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一萬首 第261章 束皙《補亡詩·華黍》
補亡詩·華黍
束皙
瞻彼黍苗,芃芃其特。
稟陽之和,受露之渥。
陽和錫羨,釋在中田。
垂穎方苞,實穎實栗。
時靡荏苒,歲聿雲暮。
黍稷方華,中田彧彧。
黍稷之穗,還茅絕壟。
願涖公堂,稱彼兕觥。
“萬壽無疆”,以介景福。
……
賞析:
《補亡詩·華黍》圍繞黍稷的生長展開,生動展現了從作物生長到豐收祈願的過程,反映了古代農業社會的生活風貌與人們的情感訴求,具有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一、思想內容
1.
對自然與生命的敬畏感恩:詩開篇描繪黍苗“芃芃其特”,得益於“陽和”與“露渥”,深刻體現出古人對自然滋養生命力量的認知與敬畏。陽光溫暖、雨露潤澤是黍苗生長的關鍵,這種對自然恩賜的清晰認知,反映出當時人們對自然的依賴和感恩,意識到生命繁衍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
2.
對農業生產的重視與關注:詩歌詳細敘述黍苗從受自然滋養到“垂穎方苞,實穎實栗”,再到“黍稷方華,中田彧彧”,最後“黍稷之穗,還茅絕壟”的生長全過程,展現了詩人對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密切關注。農業是古代社會的根基,這種細致描繪反映出人們對農業豐收的期盼,以及農業在社會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3.
豐收祈願與美好嚮往:“願涖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以介景福”生動呈現了豐收後人們舉行慶典、祭祀祈福的場景。在公堂之上,人們舉起兕觥,向神靈或長輩獻上美好祝願,祈願“萬壽無疆”,祈求更多福祉,體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以及通過豐收祭祀活動傳承文化、凝聚社群的意義。
二、藝術特色
1.
細膩的景物描寫:詩人運用細膩筆觸描繪黍苗生長,如“芃芃其特”“垂穎方苞,實穎實栗”“中田彧彧”“黍稷之穗,還茅絕壟”,從黍苗的茁壯、抽穗、開花到成熟,每個階段都刻畫入微,讓讀者彷彿親眼目睹莊稼生長,營造出強烈的畫麵感,展現出自然之美與生命的蓬勃力量。
2.
清晰的時間脈絡:詩中通過“時靡荏苒,歲聿雲暮”體現時間流逝,串聯起黍苗不同生長階段,從黍苗受自然滋養,到生長成熟,再到豐收時節,時間線索清晰,使詩歌敘事有條不紊,讓讀者感受到生命與季節的緊密聯係以及時光的流轉。
3.
質樸的語言風格:語言質樸自然,通俗易懂,如“瞻彼黍苗”“願涖公堂”等表述簡潔直白,符合農業生活的質樸特點,真實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與情感表達,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使詩歌所傳達的情感更易引起共鳴。
4.
傳統的比興手法:雖未如《詩經》典型比興般以他物起興引出所詠之物,但詩中黍苗生長受自然滋養,可看作一種比興暗示,以自然現象象征生命成長與恩賜,進而引發對豐收、生活的思考與祈願,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與內涵深度,使詩歌的情感表達更為含蓄且富有韻味。
……
解析:
1.
瞻彼黍苗,芃芃其特。
-
解析:“瞻”意為遠望,“黍苗”即黍的幼苗,“芃芃”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特”在此處表示獨自、出眾。詩人遠望那片黍苗,它們獨自生長得十分茁壯。此句開篇點題,描繪出黍苗生機勃勃的景象,為後文對黍苗生長過程的描述奠定基礎,讓讀者直觀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2.
稟陽之和,受露之渥。
-
解析:“稟”有承受之意,“陽之和”指陽光的溫暖和煦,“渥”表示優厚、充足。這句詩表明黍苗之所以能夠茁壯成長,是因為它承受了陽光的溫暖,接受了充足雨露的潤澤。強調了自然條件對黍苗生長的重要性,體現出古人對自然力量的認知,明白生命的成長離不開外界環境的滋養。
3.
陽和錫羨,釋在中田。
-
解析:“陽和”依舊指陽光溫暖,“錫”通“賜”,意為賜予,“羨”有豐饒、充足之意,“釋”可理解為給予、散佈,“中田”即田野之中。此句進一步闡述陽光的溫暖給黍苗帶來了豐厚的滋養,這種恩賜散佈在田野之中,使得整個田野裡的黍苗都能受益,描繪出一幅陽光普灑、滋養萬物的美好畫麵,強化了自然對生命孕育的積極作用。
4.
垂穎方苞,實穎實栗。
-
解析:“垂穎”描繪黍穗下垂的樣子,“穎”指禾穗的尖端,這裡代指黍穗;“方苞”表示穀粒開始包漿,呈現出飽滿的狀態;“實穎”強調黍穗充實,“栗”形容穀粒飽滿堅實。此句生動地刻畫了黍苗生長到成熟階段,黍穗下垂,穀粒飽滿的豐收之景,讓讀者彷彿看到了沉甸甸的黍穗,感受到豐收的喜悅即將來臨。
5.
時靡荏苒,歲聿雲暮。
-
解析:“時靡荏苒”中,“靡”為無、沒有之意,“荏苒”形容時間漸漸流逝,“時靡荏苒”即時間不停地流逝;“歲聿雲暮”裡,“歲”指一年,“聿”為語助詞,無實際意義,“雲”也為語助詞,“暮”表示晚、將儘,整句意思是一年即將過去。此句感慨時光匆匆,點明瞭時間的推移,從黍苗生長到此時,已曆經一段時間,引出下文對不同時節莊稼狀態的描述,同時也增添了一種時光感和生命的節奏感。
6.
黍稷方華,中田彧彧。
-
解析:“黍稷”泛指黍和稷這兩種穀物,“方華”表示正在開花,“中田”依舊指田野,“彧彧”形容莊稼茂盛的樣子。此時黍稷正在田野裡盛開繁花,田野呈現出一片繁茂的景象。描繪出莊稼生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展現出田野的生機與活力,通過對這一景象的描寫,體現出生命在時光流轉中的不同狀態,與前文黍苗生長及後文成熟景象相呼應。
7.
黍稷之穗,還茅絕壟。
-
解析:“黍稷之穗”明確指出是黍稷的穗子,“還茅絕壟”描繪出黍稷的穗子長滿了田壟,“還”有環繞之意,“茅”指代田壟,“絕”表示滿、遍。此句進一步描繪了黍稷成熟時的豐收場景,沉甸甸的穗子布滿田壟,形象地展現出豐收的盛況,讓人感受到豐收帶來的喜悅和滿足。
8.
願涖公堂,稱彼兕觥。
-
解析:“願”表達願望,“涖”有到、來到之意,“公堂”通常指古代的公共場所,如舉行祭祀、慶典等活動的地方;“稱”意為舉起,“兕觥”是古代一種用兕角製成的酒器,也泛指酒器。詩人表達了希望來到公堂之上,舉起兕觥的願望,為下文的祝福做鋪墊,暗示即將舉行與豐收相關的慶祝活動。
9.
“萬壽無疆”,以介景福。
-
解析:“萬壽無疆”是一句祝福的話語,意為壽命沒有儘頭,多用來祝願長壽;“以”表示用來,“介”有祈求、求取之意,“景福”即大福。人們在公堂之上,舉起酒器,向神靈或長輩祝頌“萬壽無疆”,以此來祈求獲得大福。此句將人們豐收後的喜悅之情通過祝福的方式表達出來,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未來的祈願,點明瞭詩歌豐收祈願的主題。
……
句譯:
1.
瞻彼黍苗,芃芃其特。
遠望那黍苗,獨自生長得十分茁壯。
2.
稟陽之和,受露之渥。
它承受著陽光的溫暖,接受了雨露的豐厚潤澤。
3.
陽和錫羨,釋在中田。
陽光的溫暖賜予它豐饒的滋養,遍佈在田野之中。
4.
垂穎方苞,實穎實栗。
黍穗下垂,穀粒開始包漿,黍穗充實,穀粒飽滿堅實。
5.
時靡荏苒,歲聿雲暮。
時間不停地流逝,一年即將過去。
6.
黍稷方華,中田彧彧。
黍稷正在開花,田野裡一片繁茂。
7.
黍稷之穗,還茅絕壟。
黍稷的穗子,長滿了田壟。
8.
願涖公堂,稱彼兕觥。
希望來到公堂之上,舉起那兕觥。
9.
“萬壽無疆”,以介景福。
高呼“萬壽無疆”,祈求賜予大福。
……
全譯:
遠望那黍苗,正獨自蓬勃生長。它承接著陽光的溫暖,飽受到雨露的滋養。
陽光慷慨賜福,惠澤灑落在田野中央。黍苗抽穗灌漿,穀粒飽滿又堅實。
時光匆匆不停,一年即將走到儘頭。黍稷正值花期,田野裡鬱鬱蔥蔥。
黍稷的穗兒沉甸甸,把條條田壟都鋪滿。
真希望能來到公堂之上,高高舉起那兕角酒杯,大聲祝願
“萬壽無疆”,祈求上蒼賜予洪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