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191章 張華《擬古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191章 張華《擬古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擬古詩

張華

束帶俟將朝,廓落晨星稀。

寐假交精爽,寤言不知歸。

忽忘朝雲序,況複百年悲。

人事俯仰間,變動如浮雲。

百年難必保,千慮盈懷之。

……

賞析:

張華的《擬古詩》以細膩筆觸展現了詩人對時光與人生的深刻思考,通過清晨準備上朝這一日常場景引發感慨,傳達出對人生短暫和世事無常的歎惋。

一、主題思想

1.

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的開篇描繪詩人束帶準備上朝,卻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時間的推移,“忽忘朝雲序”,形象地展現出時光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逝,表達了詩人對時光匆匆的敏銳感知與無奈感慨。這種對時光的關注並非單純的惜時,更蘊含著對生命有限性的深層憂慮。

2.

對人生無常的悲歎:由時光流逝聯想到“百年悲”,詩人意識到人生短暫且充滿變數。“人事俯仰間,變動如浮雲”,將人事的變化比作浮雲,生動地表現出人生的無常。在這短暫的人生中,諸多憂慮縈繞心頭,“千慮盈懷之”,傳達出詩人對人生不確定性的深深悲歎。

3.

對生命意義的思索:詩人在詩中雖未直接點明生命的意義,但從對時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中,不難看出其對生命意義的探尋。在有限而多變的人生裡,詩人的沉思暗示著他對如何在這短暫人生中尋找價值與意義的思考,反映出一種對生命深度探索的精神。

二、藝術特色

1.

以小見大的構思:詩歌從清晨準備上朝這一日常小事入手,由忘記時間的流逝,逐步拓展到對人生百年悲哀的思索。這種以小見大的手法,使詩歌從具體的生活場景上升到對人生哲理的探討,引發讀者對生命普遍性問題的思考,使詩歌的主題具有深度和廣度。

2.

情景交融與對比手法:開篇“束帶俟將朝,廓落晨星稀”通過描繪清晨寂靜空曠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孤獨、寂寥的氛圍,與詩人內心的思緒相融合,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同時,“寐假交精爽,寤言不知歸”一句中,睡夢中的輕鬆與醒來後的沉思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醒來後麵對人生思考時的沉重與迷茫,增強了詩歌情感的表現力。

3.

比喻與象征的運用:

“人事俯仰間,變動如浮雲”運用比喻手法,將人事的變動比作浮雲,形象地描繪出人生變化的無常與不可捉摸。“浮雲”這一意象不僅象征著人生的變幻不定,還帶有一種虛幻、縹緲之感,強化了詩歌對人生無常的悲歎主題,使抽象的人生哲理變得具體可感。

4.

質樸自然的語言風格:整首詩語言質樸自然,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堆砌,卻能準確地表達出詩人內心複雜的情感與深刻的思考。這種質樸的語言風格使詩歌更具親和力,易於讀者理解和共鳴,展現了詩人深厚的語言駕馭能力。

……

解析:

1.

束帶俟將朝,廓落晨星稀。

-

解析:“束帶”描繪詩人穿戴整齊,束緊衣帶,這是準備上朝的莊重舉動,體現出詩人對朝事的重視。“俟將朝”表明詩人正等待著上朝時刻的到來。“廓落”一詞營造出一種空曠、寂靜的氛圍,形容此時周圍環境的冷清。“晨星稀”描繪了天空中稀疏的晨星,點明時間尚早,天還未完全亮透。此句通過對清晨準備上朝場景的描寫,不僅勾勒出外在環境,也暗示了詩人內心在這寂靜時刻的孤獨與沉思,為全詩奠定了略帶寂寥的基調,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在等待上朝過程中的寧靜與思索。

2.

寐假交精爽,寤言不知歸。

-

解析:“寐假”意思是藉助睡眠,“精爽”指人的精神。這句詩表明詩人在睡夢中,精神能夠得到暫時的交合放鬆,或許在夢中擺脫了現實的紛擾與憂慮。然而,“寤言”即醒來後,卻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以至於“不知歸”,忘記了時間,甚至忘記了要回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常規事務。這裡通過睡夢中與醒來後的狀態對比,突出了詩人醒來後思緒的紛繁複雜,或許是對人生、對世事的種種思考,使他沉浸其中,難以從這種思考的狀態中抽離出來,生動地展現了詩人內心世界的豐富與糾結。

3.

忽忘朝雲序,況複百年悲。

-

解析:“忽忘”生動地表現出詩人由於陷入沉思,突然之間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朝雲序”可以理解為早晨時光的順序和程序,詩人因專注於內心思考,連早晨時間的推進都沒有察覺。從忘記早晨的時間,詩人的思緒進一步延伸,想到了更為宏大和沉重的話題——“百年悲”。“百年”指代人的一生,“悲”字直接點明詩人對人生百年的悲哀情緒。此句從眼前忘記時間這一具體的小事情,自然地過渡到對人生百年悲哀的感慨,由淺入深,拓展了詩歌的思考深度,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人生短暫和未知的深深憂慮。

4.

人事俯仰間,變動如浮雲。

-

解析:“人事”指人世間的各種事情,包括個人的經曆、社會的變遷等。“俯仰間”形容時間的短暫,就像低頭抬頭的瞬間,強調人生變化之快。“變動如浮雲”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人事的變化比作天空中飄忽不定的浮雲。浮雲的特點是形態多變、難以捉摸,這形象地表現出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各種人事在短暫的時間內可能發生巨大的變化,今天還是一種狀態,轉眼間就可能麵目全非。此句通過生動的比喻,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的感慨,使抽象的人生哲理變得具體可感,引發讀者對自身人生經曆中種種變化的共鳴。

5.

百年難必保,千慮盈懷之。

-

解析:“百年難必保”直接點明人生短暫且充滿變數,即使是看似漫長的百年人生,也難以確保平安順遂,充滿了各種未知和風險,進一步強調了人生的不確定性。“千慮盈懷之”則描述了詩人麵對這種人生狀況的內心狀態,“千慮”表示詩人心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憂慮和思考,“盈懷”說明這些憂慮已經填滿了他的胸懷,讓他無法釋懷。此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深深憂慮,麵對人生的無常和短暫,他的內心被無數的思考和擔憂所占據,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反思和無奈之情。

……

句譯:

1.

束帶俟將朝,廓落晨星稀。

-

翻譯:我束緊衣帶,等待著即將上朝,此時四周空曠寂靜,天空中晨星稀疏。

2.

寐假交精爽,寤言不知歸。

-

翻譯:藉助睡眠,在夢中精神得以放鬆,醒來後陷入沉思,甚至忘了該回返。

3.

忽忘朝雲序,況複百年悲。

-

翻譯:不知不覺間,竟忘了早晨時光的流逝,更何況想到人生百年的悲哀。

4.

人事俯仰間,變動如浮雲。

-

翻譯:人世間的事情,在俯仰之間就發生變化,如同浮雲一般變幻無常。

5.

百年難必保,千慮盈懷之。

-

翻譯:人生百年難以確保平安無虞,種種憂慮充滿了我的胸懷。

……

全譯:

我整整齊齊地束好衣帶,靜靜等候著即將前往朝堂。此時,四週一片空曠寂靜,天空中寥落的晨星依稀可見。

夜晚入眠,我在睡夢中彷彿精神得到了片刻的舒緩與交融。然而一覺醒來,思緒萬千,陷入沉思之中,甚至連該回返何處都渾然忘卻。

就這樣,在沉思中,我竟恍然間忽略了清晨時光的悄然流逝。而當思緒從當下抽離,聯想到漫漫人生的百年歲月,心中不禁湧起無儘的悲哀。

人世間的諸事萬物,彷彿在轉瞬之間就會發生改變。就像天空中飄浮的雲朵,形狀姿態變幻莫測,讓人難以捉摸。

人生不過短短百年,充滿了無常與變數,實在難以保證能夠順遂平安。這般念頭一起,無數的憂慮便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將我的胸懷填得滿滿當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