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傑第五部 第359章 密室 玄機
梅宅門前,那兩道刺眼的京兆府封條,在清晨的微光中如同訃告,宣告著一條鮮活生命的逝去與關鍵線索的斷裂。空氣彷彿凝固,圍觀的街坊感受到狄仁傑身上散發出的凜冽氣息,竊竊私語聲也漸漸低了下去。
狄仁傑立於門前,目光如寒冰,一寸寸地掃過這棟看似尋常的官員致仕宅邸。青磚灰瓦,門庭不算闊氣,卻自有一股清雅之氣。梅淩寒,一位致仕的光祿寺老丞,竟因堅守朋友托付的秘密而招致殺身之禍,甚至死後還要被冠以“時疫”的汙名,匆匆化灰,連最後的體麵都未能保全。
紅蓮組織及其庇護者的狠辣與肆無忌憚,已然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恩師,”曾泰安排完對京兆府經辦人員的追查事宜,回到狄仁傑身邊,麵色凝重,“學生已遣人速去查覈。隻是……對方既然敢如此行事,恐怕早已做好切割,那些經辦吏員,未必能問出實質內容,甚至可能……”
甚至可能也被滅口。狄仁傑明白曾泰未儘之言。他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將胸中的怒火與寒意強行壓下。越是此時,越需冷靜。
“封條,是給外人看的。”狄仁傑忽然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梅老丞因何而死,你我心知肚明。他既以‘青霞’為號,與蘇文瑞秘密儲存證據,豈會不留後手?這宅邸之內,未必沒有對方未曾找到,或者來不及徹底清理的東西!”
他猛地轉身,對隨行的千牛衛旅帥下令:“撕開封條,入內搜查!仔細搜查每一寸地方,尤其是書房、臥房,任何可能存在的暗格、夾層、密室,絕不放過!”
“是!”旅帥領命,揮手示意。兩名兵士上前,毫不遲疑地撕下了那代表官方程式卻掩蓋著罪惡的封條,用力推開了沉重的木門。
宅院內,一片死寂。草木依舊,卻因無人打理而顯凋零,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若有若無的、混合著塵埃與淡淡藥味的沉悶氣息,彷彿還殘留著昨日那場“急病”帶來的恐慌與絕望。
狄仁傑率先踏入,曾泰緊隨其後,千牛衛兵士們則訓練有素地散開,開始分割槽搜查。
宅邸內部陳設簡潔,透著文官特有的清貧與風骨。客廳、臥房皆被翻動過,雖然事後被大致恢複原樣,但以狄仁傑的眼光,依舊能看出倉促整理的痕跡。顯然,昨日那些冒充京兆府的人,已經進行過一遍搜查。
“恩師,看來對方已經搜過一遍了。”曾泰低聲道,語氣中帶著擔憂。
“無妨。”狄仁傑目光銳利,緩緩行走在廊道間,指尖拂過廊柱、牆壁,“他們時間倉促,又要掩人耳目,未必能搜得徹底。更何況,梅老丞與蘇文瑞皆是心思縝密之人,他們藏匿東西的地方,絕非尋常所在。”
他徑直走向位於宅院最深處的書房——“青霞齋”。
齋門虛掩,推開時發出“吱呀”輕響。書房內,書架傾倒,書籍、卷軸散落一地,一片狼藉,顯然是搜查的重點區域。文房四寶被掀翻在地,墨跡汙染了地麵的青磚。
狄仁傑站在齋中,環視四周。他的目光掠過那些被粗暴對待的典籍,掠過被撬開又隨意丟棄的文具盒,最終,定格在北麵牆壁上懸掛的一幅水墨畫上。
畫作描繪的是《南山四皓圖》,筆法蒼勁,意境高遠,乃是前朝某位名家的手筆。畫作本身並無出奇,但狄仁傑注意到,在這滿室狼藉之中,這幅畫卻懸掛得異常端正,畫軸上下沒有一絲歪斜,與周遭的混亂格格不入。而且,畫軸下方的牆壁上,有一小塊區域的灰塵痕跡與其他地方略有不同,似乎經常被觸碰。
他走上前,小心地掀起畫作。後麵是平整的牆壁,並無異樣。他用手輕輕敲擊畫作後方的牆壁,聲音沉悶,是實心的。
難道判斷錯了?
狄仁傑微微蹙眉,並未放棄。他的目光再次落回那幅畫本身。畫軸是普通的梨木,但兩端軸頭卻似乎比尋常畫軸稍顯粗大,且打磨得異常光滑。
他心中一動,伸出雙手,分彆握住畫軸的左右軸頭,嘗試著輕輕旋轉。
“哢噠。”
一聲極輕微、幾不可聞的機括聲響從右側軸頭傳來!有門!
狄仁傑屏住呼吸,緩緩用力,將右側軸頭逆時針旋轉了約莫半圈。隻聽又是一聲輕微的“哢噠”聲,彷彿什麼鎖扣被開啟了。
他放下軸頭,再次用手去推那麵牆壁。這一次,原本看似嚴絲合縫的牆壁,竟無聲無息地向內滑開了一道僅容一人側身通過的縫隙!一股帶著陳年墨香和塵埃的涼氣從縫隙中透出。
密室!這“青霞齋”內果然彆有洞天!
“恩師!”曾泰又驚又喜。
“噤聲。”狄仁傑低喝一聲,示意曾泰和跟進來的千牛衛兵士保持警戒。他從身旁兵士手中接過一盞氣死風燈,當先側身進入了密室。
密室不大,僅如尋常人家的耳房,但四壁皆是厚重的青石砌成,顯然是為了防火防潮。室內隻有一桌一椅,以及靠牆放置的幾個樟木箱子。
桌麵上,一盞油燈早已油儘燈枯,旁邊整齊地擺放著幾冊書卷和一摞信件。狄仁傑快步上前,拿起最上麵的一冊書卷翻看。這並非書籍,而是一本手工謄錄的賬冊!裡麵詳細記錄了數年間,通過漕運網路,以各種商號名義轉運的、與官方賬目完全對不上的物資數量、時間、節點,其中就包括那些被繳獲的弓弩甲冑!其記錄方式,與蘇婉清鞋底密信上的代號數字完全吻合,隻是更為詳儘!
而那一摞信件,則是蘇文瑞與梅淩寒之間的秘密通訊,其中多次提及對漕運幕後黑手——“紅蓮”的擔憂與調查進展,以及他們如何小心翼翼地儲存這些證據,等待沉冤得雪之日。
“找到了!果然在這裡!”曾泰激動地看著賬冊和信件,聲音顫抖,“有了這些,蘇參軍之冤可雪,紅蓮之罪可證!”
狄仁傑心中亦是激蕩,但他強迫自己保持冷靜。他迅速翻閱著賬冊和信件,目光如電,搜尋著更關鍵的資訊——那些接收軍械的最終地點、紅蓮組織在朝中的庇護者之名!
然而,賬冊雖然詳儘,卻止於物資轉運的中間環節,並未明確指向最終目的地與核心人物。信件中也多是憂憤之語與相互鼓勵,對於幕後黑手的真實身份,蘇、梅二人似乎也未能探查清楚。
難道線索到此為止了?
狄仁傑不甘心,他的目光投向那幾個樟木箱子。箱子並未上鎖,他逐一開啟。裡麵存放的多是梅淩寒自己的一些重要文書、收藏的古籍,以及……幾套漿洗得發白、卻折疊得整整齊齊的官袍。
在翻檢最後一個箱子時,狄仁傑的手指觸碰到箱底一處輕微的凸起。他撥開覆蓋在上麵的幾卷畫軸,發現箱底竟有一個暗格!暗格內,隻放著一本薄薄的、封麵空白的線裝冊子。
他取出冊子,翻開第一頁,上麵隻有一行娟秀而熟悉的字跡,那是梅淩寒的筆跡:
“若餘遭不測,此冊可交狄懷英。”
狄仁傑心頭劇震!梅淩寒竟早已預料到自身可能遭遇的危險,並且指名道姓地將最後的希望寄托於他!
他迫不及待地翻看下去。這冊子並非賬目,也非書信,而是梅淩寒憑借其多年在光祿寺任職、接觸各方人脈所暗中收集、記錄下的零散資訊與個人推斷!
其中一頁,提到了數年前一樁與邊鎮軍械補充相關的舊案,經辦官員中,有數人後來或升遷、或調任,如今皆在要害部門,其中赫然包括了……左候衛將軍趙崇節!梅淩寒在旁批註:此數人升遷軌跡,與漕運“特殊物資”流動高峰期,似有重合。
另一頁,則記錄了他偶然發現,某些通過特殊渠道流入神都的“貢品”級彆的江南雲錦,最終流向了一些並非皇室宗親,卻也權勢熏天的府邸。他特彆標注了其中一種暗紋雲錦,極其稀少,他曾在一個極其偶然的場合,見一位身份尊貴之人穿著,而其袖口內襯,似乎繡有……某種紅色印記(因角度與光線,未能看清是否為蓮花)。
還有一頁,提到了“西南赤礫”,梅淩寒記載,此物雖罕見,但在將作監的秘檔中曾有記載,主要用於皇室特定祭祀禮器的釉彩調配,民間絕難獲取。他曾疑心某些流入黑市的赤礫來源。
這些資訊看似零碎,彼此關聯不強,但落在狄仁傑眼中,卻如同散落的珍珠,被一條無形的線逐漸串聯起來!
趙崇節、特殊雲錦、西南赤礫、皇室祭祀……這些線索,隱隱指向了一個超越尋常官員、地位極其尊崇的方向!
就在狄仁傑全神貫注於冊中內容,試圖將這些碎片拚湊成一幅完整影象時——
“嗖!嗖!嗖!”
數道淩厲的破空之聲驟然從密室入口處射入!是弩箭!
“大人小心!”一直警惕守護在入口處的千牛衛旅帥暴喝一聲,揮刀格擋!
“篤篤篤!”幾隻短小的弩箭深深地釘入了狄仁傑身旁的木箱上,箭簇幽藍,顯然喂有劇毒!
敵人竟然去而複返,或者說,根本一直有人在暗中監視著梅宅!他們發現狄仁傑等人找到了密室,便立刻發動了襲擊!
“保護狄公!”旅帥大吼,與幾名兵士死死堵住密室入口,揮刀與試圖衝入的黑影戰作一團。狹窄的入口瞬間成了生死線,兵刃交擊之聲、怒吼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曾泰嚇得臉色發白,但仍下意識地擋在狄仁傑身前。
狄仁傑迅速將桌麵上最重要的賬冊、信件以及那本無名冊子塞入懷中,吹熄了手中的風燈,密室瞬間陷入一片黑暗。
“他們人不多,意在滅口搶奪證據!堅持住,援兵很快會到!”狄仁傑在黑暗中沉聲喝道,穩定軍心。他心中雪亮,這夥亡命之徒的出現,恰恰證明瞭他手中剛剛得到的這些東西,具有何等致命的威力!
密室外,廝殺聲愈發激烈。對方顯然是精銳死士,武功高強,出手狠辣,千牛衛兵士雖然勇猛,但在狹窄地形下頗受限製,已有兩人負傷。
時間,在這一刻變得無比漫長而殘酷。
狄仁傑緊握著懷中的證據,耳聽著門外的生死搏殺,心知這小小的“青霞齋”密室,已然成為了這場席捲神都風暴的第一個核心漩渦。
能否帶著這些用生命換來的證據安然離去,將直接決定未來鬥爭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