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一萬首 第62章 徐乾《室思?其五》
室思·其五
徐乾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終之。
彆來曆年歲,舊恩何可期。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譏。
寄身雖在遠,豈忘君須臾。
既厚不為薄,想君時見思。
……
賞析:
徐乾的《室思·其五》是一首深情款款且立意深刻的詩作,它圍繞著女子對遠方愛人的思念與對愛情的堅守,細膩地展現了女子複雜而真摯的內心世界。
一、化用典故,寄予厚望
開篇“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終之”,巧妙化用《詩經·大雅·蕩》中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原句旨在感歎人們做事往往開頭容易,但堅持到最後的卻很少。詩人在此化用,將其置於愛情的語境中,表達女子希望愛人對待這份感情能夠有始有終。這種化用既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又巧妙地傳達出女子內心的矛盾情感:一方麵對愛人充滿信任,期望他能堅守愛情;另一方麵,長久的分離又讓她隱隱擔憂愛人的心意會發生改變。這種委婉的表達,使情感更加含蓄深沉,也為全詩奠定了一種既有期待又略帶憂慮的基調。
二、歲月感歎,情深憂切
“彆來曆年歲,舊恩何可期”,直接點明與愛人分彆已久,歲月的流逝不僅沒有衝淡女子對愛人的思念,反而使她對往昔恩情的期盼愈發濃烈。“何可期”三個字,生動地表現出女子在漫長等待中的急切與迷茫。她深知時光的力量可能會改變許多東西,因此對舊情能否延續充滿了不確定性,這種對未知的擔憂,進一步深化了她內心的思念與痛苦,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她在歲月煎熬中對愛情的執著堅守。
三、道德勸誡,婉轉表意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譏”,女子以一種看似客觀的口吻,指出喜新厭舊、忘卻舊情的行為是君子所不齒的。表麵上,這是在闡述一種道德準則,實則是對愛人的委婉勸誡。她沒有直接質問愛人是否會變心,而是通過這種含蓄的方式,提醒愛人要堅守道德底線,不要做出違背感情的事情。這種婉轉的表達方式,既體現了女子的聰慧與溫柔,又反映出她在愛情中的無奈與小心翼翼,她害怕過於直接的質問會破壞兩人之間的感情,隻能藉助這種含蓄的勸誡來表達自己的擔憂。
四、堅定表白,深情期許
“寄身雖在遠,豈忘君須臾”,女子堅定地表明,儘管自己與愛人相隔甚遠,但對他的思念從未停止過片刻。此句以反問的句式,加強了語氣,突出了她對愛人感情的堅定不移。無論距離多麼遙遠,時空如何變換,愛人始終在她心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這種深情的表白,不僅是對自己感情的肯定,也是對愛人的一種期許,希望愛人也能如她這般,不因距離而忘卻彼此的感情。
五、情感維係,期盼回應
“既厚不為薄,想君時見思”,女子再次強調,既然兩人曾經擁有深厚的感情基礎,就不應隨著時間和距離的推移而使其變得淡薄。她希望愛人也能時常思念自己,體現出她對雙方感情相互維係的強烈渴望。這裡,女子的情感表達從對愛人的勸誡和自我表白,轉變為對愛人回應的期盼,進一步深化了詩歌的主題,展現出她對真摯、長久愛情的嚮往與追求。
《室思·其五》通過巧妙的用典、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委婉的勸誡,生動地刻畫了一位在愛情中堅守、擔憂又充滿期待的女子形象。整首詩情感真摯,層次豐富,展現了徐乾高超的詩歌創作技巧和對人性情感的深刻洞察。
……
解析: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終之
-
用典與情感表達:“人靡不有初”化用經典語句,原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常指人們做事開頭容易,堅持到結尾難。詩人在此借其表達對愛情的期望,希望愛人對待這份感情如同做事一般,有一個良好開端,更能堅守到最後。此句體現出抒情主人公對愛人的深情信任,同時,因長久分離,內心又潛藏著對愛人能否堅守的隱隱憂慮。這種情感的交織,借化用之語委婉道出,為全詩定下既有期待又含擔憂的複雜基調。
-
深層寓意:從深層看,它反映出古代社會環境下,女子在愛情關係中的被動與期許。女子將情感寄托於愛人的始終如一,期盼愛情能抵禦時間與距離的考驗,保持最初的美好與堅定。
彆來曆年歲,舊恩何可期
-
時間與情感的沉澱:“彆來曆年歲”明確指出與愛人分彆時間之久,歲月悠悠,思念之情不僅未減,反而在時光中愈發深沉。“舊恩何可期”中,“舊恩”指過往與愛人相處的深厚情誼,“何可期”則將主人公對這份舊情延續的渴望與不確定展現得淋漓儘致。
-
情感剖析:主人公在漫長等待中,對往昔美好回憶的眷戀愈發強烈,同時,對愛人是否還珍視這份感情充滿疑惑與擔憂。這種對舊情延續的期盼與不安,體現出其在愛情中的執著與迷茫,歲月的流逝讓她對愛情的未來感到迷茫,卻又因深厚情感難以割捨,隻能在期盼中煎熬。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譏
-
道德勸誡的委婉表達:此句直陳觀點,強調喜新厭舊、忘卻舊情是君子都應嚴厲譏諷的行為。主人公借這一普遍認可的道德準則,委婉地向愛人傳達自己的態度。表麵是在講道德規範,實則是對愛人的一種暗示與勸誡。
-
背後的擔憂與無奈:主人公深知愛情可能麵臨的變數,又擔心直接質問會引發不良後果,隻能以這種含蓄方式提醒愛人。這反映出她在愛情中的無奈與小心翼翼,害怕失去愛人,隻能藉助道德的力量,委婉地表達內心的擔憂,期望愛人能堅守道德底線,珍惜舊情。
寄身雖在遠,豈忘君須臾
-
堅定的情感誓言:“寄身雖在遠”表明主人公與愛人相隔甚遠,空間距離無法逾越。但“豈忘君須臾”以反問強化語氣,斬釘截鐵地表達出主人公對愛人的思念從未間斷。即便身處遠方,愛人的身影時刻縈繞心頭,片刻不曾忘懷。
-
情感的力量展現:此句凸顯出愛情的強大力量,不受空間限製。主人公用堅定的口吻表明自己對愛情的忠貞,與前文對愛人的擔憂形成對比,一方麵是自己堅定不移的深情,另一方麵是對愛人態度的不確定,使情感表達更具張力,也進一步體現出主人公在愛情中的堅守。
既厚不為薄,想君時見思
-
對感情的期許:“既厚不為薄”強調兩人曾經感情深厚,不應因時間、距離等因素而使感情變淡。主人公認為深厚的感情基礎應成為維係彼此關係的紐帶,期望愛情能保持原有溫度。
-
渴望情感回應:“想君時見思”直白地表達出主人公希望愛人也能時常思念自己。她深知愛情需要雙方共同維係,在表達自身深情的同時,迫切渴望得到愛人同等的情感回應,體現出她對平等、真摯、長久愛情的嚮往,將全詩對愛情的期盼之情推向**。
……
句譯: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終之
譯:人們做事大多都會有一個好的開始,真心希望你對我們的感情能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後。
彆來曆年歲,舊恩何可期
譯:自從我們分彆,已經過去很多年了,過去那些深厚的恩情,多麼希望還能一如往昔。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譏
譯:如果一個人喜新厭舊,忘卻舊情,這是君子最應該指責譏諷的行為。
寄身雖在遠,豈忘君須臾
譯:我雖然身處遠方,與你相隔甚遠,但哪有片刻忘記過你啊。
既厚不為薄,想君時見思
譯:既然我們曾經感情如此深厚,就不應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淡薄,希望你也能常常想念我。
……
全譯:
大凡人做事都有個開頭,盼你對這份情能始終堅守。
自分彆已過去多個年頭,往日的恩情多麼渴望能依舊。
喜新厭舊把舊人忘,這是君子都唾棄的勾當。
我雖身處遠方,但對你片刻也未曾相忘。
曾經情深意厚,不該就此淡薄,願你也常常把我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