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一萬首 第417章 謝朓《詠牆北梔子詩》
詠牆北梔子詩
謝朓
有美當階樹。霜露未能移。
金蕡發朱采。映日以離離。
幸賴夕陽下。餘景及西枝。
還思照綠水。君階無曲池。
餘榮未能已。晚實猶見奇。
複留傾筐德。君恩信未貲。
……
賞析:
《詠牆北梔子詩》是一首托物言誌之作,詩人借吟詠牆北的梔子樹,巧妙地融入個人情感與對生活、恩遇的思考。
一、起筆凸顯梔子堅韌品質
“有美當階樹,霜露未能移”,開篇便點明所詠之物為當階而生的梔子樹,以
“有美”
直接讚譽其美好。“霜露未能移”
則著重刻畫梔子樹麵對霜露侵襲時堅定不移的特性。霜露在傳統意象中常象征艱難困苦,此句通過梔子樹不為霜露所動,展現其堅韌不拔的品質,同時也為後文詩人借梔子自比埋下伏筆。
二、描繪梔子盛開之絢爛
“金蕡發朱采,映日以離離”,“金蕡”
指金黃色的花蕊,“朱采”
描繪出紅色的花瓣,詩人用工筆描繪梔子花開時色彩斑斕之態。“映日以離離”,在陽光映照下,花朵顯得繁茂而富有生機,“離離”
一詞生動展現其繁盛景象。此句從視覺角度,以明豔色彩與繁茂姿態,描繪出梔子盛開的絢爛,既展現梔子樹的外在美,也暗示其蓬勃生命力。
三、轉折處表達感恩與遺憾
“幸賴夕陽下,餘景及西枝”,筆鋒一轉,“幸賴”
二字傳達出慶幸之意,梔子樹慶幸能在夕陽餘暉下,獲得一絲光照。“餘景及西枝”
描繪夕陽餘光灑落在梔子樹西枝的畫麵,暗示其生長環境並非處處優越,能得此餘暉照耀實屬幸運。這兩句賦予梔子樹以情感,借物抒情,表達詩人對點滴眷顧的感恩。“還思照綠水,君階無曲池”,梔子樹渴望倒映於綠水之中,無奈主人階前卻無曲池。這裡
“思”
字將梔子樹擬人化,使其渴望更美好展現的心思躍然紙上,同時流露出詩人因環境侷限而產生的遺憾,借梔子之遺憾,隱喻自身懷纔不遇或無法儘展才華的感慨。
四、借梔子晚實表自身價值
“餘榮未能已,晚實猶見奇”,“餘榮未能已”
表明梔子樹花期過後,其光彩並未就此消逝。“晚實猶見奇”,即使到晚秋結出果實,依然令人稱奇,說明梔子樹自始至終都有獨特之處,不僅花期美,果實也具觀賞或其他價值,藉此暗示詩人自身即便曆經歲月或處於不利環境,依然擁有值得肯定的才華與價值,不會因時間推移或外界因素而磨滅。
五、結尾升華主題表感恩
“複留傾筐德,君恩信未貲”,“傾筐德”
用《詩經》中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典故,寓意收獲滿滿。這裡指梔子樹願以自身所有回饋主人。“君恩信未貲”,詩人借梔子樹之口,表達主人的恩情不可估量,將對梔子樹的描繪與對
“君恩”
的感激緊密相連,升華主題,表麵寫梔子感恩主人,實則抒發詩人對他人賞識、眷顧之恩的深深感激,展現詩人的感恩情懷與對知遇之恩的珍視。
六、藝術特色
1.
托物言誌:全詩以梔子樹為載體,將詩人自身情感、境遇與思考融入對梔子樹的描寫中。從梔子樹的堅韌、絢爛,到其對環境的無奈與感恩,處處對映詩人內心世界,使抽象情感具象化,增強詩歌感染力與表現力。
2.
擬人手法:詩人賦予梔子樹以人的情感與思想,如
“還思照綠水”
的
“思”、“幸賴夕陽下”
的
“幸賴”,讓梔子樹彷彿有了生命與靈魂,使讀者更易產生共鳴,拉近讀者與詩歌的距離,同時也使詩歌描寫更加生動形象。
3.
用典自然:結尾處
“傾筐德”
巧妙運用《詩經》典故,自然貼切,不著痕跡,既豐富詩歌文化內涵,又精準表達感恩之情,使詩歌主題在典故支撐下更加深刻、厚重。
……
解析:
1.
有美當階樹,霜露未能移
-
解析:“有美當階樹”,開篇直接表明有一株美好的樹生長在台階前,這裡的“美”既指梔子樹外在的形態美,也暗示其內在品質美,引發讀者對這株樹的好奇與關注。“霜露未能移”,“霜露”在傳統文學意象中常象征著艱難困苦與惡劣環境,而“未能移”則突出了梔子樹麵對霜露的侵襲,依然堅定地保持著自身的姿態,不為外界惡劣條件所動搖,生動地展現出梔子樹堅韌不拔的品質,為全詩奠定了對梔子樹讚美與歌頌的基調。
2.
金蕡發朱采,映日以離離
-
解析:“金蕡發朱采”,“金蕡”描繪的是梔子金黃色的花蕊,“朱采”則指紅色的花瓣,詩人通過細膩的筆觸,鮮明地展現出梔子花花蕊與花瓣色彩的豔麗奪目,兩種色彩相互映襯,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勾勒出梔子樹花朵盛開時的絢麗模樣。“映日以離離”,“映日”表明在陽光的照耀下,花朵的色彩更加明豔動人,“離離”一詞在這裡形容花朵繁茂的樣子,生動地描繪出在陽光的映照下,梔子樹繁花似錦、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色彩和形態兩個方麵,進一步凸顯了梔子樹的美麗與活力。
3.
幸賴夕陽下,餘景及西枝
-
解析:“幸賴夕陽下”,“幸賴”二字傳達出一種慶幸與感恩的情緒,讓讀者感受到梔子樹所處的環境或許並非一直優越,能夠得到某些眷顧實屬幸運。“餘景及西枝”,“餘景”即夕陽的餘暉,描繪出夕陽西下時,那一抹餘暉恰好灑落在梔子樹的西枝上。這一句通過細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略帶溫馨的氛圍,暗示梔子樹在相對艱難的環境中,依然能獲得一份珍貴的光照,也隱喻著生活中即使麵臨困境,也總會有一些希望和美好出現,同時也為下文梔子樹的感慨做鋪墊。
4.
還思照綠水,君階無曲池
-
解析:“還思照綠水”,詩人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梔子樹以人的思想情感,“思”字生動地表現出梔子樹渴望像其他美麗的事物一樣,將自己的身姿倒映在清澈的綠水中,以展現自身的美麗,體現出梔子樹對更美好展現機會的嚮往。“君階無曲池”,然而現實卻是主人的台階前並沒有曲折的池塘,這使得梔子樹的美好願望無法實現。此句通過願望與現實的落差,流露出一種無奈與遺憾之情,借梔子樹的境遇,暗喻詩人自身雖有才華與抱負,卻因環境等因素的限製,無法充分施展,引發讀者對梔子樹及詩人境遇的同情與思考。
5.
餘榮未能已,晚實猶見奇
-
解析:“餘榮未能已”,“餘榮”指梔子樹花期過後剩餘的光彩,“未能已”表明即便花期已過,梔子樹的美好並未就此終結,它依然保持著某種魅力和價值,暗示其生命力的頑強與持久。“晚實猶見奇”,到了秋天,梔子樹結出了果實,“晚實”突出結果的時間較晚,而“猶見奇”則強調即使在這個時候,梔子樹的果實依然令人稱奇,說明梔子樹不僅在花期展現出美麗,在結果時也有獨特之處,進一步體現了梔子樹自始至終都具備值得稱讚的特質,也藉此隱喻詩人自身即便曆經時間的考驗或處於不利環境,依然擁有不可忽視的才華與價值。
6.
複留傾筐德,君恩信未貲
-
解析:“複留傾筐德”,這裡運用了《詩經》中“采采卷耳,不盈頃筐”的典故,“傾筐”原指裝滿筐子,在此寓意梔子樹希望以自身所有,如花朵、果實等,給予主人豐厚的回報,表達出梔子樹對主人培育與照顧的感恩之情。“君恩信未貲”,“君恩”指主人對梔子樹的恩情,“信未貲”強調這份恩情確實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進一步突出了恩情的深厚與珍貴。詩人借梔子樹感恩主人,巧妙地傳達出自己對他人賞識、眷顧之恩的感激之情,將對梔子樹的描寫與自身的情感緊密相連,升華了詩歌的主題,使整首詩不僅僅是對梔子樹的讚美,更蘊含了詩人對人生知遇之恩的珍視與感慨。
……
句譯:
1.
有美當階樹,霜露未能移:
有一株美好的梔子樹長在台階前,霜露的侵襲也不能使它動搖。
2.
金蕡發朱采,映日以離離:
金黃色的花蕊綻放,紅色的花瓣舒展,在陽光的映照下,花朵繁茂而鮮明。
3.
幸賴夕陽下,餘景及西枝:
幸運的是在夕陽西沉之際,那殘留的光輝灑落在西邊的樹枝上。
4.
還思照綠水,君階無曲池:
它依舊渴望能在碧綠的水中映照自己的身姿,無奈主人的台階前沒有曲折的池塘。
5.
餘榮未能已,晚實猶見奇:
花期過後它的風采並未就此終止,即便到晚秋結出的果實依然讓人覺得新奇。
6.
複留傾筐德,君恩信未貲:
它又希望以滿滿的收獲來報答恩情,主人的恩德確實是無法用價值衡量的。
……
全譯:
有一株美好的梔子樹長在台階前,霜露的侵襲也不能使它動搖。
金黃色的花蕊綻放,紅色的花瓣舒展,在陽光的映照下,花朵顯得十分繁茂。
幸虧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那殘留的光輝灑落到了西邊的樹枝上。
它還想著能在綠水中映照自己的身影,隻可惜主人的台階前沒有曲折的池塘。
花期過後它的光彩還沒有消散,到了秋天結出的果實仍然讓人感到新奇。
它想要以滿筐的收獲來報答主人的培育之恩,主人的恩情實在是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