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一萬首 第90章 陶淵明《飲酒?其三》
飲酒其三
陶淵明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複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
賞析:
《飲酒·其三》是陶淵明對當時社會風氣及人生價值的深刻反思之作。詩人以敏銳目光洞察世態,借飲酒話題,層層剖析世人行為,傳達對生命意義的獨特見解。
一、開篇歎世風:道德淪喪與私慾橫行
1.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起筆便以深沉感慨,點明社會道德規範與正道已喪失近千年之久。“道喪”如重錘,敲響對社會現狀的警鐘,反映出正直、高尚價值觀的缺失。“人人惜其情”描繪人們隻關注自身私情私慾,不顧公義與道德準則。此句勾勒出一幅世風日下的社會群像,為全詩奠定對不良世風批判的基調,讓讀者直觀感受當時社會精神層麵的衰敗。
2.
時代對映與詩人憂慮:陶淵明所處時代,政治動蕩,戰亂頻繁,傳統道德體係受衝擊。人們為求自保或追逐利益,摒棄道德。詩人對這種現象痛心疾首,憂慮社會失去正確價值導向,陷入混亂與墮落,其感慨飽含對往昔正道社會的懷念及對當下的無奈。
二、諷喻追名風:虛名誤人,錯失生活真味
1.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此句刻畫世人行為,酒在古代文化象征放鬆、超脫與享受當下。但詩中之人麵對美酒,卻無動於衷,一心追求世間虛名。通過“不肯飲”與“但顧”鮮明對比,突出世人對虛名的盲目癡迷,諷刺其為虛名放棄生活中簡單純粹樂趣,揭示追名逐利風氣使人迷失本性,忘卻生活真諦。
2.
名利枷鎖與心靈桎梏:在當時社會,名聲常與仕途、財富掛鉤,人們為名利不擇手段。詩人藉此句批判這種扭曲價值觀,表明虛名如枷鎖,束縛心靈自由,讓人陷入無儘焦慮與爭鬥,錯過人生美好,如美酒帶來的愜意與自在。
三、省思人生短:白駒過隙,當惜須臾時光
1.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一生複能幾,倏如流電驚”:詩人從批判世風轉向對人生本身思考。他指出珍視自身因人生僅有一次,極為寶貴。接著以“一生複能幾”發出感慨,強調人生短暫,“倏如流電驚”將人生比作轉瞬即逝的閃電,生動形象,讓人強烈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短暫,引發對生命有限性的共鳴與思考。
2.
生命短暫與價值追尋:麵對人生短暫,詩人暗示不應將寶貴時光浪費在無意義虛名上。此思考為下文對世人行為質問鋪墊,促使讀者反思在有限生命中應追求何種價值,是虛名浮利,還是更有意義之事,如享受自然、追求內心寧靜等。
四、結語發質問:碌碌奔逐,到頭終是虛空
1.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鼎鼎”描繪人生忙碌狀態,在短暫百年人生裡,人們為虛名忙碌不停。詩人以反問結尾,強烈質問如此追逐最終能成就什麼。反問語氣增強批判力度,讓讀者深思追逐虛名行為的荒謬與無意義,強調應擺脫虛名束縛,尋找生命真正價值。
2.
振聾發聵與自我堅守:此句不僅批判世人,也表明詩人自身態度。在人人追名逐利時代,陶淵明堅守自我,不隨波逐流。他以詩歌警醒世人,呼籲回歸真實有意義生活,體現其超脫世俗的高尚境界與對生命價值的深刻理解。
五、藝術特色
1.
質樸語言,深刻立意:語言質樸無華,如“道喪”“惜其情”“一生複能幾”等表述簡潔直白。但在質樸文字中,蘊含對社會、人生深刻思考。這種質樸與深刻結合,使詩歌通俗易懂又具思想深度,引發不同層次讀者共鳴。
2.
對比鮮明,情感強烈:通過“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等對比,強化對追名逐利批判。將人生短暫與世人忙碌追名對比,突出詩人對生命浪費的痛心。鮮明對比使情感表達更強烈,增強詩歌感染力與批判性。
3.
層層遞進,邏輯清晰:從感慨世風,到批判追名,再到思考人生短暫,最後質問追逐結果,詩歌邏輯層層遞進。每部分緊密相連,環環相扣,使詩人觀點逐步深入展開,引導讀者跟隨思考,最終領悟生命應追求真實價值主旨。
……
解析:
1.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
解析:
“道喪”指的是道德、正義、正確的社會準則和價值觀唸的淪喪。“向千載”表明這種道德淪喪的狀況已經持續了將近千年之久,強調時間跨度之長。“人人惜其情”描繪了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每個人都隻顧惜自己的私情、私慾,而不顧及公共的道德規範和他人利益。此句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風氣的墮落,人們在漫長的時間裡逐漸背離了正道,隻關注個人的得失與情感,反映出詩人對社會現狀的深深憂慮和痛心。它為整首詩奠定了基調,引出後文對世人種種行為的批判。
2.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
解析:
“有酒不肯飲”,酒在古代文化中常常是人們放鬆身心、享受生活、超脫世俗的象征。然而,這裡所描述的人麵對美酒卻不願意飲用,放棄了這種能夠帶來愉悅和放鬆的機會。“但顧世間名”,“但”表示僅僅、隻是,“顧”即關注、在意,他們一心隻在乎世間的虛名。通過這兩句的鮮明對比,突出了世人對虛名的過度執著,諷刺了他們為了追求虛無的名聲,而舍棄了生活中簡單而真實的快樂,如飲酒所帶來的那種灑脫與愜意。此句進一步刻畫了世人追名逐利的醜態,是對首句所揭示的世風日下現象的具體表現。
3.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
解析:
詩人在此處開始對人生的價值進行思考。“所以貴我身”意思是我們之所以珍惜、重視自身,“豈不在一生?”以反問的形式強調原因就在於這僅有一次的人生。此句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的思考,暗示人生的寶貴在於其唯一性,我們應該珍視這僅有的一次生命,為下文進一步闡述人生短暫,不應浪費在虛名上做鋪墊。它從對世人行為的批判轉向對生命本質的探討,使詩歌的主題得到深化。
4.
一生複能幾,倏如流電驚。
-
解析:
“一生複能幾”再次強調人生短暫,反問人生又能有多長時間呢。“倏如流電驚”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倏”表示極快地、忽然,將人生比作突然劃過的閃電,形象地描繪出人生短暫易逝,如同閃電一般轉瞬即逝,令人驚心。通過這樣的比喻,詩人將抽象的時間概念轉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讓讀者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生命的短暫與脆弱,從而進一步強化了要珍惜生命、不要虛度光陰的觀點。
5.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
解析:
“鼎鼎”形容人生的忙碌狀態,在這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百年人生之內。“持此”指的是世人秉持著前文所說的那種隻追求虛名的態度。“欲何成!”以強烈的反問語氣質問,如此追逐虛名最終又能夠成就什麼呢?此句對世人在短暫人生中盲目追求虛名的行為進行了強烈批判,強調這種行為的荒謬和無意義。它作為全詩的結尾,以反問的形式收束,引發讀者的深刻反思,同時也表明瞭詩人對這種追名逐利行為的不屑,突出了詩歌勸誡人們珍惜生命、追求真正有價值事物的主題。
……
句譯:
1.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正道淪喪已經近千年,人人都隻顧惜自己的私情。
2.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有美酒卻不肯飲下,一心隻關注世間的虛名。
3.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我們之所以珍視自身,難道不正是因為隻有這一次人生嗎?
4.
一生複能幾,倏如流電驚。
一生又能有多長時間呢?忽然間就如閃電劃過令人驚心。
5.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在這忙忙碌碌的百年人生中,秉持著追逐虛名的態度又想要成就什麼呢!
……
全譯:
近千年來,大道已然淪喪,人人都隻把一己私情守望。
麵對美酒,他們竟不肯品嘗,一門心思,隻顧把虛名尋訪。
我們珍視自身,隻因生命一場,可一生時光,究竟能有多長?
恍惚之間,如閃電般匆忙,叫人驚歎,生命如此無常。
在這忙忙碌碌的百年時光,執著虛名,又能成就怎樣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