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嫡女:冷麵王爺的掌心寵 第76章 金鑾殿上 起紛爭
第二日金鑾殿上,因為昨夜驛站事宜,朝臣們爭執聲幾乎掀翻藻井。
禦史大夫張銘浩的笏板重重敲在青磚上:「南疆使團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臣懇請陛下即刻發兵討伐南疆!」
「不可!」戶部尚書周玉珩急得胡須直顫,「江南道事件剛平,南境糧倉存糧不足三成,此時開戰實非良機啊陛下!」
吏部尚書沈墨軒也站了出來,躬身說道:「陛下,如今尚無確鑿證據證明乃是南疆使團主使此次刺殺,貿然發兵,恐師出無名,遭天下人詬病。還是應先將使團遣離大黎,並著人查明真相,再做定奪。」
「哼!」兵部尚書王靖戎冷哼一聲,向前踏出一步,「沈大人此言差矣!驛站刺殺,刺客手段與南疆邪術相似,且意圖栽贓大黎,種種跡象表明,此事與南疆脫不了乾係。此時若不果斷出兵,更待何時?難道非要等南疆大軍壓境,我方纔還手?」
「王大人莫要衝動!」工部尚書蕭默坤趕忙勸阻,「戰事一起,生靈塗炭,百姓遭殃。我大黎應以蒼生為重,能不動乾戈,還是儘量避免。可先與南疆交涉,若其拒不承認,再興兵問罪也不遲。」
新任刑部尚書薑明宇也開口道:「陛下,依微臣之見,當務之急是徹查此案,找到確鑿證據。若真是南疆使團所為,我大黎師出有名,再行征伐,也能讓天下人心服口服。」
仁宣帝的指尖有節奏地叩擊著龍案扶手,目光冷峻地掃過殿中群臣,語氣不容置疑:「傳朕旨意,和親之事作罷,著南疆使團三日內返回南疆,不得在皇城內逗留。」
「大理寺少卿夜淩風聽令!」
夜淩風趕忙出列,微微俯首:「臣在!」
仁宣帝神色嚴肅:「朕命你全力徹查驛站刺殺一案,無論涉及何人、何種勢力,都要一查到底。」
夜淩風挺胸抬頭,目光堅定:「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這時,大皇子楊依景站了出來,拱手說道:「父皇,兒臣以為,驛站刺殺影響惡劣,大理寺辦案,兒臣願從旁協助,也好早日揪出幕後黑手。」
仁宣帝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道:「也好,你便協助夜少卿一同查案。」
楊依景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恭敬回道:「兒臣遵旨。」
靖王楊依澤見狀,也上前一步:「父皇,兒臣雖不直接參與查案,但如有需要,兒臣亦可幫忙。」
仁宣帝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欣慰:「澤兒,你有心了。朕希望你們兄弟二人,以及諸位大臣,都能以大局為重,共同維護大黎安穩。」
眾臣齊聲應道:「陛下聖明,我等定當竭儘全力!」
散朝後,大臣們陸續走出金鑾殿。
禦史大夫張銘浩與兵部尚書王靖戎並肩而行,張銘浩仍憤憤不平地說道:「王大人,南疆使團如此張狂,我們怎能輕易放過?」
王靖戎麵色凝重,微微搖頭:「張大人,陛下自有考量。不過我等身為武將,定要時刻做好備戰準備,以防南疆再有異動。」
而另一邊,戶部尚書周玉珩正與工部尚書蕭默坤交談,周玉珩低聲道:「蕭大人,此次若真與南疆開戰,國庫空虛,糧草調配可都是大問題啊。」
蕭默坤憂心忡忡地點點頭:「是啊,周大人。所以能不打仗還是彆打,一旦開啟戰端,民生艱難,重建更是困難重重。」
吏部尚書沈墨軒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議論,心中暗自思忖著局勢。這時,新任刑部尚書薑明宇走了過來,輕聲說道:「沈大人,此次驛站刺殺案,夜少卿怕是壓力不小,這廂大皇子摻和進來,不知會生出多少變數。」
沈墨軒目光深邃,緩緩說道:「這案子背後牽扯多方勢力。咱們能做的,也隻有靜觀其變,看看夜少卿和大皇子如何行事了。隻是希望他們能真的查出真相,彆讓大黎陷入無端紛爭。」
此時,丞相夜明遠身著朝服,神色沉穩,在眾人身後不緊不慢地走著。自己兒子夜淩風身為大理寺少卿,被委以徹查此案的重任,他深知自己需避嫌,故而在朝堂上未發一言。
禦史大夫張銘浩見丞相夜明遠,忍不住上前:「丞相大人,南疆使團這事,陛下讓夜少卿徹查,大皇子也摻和進來,您怎麼看?」
夜明遠神色沉穩,目光平和:「陛下安排自有深意。我兒既領命,定會儘職。大皇子想必也是一心為了大黎,咱們隻需靜候結果,張大人切勿無端猜測,以免亂了朝堂人心。」
這時,大皇子楊依景走來,拱手道:「丞相大人,此次本殿協助夜少卿查案,到時候還望您多多指點。」
夜明遠心中警惕,麵上卻溫和笑道:「殿下客氣了,犬子和殿下既是陛下禦點,下官定不會插手此事。」
楊依景得意離去,夜明遠望著其背影,微微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