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440章 謝朓《夜聽妓詩二首·其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440章 謝朓《夜聽妓詩二首·其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夜聽妓詩二首·其二

謝朓

上客光四座,佳麗直千金。

掛釵報纓絕,墮珥答琴心。

蛾眉已共笑,清香複入襟。

歡樂夜方靜,翠帳垂沈沈。

……

賞析:

謝朓的《夜聽妓詩二首·其二》以細膩筆觸描繪了一場夜宴聽妓的場景,生動展現了宴會上的聲色之娛與微妙情感互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一、主題內容

詩歌圍繞夜宴中聽妓表演展開,通過對宴會環境、人物互動的描寫,刻畫了貴族夜生活場景,展現出歌妓與客人之間含蓄而複雜的情感交流,從側麵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生活風貌與文化氛圍。

二、藝術特色

1.

人物刻畫細膩

-

開篇“上客光四座,佳麗直千金”,以簡潔文字勾勒出宴會主角——尊貴客人與美貌歌妓,“光”字凸顯上客不凡,“直千金”強調歌妓出眾,為人物活動奠定高階基調。

-

“掛釵報纓絕,墮珥答琴心”,運用細節描寫與典故,將歌女回應客人情感的微妙動作刻畫得入木三分。“掛釵”“墮珥”細微舉動,展現歌女心思與情感表達的含蓄,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

“蛾眉已共笑”,描繪歌女與客人歡笑場景,展現出兩者間的融洽互動,進一步豐富人物關係與情感層次。

2.

感官描寫交融

-

“清香複入襟”從嗅覺角度,讓歌女身上的清香飄入讀者感知,與前文視覺描寫相結合,營造出香豔且富有感染力的宴會氛圍,增強場景真實感與讀者代入感。

3.

氛圍營造巧妙

-

前半部分通過描寫上客、佳麗以及他們之間的互動,營造出歡樂、融洽的宴會氛圍。如“蛾眉已共笑”,傳遞出宴會上的愉悅情緒。

-

結尾“歡樂夜方靜,翠帳垂沈沈”,前後氛圍形成對比。“歡樂夜方靜”描繪歡樂後的靜謐,暗示情緒轉變;“翠帳垂沈沈”,“翠帳”的華麗與“垂沉沉”的厚重感,營造出深沉、神秘氛圍,給人留下無儘遐想空間,韻味悠長。

4.

用典含蓄蘊藉

-

“掛釵報纓絕,墮珥答琴心”使用典故,“纓絕”“琴心”背後隱含的情感內涵,使詩歌情感表達更為含蓄委婉,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底蘊與藝術深度,需讀者細細品味方能領會其中深意。

三、文化意義

此詩反映了南朝時期貴族的娛樂生活與審美情趣。當時社會經濟繁榮,貴族追求聲色享受,詩歌描繪的夜聽妓場景正是這種生活的寫照。同時,詩歌中人物情感的含蓄表達,也體現出南朝文化注重細膩情感、追求委婉含蓄之美的特點。

……

解析:

1.

上客光四座,佳麗直千金

-

解析:“上客”點明是尊貴的賓客,這些客人的

出現使得整個宴會的四座都增添光彩,“光”字生動地表現出上客的非凡氣質、身份或魅力,能夠吸引眾人目光,讓宴會氛圍顯得高雅莊重。“佳麗”指美麗動人的女子,這裡特指在場表演的歌妓舞女,“直千金”運用誇張修辭,強調這些佳麗無論是容貌還是才藝,都價值千金,突出了她們的出眾與珍貴,側麵反映出宴會舉辦者對娛樂活動品質的高要求,為全詩描繪的夜宴定下奢華且高雅的基調。

2.

掛釵報纓絕,墮珥答琴心

-

解析:

“掛釵”與“墮珥”是極具畫麵感的細節描寫,分彆指歌女擺弄頭上的釵飾和掉落耳飾的動作。這裡運用了典故,“纓絕”可能化用了古代關於情感羈絆或約定的典故,暗示某種情感聯係麵臨變化或斷裂;“琴心”源自司馬相如以琴音向卓文君表達愛意的典故,代表以琴音傳達的愛慕心意。歌女通過“掛釵”這一動作回應“纓絕”所暗示的情感狀況,以“墮珥”的舉動回應客人以琴音傳達的心意,細膩且含蓄地展現了歌女與客人之間通過微妙動作和情感隱喻進行交流互動,將兩人之間複雜、隱晦的情感關係刻畫得生動入微,體現出南朝詩歌對細膩情感表達的追求。

3.

蛾眉已共笑,清香複入襟

-

解析:

“蛾眉”常用來代指美女,此處指歌女。“已共笑”描繪出歌女與客人相處融洽,一同歡笑的場景,表現出宴會上歡樂和諧的氛圍,這種互動不僅體現了客人對歌女表演的欣賞,也暗示雙方情感的進一步拉近。“清香複入襟”從嗅覺角度描寫,歌女身上散發的清香飄入客人的衣襟,一方麵為宴會場景增添了香豔旖旎的氛圍,使讀者彷彿能一同感受到那縈繞的香氣;另一方麵,這一描寫也暗示了歌女與客人在空間和情感上的親近,強化了兩者之間的親密感,讓整個畫麵更加生動鮮活,富有感染力。

4.

歡樂夜方靜,翠帳垂沈沈

-

解析:

“歡樂夜方靜”,前半句“歡樂夜”總結前文宴會上的歡樂情景,而後半句“方靜”則筆鋒一轉,點明隨著宴會的進行,歡樂逐漸過去,夜晚才剛剛步入安靜的時刻,給人一種熱鬨之後歸於平靜的感覺,暗示人們的情緒從宴會上的歡快逐漸平複,營造出一種曲終人散後的靜謐氛圍,也為詩歌的情感節奏帶來變化。“翠帳垂沈沈”,“翠帳”通常是華麗且帶有私密感的象征,在夜宴場景中,它可能是歌女表演或休息的場所,也可能暗示著接下來的私密空間。“垂沈沈”形象地描繪出翠帳厚重、低垂的狀態,“沈沈”二字加重了這種壓抑、深沉的感覺,進一步營造出神秘、幽深的氛圍,彷彿在這低垂的翠帳之後,還隱藏著許多未言說的故事或情感,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讓詩歌具有一種餘韻悠長的藝術效果。

……

句譯:

1.

上客光四座,佳麗直千金

尊貴的客人光彩照人,讓整個座席都熠熠生輝,美麗的歌女堪稱價值千金。

2.

掛釵報纓絕,墮珥答琴心

歌女掛好發釵,回應那似已斷絕的情意,掉落耳飾,以舉動應答用琴音傳達的真心。

3.

蛾眉已共笑,清香複入襟

歌女與客人一同歡笑,她身上的清香又飄進客人的衣襟。

4.

歡樂夜方靜,翠帳垂沈沈

歡樂的夜晚剛剛安靜下來,翠綠色的帳子沉沉地垂落著。

……

全譯:

宴會上,尊貴的客人光彩奪目,照亮了四周,在座的佳麗們個個美麗動人,堪稱價值千金。

歌女擺弄著頭上的發釵,像是在回應那似已斷絕的情意;不經意間掉落耳飾,彷彿以此舉動來應答客人通過琴音傳達的真心。

歌女與客人相處融洽,一同歡笑,她身上散發的幽幽清香,絲絲縷縷地飄進了客人的衣襟。

這充滿歡樂的夜晚才剛剛安靜下來,翠綠色的帷帳,沉甸甸地垂落著,似乎隱藏著無儘的靜謐與神秘。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