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一萬首 第206章 傅玄《車遙遙篇》
車遙遙篇
傅玄
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君安遊兮西入秦,願為影兮隨君身。
君在陰兮影不見,君依光兮妾所願。
車遙遙兮馬洋洋,君遊東兮妾在西。
發皓齒兮歌《九秋》,斂袂正襟兮君聞否?
願君見影兮憶妾心,妾為此歌兮何時聞?
……
賞析:
《車遙遙篇》是傅玄創作的一首充滿深情的詩作,以思婦的視角,細膩地描繪出對遠行丈夫的深切思念,在藝術表現上獨具特色。
一、情感表達
1.
濃烈的思念之情:開篇“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便直截了當地抒發了女子對遠行丈夫的思念。“車遙遙”“馬洋洋”描繪出丈夫漸行漸遠的情景,給人以路途遙遠、漸行漸杳的感覺,為思念之情營造出廣闊而蒼茫的背景。“追思君兮不可忘”則直白地表明女子對丈夫的思念刻骨銘心,難以忘懷,奠定了全詩深情思唸的基調。
2.
渴望相伴的期盼:“願為影兮隨君身”一句,將女子渴望與丈夫時刻相伴的心情以奇特的想象呈現出來。她希望自己能化作丈夫的影子,無論丈夫走到哪裡,都能緊緊相隨。“君在陰兮影不見,君依光兮妾所願”進一步深化這種期盼,細致入微地表達出即便麵對影子因環境而消失的情況,女子依然執著地希望丈夫能處於有光之處,以便自己能如影隨形,這種對相伴的渴望之情真摯而強烈。
3.
對丈夫聽聞心意的期待:“發皓齒兮歌《九秋》,斂袂正襟兮君聞否?願君見影兮憶妾心,妾為此歌兮何時聞?”這幾句詩中,女子通過唱歌來傳達自己的思念,她整理衣袖、端正衣襟,鄭重地歌唱,渴望遠方的丈夫能夠聽到。同時,她希望丈夫看到影子就能想起自己的心意,然而又擔憂丈夫何時才能聽到這首歌,這種對丈夫聽聞自己心意的期待與不確定,將思念之情推向更深層次,體現出女子內心的糾結與渴望。
二、藝術特色
1.
重章疊句,回環往複:
“車遙遙兮馬洋洋”兩次出現,形成重章疊句的結構。這種手法不僅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韻律美,讀起來朗朗上口,還通過反複詠唱,強化了詩歌的情感氛圍,使女子對丈夫遠行的牽掛和思念之情在回環往複中不斷加深,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彷彿能真切感受到女子那份縈繞心頭、揮之不去的思念。
2.
新奇的想象:詩人運用豐富而新奇的想象,將女子對丈夫的思念具象化為“願為影兮隨君身”這一獨特的願望。影子在日常生活中與人體緊密相隨,女子藉此表達對丈夫片刻不離的陪伴渴望,使抽象的情感變得生動可感。這一想象不僅貼合女子的心理,更展現出詩人獨特的藝術創造力,使詩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3.
多種抒情方式結合:詩歌采用了直抒胸臆與間接抒情相結合的方式。“追思君兮不可忘”直接道出女子對丈夫的思念,情感強烈而直白。而“發皓齒兮歌《九秋》”等句則通過描述女子唱歌這一行為以及對丈夫聽聞歌聲的想象,委婉地傳達出她的思念與期盼,使詩歌情感表達更為豐富多樣,既讓讀者感受到女子思唸的熱烈,又體會到她內心的細膩與含蓄。
4.
質樸自然的語言:整首詩語言質樸無華,通俗易懂,沒有過多華麗辭藻的堆砌。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如實地描繪出思婦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變化,卻能讓讀者深刻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情厚意。這種質樸自然的語言風格,更貼近生活,使詩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親和力,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車遙遙篇》以其真摯的情感、獨特的藝術手法,成為古代思婦詩中的經典之作,展現了傅玄高超的詩歌創作技巧和對人性情感的深刻洞察。
……
解析:
1.
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
解析:開篇營造出一種悠遠、綿長的氛圍。“車遙遙”描繪出丈夫乘坐的車子在遙遠的道路上行駛,越行越遠,給人以路途漫漫的感覺;“馬洋洋”則強調拉車的馬兒悠然前行,更增添了行程的漫長與未知。這兩句通過對車馬狀態的描寫,勾勒出丈夫漸行漸遠的畫麵。緊接著“追思君兮不可忘”,直抒胸臆,“追思”體現出女子對丈夫的思念如影隨形,緊緊追隨;“不可忘”則進一步強調這種思唸的深刻程度,表明女子對丈夫的思念刻骨銘心,難以從心頭抹去,直接點明瞭詩歌思唸的主題,奠定了全詩深情的基調。
2.
君安遊兮西入秦,願為影兮隨君身。
-
解析:此句女子開始設想丈夫的行蹤,“君安遊兮西入秦”,她猜測丈夫安心地向西遠行進入秦地,展現出女子對丈夫行程的關切與牽掛。隨後“願為影兮隨君身”,筆鋒一轉,以奇妙的想象表達出女子內心強烈的願望。她希望自己能化身為丈夫的影子,始終跟隨在丈夫身邊。這一想象極為獨特,影子與人形影不離,象征著女子渴望與丈夫時刻相伴,永不分離,將女子對丈夫的眷戀之情以一種生動且具象的方式表達出來,進一步深化了思唸的情感。
3.
君在陰兮影不見,君依光兮妾所願。
-
解析:承接上句“願為影兮隨君身”的想象,進一步細化情境。“君在陰兮影不見”,女子想到當丈夫處於陰暗無光之處時,影子便會消失不見,這一細節體現出女子想象中的憂慮,即便化為影子,也可能會因環境的變化而無法陪伴丈夫。“君依光兮妾所願”則表明,女子希望丈夫始終處於有光的地方,這樣自己作為影子就能一直相隨,滿足時刻陪伴丈夫的心願。這兩句通過對影子與光線關係的描寫,細膩地展現出女子對陪伴丈夫這一願望的執著與擔憂,使情感表達更加細膩入微,強化了女子對丈夫深深的眷戀之情。
4.
車遙遙兮馬洋洋,君遊東兮妾在西。
-
解析:“車遙遙兮馬洋洋”再次出現,重複開篇的語句,不僅在韻律上形成回環往複之美,更強化了那種丈夫漸行漸遠的感覺,加深了思唸的氛圍。“君遊東兮妾在西”明確地點出了夫妻二人分隔兩地的現狀,一個在東,一個在西,空間上的距離進一步凸顯出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苦。這種距離的描述,讓讀者更能直觀地感受到兩人分離的無奈,以及女子因分離而產生的孤獨與牽掛。
5.
發皓齒兮歌《九秋》,斂袂正襟兮君聞否?
-
解析:“發皓齒兮歌《九秋》”描繪出女子開口唱歌的情景,“發皓齒”生動地展現出女子啟齒歌唱的姿態,而她所唱的是《九秋》之歌。《九秋》通常蘊含著悲秋傷懷的情感,女子選擇這首歌,意在借歌曲抒發自己對丈夫的思念以及內心的哀怨。“斂袂正襟兮君聞否?”則描述女子整理衣袖、端正衣襟,鄭重其事地唱歌,這一係列動作體現出她對唱歌的重視。她如此鄭重地歌唱,心中卻充滿疑慮,不禁發問“君聞否?”,擔憂遠方的丈夫是否能夠聽到自己飽含深情的歌聲,將女子渴望丈夫聽到自己心聲的急切心情刻畫得淋漓儘致,從側麵反映出她對丈夫深深的思念與牽掛。
6.
願君見影兮憶妾心,妾為此歌兮何時聞?
-
解析:“願君見影兮憶妾心”,女子再次藉助影子這一意象,希望丈夫無論走到哪裡,看到自己的影子時,就能想起自己的一片深情。這一願望表達出女子渴望與丈夫心意相通,即便身處異地,也希望丈夫能感受到自己的思念。“妾為此歌兮何時聞?”則以問句結尾,女子發出深深的疑問,自己如此深情地歌唱,丈夫什麼時候才能聽到呢?這個問句不僅表現出女子對丈夫聽聞歌聲的期盼,更流露出她對這份思念能否傳達給丈夫的不確定和憂慮,將女子內心複雜的情感推向**,使整首詩在結尾處留下了悠長的餘韻,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女子思唸的無儘與無奈。
……
句譯:
1.
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車兒漸行漸遠啊馬兒悠悠遊蕩,我追念思念你啊一刻也不能忘。
2.
君安遊兮西入秦,願為影兮隨君身。
你安心地遊曆啊向西進入秦地,我多麼希望化作影子啊跟隨你身旁。
3.
君在陰兮影不見,君依光兮妾所願。
你要是處在陰暗處啊影子就隱沒不見,你若能靠近光亮啊就是我的心願。
4.
車遙遙兮馬洋洋,君遊東兮妾在西。
車兒漸行漸遠啊馬兒悠悠遊蕩,你在東邊遊曆啊我卻在西邊守望。
5.
發皓齒兮歌《九秋》,斂袂正襟兮君聞否?
我張開潔白的牙齒啊唱起《九秋》之歌,整理衣袖端正衣襟啊你可會聽到?
6.
願君見影兮憶妾心,妾為此歌兮何時聞?
希望你看到影子啊能想起我的心意,我為你唱這首歌啊你何時能聽到?
……
全譯:
那遠行的車兒啊路途遙遙,拉車的馬兒啊自在遊蕩。我滿心追念思慕你啊,這份深情實在難以遺忘。
你安然地一路西行,朝著秦地而去。我多麼希望能化作影子,時刻伴隨在你身旁。
當你身處陰暗之處,影子便無法顯現;隻願你能常依光亮,這是我衷心的期望。
那遠行的車兒啊路途遙遙,拉車的馬兒啊自在遊蕩。你在東邊暢快遨遊,而我卻獨在西邊神傷。
我輕啟皓齒,唱起《九秋》悲歌,端正衣襟、斂袖而歌,不知遠方的你能否聽見?
希望你看到影子,就能憶起我的深情;我為你唱了這首歌,又不知你何時才能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