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璀璨 第8章 追與棄,一場相對的競賽
-
馬克思因不斷地追求而得以創作出光輝钜著《資本論》。愛因斯坦因放棄當以色列總統而得以完成《相對論》。簡單來講,我們在彎腰撿起一枚硬幣的時候,得到了硬幣,失去了因彎腰而浪費的時間。為了更好地生活,為了見到更勇敢的自己,我們一直在“追”,其實我們也是在一路放棄。可見,追求與放棄不是事物的兩個極端,而是對立中的統一。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率領千軍萬馬橫掃歐亞大陸,一度令其他國家聞風喪膽。當知道這樣一位領袖在自己的理想國裡大展拳腳的時候,我們原以為他將會有一個完美的結局,然而事與願違,他最終因過分追求權力而慘死海外,至今屍骨不明。縱觀成吉思汗的一生,是不斷追求的一生,是永不滿足的一生。而我們也知道,現在對於他的評價依舊是眾說紛紜,反麵的評價也不在少數。因為過度追求權利,他失去了本該屬於自己的安穩的晚年生活,失去了自己一生英勇蓋世的英名聲,成為現代不少人的反麵教材。但對於他自己的人生價值而言,他得到的是自我的滿足與驕傲。因此,冇有絕對的得到,也冇有絕對的失去。
魯迅先生曾說:“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後無路可走。”因此,他毅然決然的耳放棄醫從文。倘若他誌在用醫學拯救國人,那麼,中國也許會多一位普通的醫生,但缺少了一位以筆為槍的鬥士,少得很多口誅筆伐的武器,少了深深喚醒國民的呐喊。顯然,魯迅先生的選擇對於他自己乃至全中國來說都是無比正確的。所以說,人不是為了前進而前進,而是為了理想和目標而前進,放棄並不意味著逃避或退縮,而是放棄偏離目標的努力方式,因地因時因勢地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道路。由此我認為,追求比放棄更偉大,放棄比追求更明智,這兩者是對立統一的,目的都是追求成功,贏了繼續追求成功,敗了積累經驗。因此,讓追求與放棄做你的軍師、強大與知識做你的鐵騎、選擇與真理做你的護衛、誠懇以寬容做你的武器吧!
在一次采訪中,記者向比爾·蓋茨提問道:“地上如果有100美元,你會怎麼辦?”很多人說:“比爾·蓋茨這麼富有,他肯定不會撿起來的。”也有人說:“畢竟是一張100美金,他會撿起來。”正當大家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當事人給出答案:“我不會去撿次這張美元,不是因為我不缺錢,而是當我撿起這張美元的時候,我已經浪費了100美元。”金錢是每一個人都在追求的,不僅僅是為了生活,更是一個人價值的體現。但是對於比爾·蓋茨本人來說,在彎腰的過程中,他就損失了更多的財富。所以,我們在選擇追求一些東西的同時就應該選擇失去彆的東西,因為冇有永遠的得到,也冇有永遠的失去,新舊更替纔是四季常青的根本。
生活中,我們一直在追求,同時也在失去。當我們放棄高山的巍峨,。我們收到的是清泉的甘甜;當我們選擇咖啡的醇香,我們就彆再去奢求普洱的穠釅;當我們告彆竹林的幽居,我們可在鬨市裡找尋濃濃的人情……即使命令不小心把滿懷壯誌的你我塑造成無名小卒,我們也要堅定夢想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