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483章 沈約《宿東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483章 沈約《宿東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宿東園

沈約

陳王鬥雞道,安仁采樵路。

東郊豈異昔,聊可閒餘步。

野徑既盤紆,荒阡亦互動。

槿籬疏複密,荊扉新且故。

樹頂鳴風飆,草根積霜露。

驚麏去不息,征鳥時相顧。

茅棟嘯愁鴟,平岡走寒兔。

夕陰帶層阜,長煙引輕素。

飛光忽我遒,豈止歲雲暮。

若蒙西山藥,頹齡倘能度。

……

賞析:

《宿東園》是沈約詩作中展現其複雜情感與高超寫景技藝的佳作。詩人通過對東園夜景的細致描繪,巧妙融入個人暮年的生命感慨,使詩歌充滿了深沉的韻味。

一、開篇借典,奠定基調

1.

典故溯源:“陳王鬥雞道,安仁采樵路”,起筆便援引曹植與潘嶽的典故。曹植曾在東郊鬥雞取樂,潘嶽則在東郊采樵抒懷。此二典的運用,暗示詩人自身境遇與情誌。曹植才華橫溢卻壯誌難酬,潘嶽亦有不得誌之歎,沈約藉此自比,將自身的鬱悶不平之情隱匿其中,為全詩定下了略顯壓抑的基調。

2.

心境初顯:借古人之事,展現詩人雖置身東郊,卻並非單純為賞景,而是內心有著難以言說的愁緒,希望借漫步東郊來稍作排遣,讓讀者初步感受到詩人內心世界的複雜。

二、園景描繪,氛圍營造

1.

荒僻之景:“野徑既盤紆,荒阡亦互動。槿籬疏複密,荊扉新且故”,詩人以細膩筆觸勾勒出東園的小徑與田園景象。野徑蜿蜒曲折,荒阡縱橫交錯,槿籬疏密相間,荊扉新舊雜陳。“野”“荒”二字,生動地渲染出東園的荒蕪與寂寥,展現出一種曆經歲月、少有人至的滄桑感。這些景象不僅是客觀描寫,更映照出詩人內心的索寞與孤寂。

2.

歲暮之象:“樹頂鳴風飆,草根積霜露。驚麏去不息,征鳥時相顧”,進一步點明時令為歲暮。狂風呼嘯於樹頂,霜露凝結在草根,受驚的獐子奔逃不止,遠飛的鳥兒相互顧盼。“驚”“征”賦予動物以不安情緒,暗示外界環境的動蕩,也傳遞出詩人內心潛藏的不安與憂慮。風聲、霜露與驚獸飛鳥,共同營造出清冷、蕭瑟且略帶緊張的氛圍。

3.

蕭索之境:“茅棟嘯愁鴟,平岡走寒兔”,以愁嘯的貓頭鷹和奔走的寒兔,強化了悲涼氛圍。“愁”“寒”二字,將動物擬人化,實則對映詩人自身的心境,凸顯出詩人內心的憂愁與生命的寒涼之感。

4.

暮色之韻:“夕陰帶層阜,長煙引輕素”,描繪日暮時分,陰雲籠罩層巒疊嶂,長煙嫋嫋宛如輕絹。此景營造出一種悠遠、蒼茫的意境,在視覺上給人以強烈衝擊,同時為下文詩人的感慨蓄勢,使讀者彷彿置身於這暮靄沉沉的氛圍之中。

三、時光之歎,生命憂思

1.

感慨時光飛逝:“飛光忽我遒,豈止歲雲暮”,麵對東園的種種景象,詩人陡然發出時光飛逝的喟歎。“飛光”形象地表現出時光如飛般流逝,不僅感慨一年將儘,更悲歎自己已步入暮年。此句從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轉向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將個人生命的短暫與時光的無情流逝緊密相連,使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

2.

渴望生命延續:“若蒙西山藥,頹齡倘能度”,借用曹丕詩中關於西山藥可助人長生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對長生的幻想。在暮年之際,麵對時光的壓力與生命的無常,詩人渴望能有一種力量幫助自己度過垂老之年,流露出對生命的眷戀與對現實無奈的複雜情感。這一結尾,將詩人對生命的憂思推向極致,使讀者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人類對永恒追求的無力。

四、藝術特色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詩以景語開篇,以情語作結,中間景語處處含情。詩人通過對東園荒僻、蕭索景色的描寫,將自己暮年的孤寂、不安、對時光的感慨等複雜情感融入其中,使景與情相互滲透,渾然一體,讓讀者深切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波瀾。

2.

巧用典故,含蓄深沉:開篇與結尾兩處用典,借古人之事含蓄表達自己的心境與渴望。典故的運用不僅豐富了詩歌的文化內涵,還使情感表達更加委婉深沉,避免了直白表述,增加了詩歌的韻味與藝術感染力。

3.

細膩描繪,生動形象:詩人對東園的一草一木、一鳥一獸都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刻畫,如“樹頂鳴風飆,草根積霜露”“驚麏去不息,征鳥時相顧”等,通過對細節的雕琢,使東園的景象如在眼前,增強了詩歌的畫麵感與真實感。

……

解析:

1.

陳王鬥雞道,安仁采樵路

-

解析:“陳王”指的是曹植,他在《名都篇》裡描述過“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展現出富家子弟在東郊鬥雞為樂的場景。“安仁”是西晉文學家潘嶽的字,李善注釋引用潘嶽詩句“遵彼萊田,言采其樵”,透露出一種不得誌的情緒。沈約在此以這兩位古人自比,暗示自己與他們有相似之處,或許同樣才華出眾卻在仕途或人生追求上有所不得,開篇就為整首詩埋下了情感伏筆,傳達出內心的鬱悶與不平。

2.

東郊豈異昔,聊可閒餘步

-

解析:詩人來到東郊,覺得這裡和往昔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彆的不同。“豈異昔”表麵看似在陳述東郊景色依舊,實則反映出詩人心境的變化不大,往昔的愁緒仍縈繞心頭。“聊可”體現出一種無奈,隻能暫且在這裡悠閒地散散步,試圖通過漫步來舒緩內心的煩悶,可又深知這種煩悶難以真正排解,表現出詩人一種消極、無奈的排遣方式。

3.

野徑既盤紆,荒阡亦互動

-

解析:“野徑”指的是田野間的小路,“盤紆”描繪出小路曲折蜿蜒的形態,彷彿沒有儘頭。“荒阡”即荒蕪的田間小道,“互動”說明這些小道縱橫交錯。這兩句詩生動地勾勒出東園周邊環境的荒涼與偏僻,路的曲折難行也暗示著詩人內心世界的複雜與迷茫,同時為下文進一步描寫東園的荒蕪做鋪墊。

4.

槿籬疏複密,荊扉新且故

-

解析:“槿籬”是用木槿圍成的籬笆,木槿這種植物常被用於鄉村的簡易圍欄。詩人看到槿籬有的地方稀疏,有的地方茂密,說明這籬笆經曆了時間的洗禮,缺乏精心打理。“荊扉”是以荊條編成的門,有的看起來是新的,有的已經顯得陳舊。通過對槿籬和荊扉細致入微的描寫,不僅展現出東園居住環境的質樸與簡陋,而且從籬笆和門的新舊變化,暗示出此地營造時間已久,曆經歲月滄桑,傳達出一種時光流逝的感慨。

5.

樹頂鳴風飆,草根積霜露

-

解析:“風飆”指狂風,狂風在樹頂呼嘯而過,發出嗚嗚的聲響,營造出一種淒厲的氛圍。“草根積霜露”點明時間是寒冷的季節,霜露凝結在草根之上,給人一種清冷、孤寂之感。這兩句從聽覺和視覺兩個角度,渲染出歲暮時節東園的寒冷與蕭索,同時也暗示詩人內心如這寒冷的季節一般,充滿了淒涼與落寞。

6.

驚麏去不息,征鳥時相顧

-

解析:“麏”即獐子,“驚麏”表明獐子受到了某種驚嚇,不停地奔跑逃離。“征鳥”指遠飛的鳥雀,它們在空中不時地相互顧盼。“驚”字賦予獐子以人的恐懼情感,而鳥雀的“相顧”則彷彿它們也在為所處的環境感到不安。這裡借動物的反應,側麵烘托出東園環境的不安與動蕩,同時也隱喻詩人內心潛藏著的不安情緒,暗示著外界環境對詩人內心造成的衝擊。

7.

茅棟嘯愁鴟,平岡走寒兔

-

解析:“茅棟”是茅草搭建的房屋,“愁鴟”指貓頭鷹,貓頭鷹在茅屋頂上發出令人愁悶的叫聲,“嘯”字形象地描繪出貓頭鷹叫聲的淒厲。“平岡”即平坦的山岡,“寒兔”在平岡上奔走,“寒”字既點明瞭季節的寒冷,也賦予兔子一種孤獨、瑟縮的感覺。這兩句詩進一步強化了東園的悲涼氛圍,愁鴟的叫聲和寒兔的奔走,都帶有一種愁苦、寒涼的情感色彩,深刻地反映出詩人內心的憂愁與生命的寒涼。

8.

夕陰帶層阜,長煙引輕素

-

解析:“夕陰”指傍晚的陰雲,“層阜”即層層山巒,傍晚時分,陰雲籠罩著層層疊疊的山巒,給人一種壓抑、沉重的感覺。“長煙”是長長的煙靄,“輕素”意為輕薄的白絹,長煙嫋嫋升起,如同輕輕的白絹。此句從宏觀角度描繪日暮時分的景色,陰雲與山巒營造出一種蒼茫、壯闊的背景,而長煙則為畫麵增添了一份悠遠、朦朧的美感。在這日暮之景中,既有自然的宏大與神秘,也蘊含著一種靜謐與深沉,為下文詩人的感慨做了有力的鋪墊。

9.

飛光忽我遒,豈止歲雲暮

-

解析:“飛光”指代日月之光,也就是時光,“遒”有迫近、急促之意。詩人突然感慨時光飛逝,迅速向自己迫近。“豈止歲雲暮”進一步深化這種感慨,意思是不僅僅是一年將儘,自己也已經步入暮年。此句從對東園景色的描繪陡然轉向對時光與生命的思考,將自然的歲暮與人生的暮年聯係起來,表達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與生命短暫的悲哀,情感在此處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10.

若蒙西山藥,頹齡倘能度

-

解析:這裡運用了曹丕《折楊柳行》中“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上有兩仙僮,不飲亦不食,與我一丸藥,光耀有五色。服藥四五日,身體生羽翼”的典故,“西山藥”指的就是能讓人長生的仙藥。詩人在暮年麵對時光的壓力和生命的無常,發出瞭如果能得到西山藥,或許就能度過垂老之年的感慨。這一結尾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深深眷戀以及對現實中生命即將走向儘頭的無奈,以幻想的方式展現出詩人內心對生命延續的渴望,使整首詩的情感達到了一種深沉而又無奈的極致。

……

句譯:

1.

陳王鬥雞道,安仁采樵路:

這裡曾是陳王曹植鬥雞的道路,也是安仁(潘嶽)采樵的地方。

2.

東郊豈異昔,聊可閒餘步:

東郊的景象和往昔相比沒有什麼不同,姑且在這裡悠閒地散散步。

3.

野徑既盤紆,荒阡亦互動:

田野間的小路既曲折蜿蜒,荒蕪的田間小道也縱橫交錯。

4.

槿籬疏複密,荊扉新且故:

木槿編成的籬笆有的地方稀疏,有的地方茂密;荊條做的門有的是新的,有的已經陳舊。

5.

樹頂鳴風飆,草根積霜露:

狂風在樹頂呼嘯作響,草根上凝結積聚著霜露。

6.

驚麏去不息,征鳥時相顧:

受驚的獐子不停地奔逃,遠飛的鳥兒不時相互顧盼。

7.

茅棟嘯愁鴟,平岡走寒兔:

茅草屋上貓頭鷹發出愁悶的叫聲,平坦的山岡上寒兔在奔跑。

8.

夕陰帶層阜,長煙引輕素:

傍晚的陰雲環繞著層層山巒,長長的煙靄如同輕飄的白絹。

9.

飛光忽我遒,豈止歲雲暮:

時光突然急促地向我迫近,哪裡僅僅是一年將儘啊。

10.

若蒙西山藥,頹齡倘能度:

如果能得到西山上的仙藥,或許就能度過這垂老之年。

……

全譯:

這裡曾是陳王曹植鬥雞取樂的大道,也曾是潘嶽采樵走過的小路。

如今東郊的景緻與往昔並無差異,我姑且在此處悠然漫步。

田野間小徑蜿蜒曲折,荒蕪的阡陌縱橫交錯。

木槿圍成的籬笆,疏密相間;荊條編成的門,新舊雜陳。

狂風在樹頂呼嘯嘶吼,草根處霜露凝聚。

受驚的獐子匆匆奔逃不停,遠飛的鳥兒不時相互張望。

茅草屋上,貓頭鷹發出愁悶的啼叫;平緩的山岡上,寒兔倉皇奔走。

傍晚,陰雲籠罩著層層山巒,嫋嫋長煙好似輕飄的白絹。

時光飛逝,匆匆向我襲來,豈隻是一年即將結束這麼簡單。

倘若能得到西山上的仙藥,或許就能安度這垂暮之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