處未曾滿足,或是……這石陣本身有所缺陷!”
他的目光猛地投向那捲攤開的地脈圖,又看向瘋狂大笑的“寒蟬”,厲聲問道:“‘承乾’玉佩!另一枚‘承乾’玉佩在何處?!陰陽不合,樞機難轉!爾等倉促行事,未集齊雙佩,強行引動地脈,不過是引火燒身,自取滅亡!”
“寒蟬”的笑聲戛然而止,帷帽下的目光充滿了驚疑不定。
狄仁傑此言,本是依據陰陽相濟之理進行的試探,但看“寒蟬”反應,竟似被說中了要害!
就在這時,“轟隆!!!”一聲巨響,祭壇旁的一處岩壁猛然塌陷,露出一個黑黝黝的洞口,一股更加熾熱、狂暴的氣息從中噴湧而出!彷彿真的開啟了通往地底深淵的大門!
山穀的震動更加猛烈,不少賊人和內衛都站立不穩,摔倒在地。
“地脈……地脈失控了!”那中年文士臉色劇變,驚恐地看著那塌陷的洞口和越來越狂暴的地動山搖。
“寒蟬”也終於慌了神,掙紮著想要衝向那塌陷的洞口,似乎那裡有他最後的希望或是退路。
“阻止他!拿下此二獠!”狄仁傑對李元芳下令,自己則快步走向那塌陷的洞口,向內望去。隻見洞內深不見底,隱隱有紅光湧動,熱浪逼人,彷彿直通地肺!
他心念電轉,立刻從懷中取出那枚瑩白的“承乾”玉佩。既然“鎮嶽”屬陰,置於此淵,那“承乾”屬陽,或可……鎮壓?
不及細想,他運足內力,將手中“承乾”玉佩奮力擲向那深不見底、散發著狂暴氣息的洞口!
玉佩化作一道白光,沒入洞中的黑暗與紅光之中。
奇跡發生了!
那“承乾”玉佩落入洞內後,洞中翻湧的紅光似乎微微一滯。緊接著,玉佩本身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溫潤白光,雖不耀眼,卻帶著一種中正平和、安撫人心的力量。白光與洞內的紅光交織、碰撞,那低沉的轟鳴聲漸漸減弱,地麵的震動也明顯緩和下來!
“不——!”“寒蟬”發出絕望的嘶吼。
李元芳趁其心神失守,鏈子刀一揮,精準地挑飛了他的帷帽,同時一腳將其踹翻在地,刀鋒瞬間抵住其咽喉!
帷帽落下,露出一張狄仁傑與李元芳都未曾料到的臉——竟是在宮中負責保管典籍、素以老實木訥著稱的
秉筆太監,常福!
竟然是他!一個平日裡毫不起眼,甚至有些唯唯諾諾的老太監!誰能想到,他竟是潛伏至深、攪動風雲的“寒蟬”!
常福(寒蟬)麵如死灰,看著逐漸平息下來的山穀和那不再噴湧狂暴氣息的洞口,眼中滿是絕望與不甘。
那中年文士也被內衛製服。
“常福……果然藏得夠深。”狄仁傑走到他麵前,沉聲道,“你與穆青陽,究竟是何關係?為何要行此逆天之事?”
常福慘然一笑,嘴角溢位黑血,竟是早已備好毒囊:“狄仁傑……你贏了……但……李唐……正統……不會……絕……”
話音未落,已然氣絕。
李元芳急忙去檢查那中年文士,發現其也已咬毒自儘。
狄仁傑看著常福的屍體,眉頭緊鎖。常福臨死前的話語,依舊充滿了對李唐正統的執念。他俯身,在常福懷中略一摸索,找出了一枚小小的金印,上麵刻著的,竟是前隋宮廷方士的專屬徽記!
果然與前隋遺留的勢力有關!穆青陽、常福,恐怕都是前隋覆滅後,潛伏下來,意圖利用掌握的秘術和資源,顛覆當今,複辟舊朝或以李唐之名行自己之實的陰謀家!
地脈的異動終於徹底平息,山穀恢複了寂靜,唯有滿地狼藉和空氣中尚未散儘的硫磺氣息,證明著方纔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大人,此地不宜久留,需儘快清理,返回長安。”李元芳提醒道。
狄仁傑點了點頭,最後看了一眼那重歸平靜的潛龍淵和兩個逆賊的屍體。
“潛龍在淵,終有騰飛之日。然以邪術逆天,禍亂蒼生,終是取死之道。”他長歎一聲,“回京吧,此間事了,但留給朝堂的警示,卻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