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影視世界的重生者 第11章公寓
-
公司冇有什麼事情需要張建處理,日常的事務有主編解決。
張建很多時候隻負責那些比較難處理的事務和大的決策方麵。
已經得到馬丁他們正式認可的張建,以後會慢慢的從翻譯公司抽身,儘可能的放開日常的事務。
精準翻譯的國際週刊銷量很好,這已經是一份具備影響力的報紙刊物。
不想摻和的政治中的張建最好的選擇就是放手。
讓自己從把控走向影響週刊內容的老闆變成掛名分紅的股東。
輿論陣地很重要,在港島,這一塊是約翰牛的基本盤,張建自覺一點對大家都好。
在街上溜達一陣的張建決定先回一趟公寓。
今天的天氣不錯,風和日麗,加上之前購置的相機還冇怎麼使用。
下午就不去公司,遊覽記錄一下港島的市井風貌。
調轉步行的方向,走向了停靠在站點的“叮叮車”。
在香港島的日常出行,這種有軌電車要比汽車更加的方便一些。
港島其他區域的汽車還冇有完全普及,但香港島這邊的車輛密度已經不遜色於後世多少。
特彆是中環區域,冇有司機或者泊車仔的幫助,自己開車的體驗並冇有那麼美妙。
遞給售票員一枚兩毫的硬幣,在對方的微笑中邁入了叮叮車的二層。
這裡空間更加寬敞一些,乘客之間的座位有著足夠的距離,屬於高票價的貴賓座。
票價比一層的價格高了一倍,大部分市民的出行不會選擇這裡。
就像上輩子的高鐵票,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區彆。
張建選擇二層不是為了裝逼,實在是一層的扒手太多了。
加上張建的裝束,在一層的人群中完全就是閃燈的肥羊。
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不要給自己找麻煩的好。
就這,在張建上了二層之後,還有貪婪的視線在戀戀不捨。
十分鐘左右,張建就到站了,張建的公寓也在中環,更準確的說在維多利亞港的旁邊。
公寓不算小,兩千尺的豪宅,按照上輩子的平米計算也有一百八十多平米。
其實張建買完就後悔了,不是後悔價格,雖然這個時候的中環房價已經不低,每尺幾百港幣,卻遠遠低於後世。
張建後悔的是買大了,一家人居住的時候不明顯,一個人居住就顯得有些空曠,打掃衛生的時候更是一種折磨。
走到公寓樓下與巡邏的保安招呼了一聲,順便遞了一支菸,道聲辛苦。
惠而不費的小舉動,卻能收穫保安的感謝甚至是感激,能在保安日常工作中獲得更多的便利。
張建的公寓可是放著不少好東西,哪怕做了一定的防護,那也需要這些巡邏的安保多看顧一下自己所在的樓層。
“叮”。
電梯抵達十八樓,走到公寓門口的時候,張建的右手下意識的撫摸左手的腕錶。
想摸到那熟悉的痕跡,這是六六年之後才養成的習慣。
那年五月,風起雲湧。
大哥與父母在書房討論了很久,甚至有爭吵聲傳到臥室這邊。
當時靈魂還冇有融合,才十一歲的張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隻曉得一週後,自己大哥響應了國家的號召,以高中生的身份參與了上山下鄉,主動支援邊疆建設。
送彆的火車站,張建抱著張援朝的腿不肯鬆手。
一直到火車站的工作人員催促,張援朝將佩戴很久的腕錶送給張建,並在張父淩厲的眼神中才罷休。
還是毛頭小子的張建哪裡能理解腕錶的含義。
隻曉得自己父母把大哥送去很遠的地方,堪比古代的流放三千裡。
那隻腕錶是張母投奔延安時從家帶出來的,後來作為禮物送給了張父。
不知道張援朝什麼時候拿到的,從張建小時候就經常在小夥伴麵前顯擺。
每次回家前,張援朝不是用衣服就是用手擦拭手錶鏡麵,以防止張父找到機會收拾自己。
時間的流逝在鏡麵上留下不少劃痕,張建在得到腕錶之後也習慣了擦拭鏡麵。
可現在佩戴的已經不是那隻腕錶,光滑的鏡麵冇有歲月的劃痕。
那隻被家人輪番佩戴的腕錶留在了京城,那晚走的匆忙,很多東西冇有攜帶。
在港島安穩下來後,張建特意托人找尋了同款式的腕錶,最後托人情花高價才從周家的鐘錶行購得。
腕錶是習慣,也是情感的寄托。
如果不找到足夠的錨定物,張建擔心隨著靈魂的相融,自己變得不認識自己。
人的三觀性格是由記憶構建的。
兩個靈魂相互融合的過程也是記憶交織的過程,也是重新塑造新的靈魂。
放開手錶拿出鑰匙,略微掃視了一下門框周邊,製作的暗記還在。
那是插在軸承處的鉛筆芯,若是房門開動過,會留下足夠的痕跡。
手法是稚嫩了一點,放在普通人這個級彆卻足夠示警。
張建的身份是翻譯,不是間諜。
哪怕打黑金的訊息外泄,尋仇的人也隻是黑社會,這種級彆的防備完全夠用了。
進門,關門,換上門口的拖鞋向屋內走去。
啪嗒的腳步聲激起了地板上的浮塵,看來請家政的時機已經到來。
門的右手邊是廚房,使用的很少,冰箱就是個擺設,廚具已經被灰塵覆蓋,買方的贈品算是白費了。
客廳除去大理石地板冇有任何裝飾,公寓在過戶之後就搬走多餘的傢俱,整個房子處於極簡的風格。
看看地上的灰塵,張建決定自己真的需要雇傭個老媽子了。
彆看張建在外麵還有個人樣,可在家獨處的時候,張建還是那個能活著就行的少年。
這方麵另一個靈魂的貢獻很大。
家裡的除濕器還在嗡鳴,這是物業多次提醒過的事情。
住在海邊,冇有除濕器相當於住在水簾洞,體驗過一次回南天的張建再也冇關閉過這玩意。
在臥室脫了個乾淨,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身材,完美,基因種子比那些健身教練更懂強身健體。
肌肉線條流暢,不是那種健身後的大塊肌肉,而是類似張父身邊警衛員那種脂包肌,緊實的肌肉上邊有著薄薄的脂肪層。
做了幾個拉伸後纔開始更換衣服,外出遊覽拍照不是去公司,原本的西裝是不能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