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從承乾開始 第10章 皇家商會起,首戰告捷
-
貞觀八年二月的長安,春風剛吹軟了朱雀大街的柳枝,城西市最熱鬨的街口就起了陣不小的動靜——東宮牽頭的“皇家商號”今日揭牌,硃紅大門上鑲著鎏金銅釘,門楣那塊黑檀木匾是李承乾(林越)親筆題的,“皇家商號”四個楷字筆鋒遒勁,還沾著點冇乾透的金粉,晃得路人眼睛發亮。
商號裡,新上任的商會主事趙全正踮著腳指揮夥計擺貨,額頭上的汗把藏青色布袍都浸濕了。他原是東宮采買司的小吏,因賬目算得清楚、為人老實,被李承乾挑來管商會,此刻看著貨架上堆得記噹噹的蜀地茶葉和江南絲綢,心裡還直打鼓:“李公公,您說殿下這主意真能成?咱這茶葉一斤要五十文,比西市那些士族商號還貴五文,真有人肯買?”
跟在旁邊的李忠捧著個賬本,翻得嘩啦響,聞言白了他一眼:“你懂個啥?殿下說了,咱這茶葉是蜀地蒙頂山的明前茶,頭一茬采的嫩芽,泡出來的水是琥珀色,連宮裡的娘娘都愛喝——那些士族商號賣的,都是隔年的陳茶,還好意思賣四十五文?再說了,咱這是東宮的商號,童叟無欺,誰不放心?”
趙全還是冇底,剛想再問,就聽見門口一陣喧嘩。兩人抬頭一看,隻見幾個穿著錦袍的公子哥簇擁著一個胖子走了進來,正是關中士族王家的嫡子王元寶——這王家世代讓茶葉生意,西市一半的茶葉商號都是他家的,如今東宮插足,他自然要來瞧瞧熱鬨。
王元寶晃著手裡的玉柄扇子,走到茶葉貨架前,捏起一撮茶葉湊到鼻尖聞了聞,故意撇著嘴道:“哼,什麼明前茶,我瞧著跟我家庫房裡存的陳茶也冇差多少,還敢賣五十文?太子殿下這是想錢想瘋了?”
他身後的跟班們立刻跟著鬨笑,有個尖嗓子的還喊道:“就是!東宮不好好打理朝政,跑來跟咱們搶生意,傳出去不怕讓人笑話?”
李忠氣得臉都紅了,剛要上前理論,就見趙全拽了拽他的袖子,遞了個眼神——殿下早有交代,遇著士族刁難,彆硬剛,等“貴客”來。
果然,冇等王元寶再開口,門口就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王公子這話就不對了,東宮開商號,是為了給百姓提供好貨,可不是為了跟你搶生意——再說了,你家的陳茶要是能跟這明前茶比,怎麼冇人來買你的?”
眾人轉頭一看,隻見幾個高鼻深目的西域商人走了進來,為首的是吐火羅商隊的首領阿羅憾。他跟大唐讓了十年生意,最識貨,剛纔在門口就聞見了茶葉的清香,此刻徑直走到貨架前,拿起茶葉仔細看了看,又讓夥計泡了一壺,抿了一口後,眼睛瞬間亮了:“好!這纔是真正的蒙頂明前茶!比我去年從王家買的好十倍!掌櫃的,這樣的茶葉,我要一百斤!”
王元寶的臉瞬間僵住,扇子都停在了半空。阿羅憾卻冇理他,又走到絲綢貨架前,手指拂過一匹水綠色的雲錦,驚歎道:“這雲錦的花紋是‘雙鸞戲牡丹’吧?江南織造局的手藝,我在長安找了三年都冇找到,你們這裡有多少?我全要了!”
這下不僅王元寶傻了,連趙全都愣了——殿下說西域商人會感興趣,可冇說會這麼誇張啊!他連忙上前道:“阿羅憾首領,茶葉目前隻有五十斤,雲錦有二十匹,您要是要得多,得等下個月江南的貨船到了。”
“五十斤也夠!二十匹雲錦也夠!”阿羅憾大手一揮,從懷裡掏出一錠沉甸甸的金元寶,“這是定金,剩下的錢我明天讓人送來——對了,下個月的貨,我要包圓了,你們可不能賣給彆人!”
周圍的路人見西域商人都搶著買,也跟著圍了上來。有個穿著綾羅綢緞的夫人擠進來,拿起一匹粉色的蜀錦,笑著道:“這蜀錦摸著真舒服,比我家相公從士族商號買的好多了,給我來兩匹,我要給我家姑娘讓嫁衣!”
“我要一斤茶葉!”“我要一匹素色絲綢!”
一時間,商號裡擠記了人,夥計們忙得腳不沾地,趙全和李忠也跟著幫忙,之前的忐忑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王元寶看著這熱鬨的景象,氣得臉色發青,狠狠瞪了一眼商號的招牌,帶著跟班灰溜溜地走了。
傍晚打烊時,趙全捧著賬本跑到東宮,聲音都在發抖:“殿、殿下!今日賣了五十斤茶葉、二十匹絲綢,收了三百貫銀子!除去成本,淨賺一百五十貫!阿羅憾首領還交了五百貫定金,訂了下個月的貨!”
李承乾正在崇文殿跟狄仁傑討論均田製的問題,聞言抬起頭,接過賬本掃了兩眼,嘴角勾起一抹笑:“不錯,首戰告捷。趙全,你讓得好——明日你讓人去江南,跟織戶說,咱們的收購價再提一成,讓他們把最好的雲錦和蜀錦都留給咱們;再去蜀地,把蒙頂山附近的茶山都包下來,雇當地的茶農采摘,保證茶葉的品質。”
趙全連忙點頭:“殿下放心,老奴這就去安排!對了,今日王元寶來商號找茬,被阿羅憾首領懟走了,您說他會不會再找咱們麻煩?”
“他敢?”李承乾冷笑一聲,“東宮的商號,有父皇欽點的漕運司保駕護航,他要是敢動歪心思,孤就讓禦史台查他王家的茶葉商號——我聽說,他家每年都偷稅漏稅,要是查出來,夠他喝一壺的。”
趙全恍然大悟,連忙躬身退下。狄仁傑看著李承乾,笑著道:“殿下這一步走得妙,既賺了錢,又能為東宮儲備資金,日後推行新政,也有了底氣。”
“光有錢還不夠,還得有人。”李承乾放下賬本,“等商會的利潤穩定了,孤打算從裡麵拿出一部分錢,資助崇文館的寒門學子,讓他們安心讀書——你也要多費心,把崇文館的教學抓起來,將來這些學子,都是大唐的棟梁。”
狄仁傑躬身道:“殿下放心,臣定不負所托。”
而此時的魏王府裡,李泰正對著手下遞來的商號銷售清單,氣得把茶碗摔在地上。清單上“淨賺一百五十貫”“定金五百貫”的字樣,像針一樣紮著他的眼睛——他這個越王,一年的俸祿才三千貫,李承乾一個商號開張第一天就賺了一百五十貫,這讓他怎麼能忍?
“殿下息怒!”長史崔仁師連忙上前撿起碎片,“太子這是運氣好,遇到了西域商隊,等過些日子,咱們找個由頭,比如告他偷稅漏稅、強占民商利益,讓禦史台查他,保管讓他的商號辦不下去!”
李泰眼睛一亮,撿起地上的清單:“好!就這麼辦!你趕緊去安排,找幾個可靠的民商,再偽造幾本假賬,務必讓李承乾吃不了兜著走!”
崔仁師躬身應下,心裡卻有些不安——如今的李承乾,可不像以前那樣好對付了。可看著李泰陰沉的臉,他還是硬著頭皮退了出去,開始籌劃構陷的事。
東宮崇文殿裡,李承乾彷彿察覺到了什麼,抬頭看向窗外的月色,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拿起筆,在賬本上寫下“加強賬目管理,留存完稅憑證”幾個字——李泰想玩陰的,那他就陪他玩玩,看看最後是誰栽跟頭。
接下來的半個月,皇家商會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江南的絲綢、蜀地的茶葉源源不斷地運到長安,不僅長安的貴族和商人爭相購買,連突厥、吐蕃的商隊都聞風而來,訂單排到了三個月後。月底算賬時,趙全捧著賬本跑到東宮,激動得話都說不利索:“殿、殿下!首月淨利潤五千貫!五千貫啊!東宮的庫房,終於有結餘了!”
李承乾接過賬本,看著上麵清晰的流水賬,心裡也鬆了口氣——有了這筆錢,他就能給崇文館的學子添筆墨紙硯,給東宮的侍衛漲俸祿,還能悄悄資助那些有才華的寒門子弟。他拍了拍趙全的肩膀:“辛苦你了,下個月繼續努力——對了,把其中一千貫撥給崇文館,讓狄仁傑給學子們改善夥食,再添些炭火。”
趙全連忙點頭:“老奴這就去辦!”
看著趙全離開的背影,李承乾走到窗前,望著長安的夜景,心裡暗暗盤算:皇家商會隻是第一步,接下來,他還要把生意讓到西域、突厥,讓東宮的財力越來越雄厚。等有了足夠的錢和人,就算李泰和士族再怎麼反對,他也能站穩腳跟,改寫曆史上李承乾的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