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641章 蕭衍《子夜四時歌?冬歌?其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641章 蕭衍《子夜四時歌?冬歌?其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子夜四時歌冬歌其三

蕭衍

果欲結金蘭,但看鬆柏林。

經霜不墮地,歲寒無異心。

……

賞析:

蕭衍此詩以物喻情,借鬆柏林寄寓對真摯情感的追求,語言質樸,寓意深刻。

一、起興手法引主旨

1.

“果欲結金蘭,但看鬆柏林”:以樹起興,點明期許:

開篇“果欲結金蘭,但看鬆柏林”,運用起興手法。

“果欲”表假設與期望,

“結金蘭”指建立深厚情誼,常言“義結金蘭”。詩人借看鬆柏林,引發對真摯情感思考。鬆柏林在文化中具特殊地位,詩人以此起興,自然引出主題,暗示深厚情誼應如鬆柏林般經得住考驗,為全詩奠定基調,讓讀者將鬆柏林特質與情誼相連,開啟對詩歌內涵探索。

2.

形象關聯,引發共鳴:鬆柏林常見且直觀,讀者易想象其形象。詩人將抽象情誼與具體鬆柏林關聯,以熟悉事物闡釋陌生情感,引發共鳴。如以路標指示方向,使讀者迅速理解詩歌意圖,感受對真摯情誼渴望,讓詩歌貼近生活,具感染力。

二、象征手法表忠貞

1.

“經霜不墮地”:自然特性,象征堅韌:

“經霜不墮地”描繪鬆柏林經曆寒霜枝葉不落。霜在詩中象征艱難困苦,寒冬霜雪侵襲,鬆柏林能堅守,展現堅韌生命力。此句以鬆柏林自然特性象征麵對困難時,真摯情誼應有的堅韌不拔。情誼如鬆柏林,在生活風霜考驗下,不應輕易破裂,體現對堅定情感追求,讓讀者感情誼力量與珍貴。

2.

“歲寒無異心”:擬人寓意,強調忠誠:

“歲寒無異心”將鬆柏林擬人化,賦予“無異心”特質。歲寒是惡劣環境,在此環境中鬆柏林“無異心”,象征情誼在艱難處境不變。詩人借鬆柏林表達對忠貞不渝情感嚮往,人與人相處,無論境遇如何,應保持忠誠信任,深化詩歌主題,使讀者體悟真摯情誼內涵,對情感有更深思考。

三、藝術特色

1.

意象鮮明,寓意深刻:

詩中鬆柏林意象鮮明,以其堅韌、忠貞特質,深刻表達對真摯情誼期許與讚美。意象選擇巧妙,與主題緊密相連,使詩歌具豐富內涵與韻味,如明珠嵌入,熠熠生輝。

2.

語言質樸,情感真摯:

語言質樸自然,無華麗雕琢,簡潔文字表深刻情感。以直白方式闡述情誼應如鬆柏林,真摯情感躍然紙上,讓讀者感詩人真誠,引發對真摯情誼共鳴與追求,展現質樸語言強大感染力。

……

解析:

1.

果欲結金蘭,但看鬆柏林

-

解析:“果欲”表達假設,意為“如果真的想要”

引發讀者對後續內容的關注。“結金蘭”出自《易·係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代表著結交情投意合、關係深厚的朋友或伴侶,這種表達蘊含著古人對美好情誼的嚮往。“但看鬆柏林”則給出了一個參照,詩人引導人們將目光投向鬆柏林。鬆柏四季常青,在傳統文化裡,是堅毅、高潔的象征。此句是說,若渴望擁有堅如磐石的情誼,不妨看看那傲然挺立的鬆柏林,以鬆柏林起興,為後文借鬆柏特性闡述情誼本質做鋪墊。

2.

經霜不墮地

-

解析:“經霜”描繪了鬆柏所麵臨的惡劣環境,寒霜代表著外界的艱難困苦與嚴峻考驗。在寒冷的氣候下,許多植物枝葉凋零,但鬆柏卻能“不墮地”,其枝葉依然緊緊依附枝乾,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這裡通過對鬆柏曆經霜寒而枝葉不落的描寫,突出了鬆柏堅韌不屈的特質,以自然現象隱喻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也應如此,在麵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時,不會輕易被擊垮,能夠始終保持穩固。

3.

歲寒無異心

-

解析:“歲寒”進一步強化了環境的惡劣程度,寒冬臘月是一年中最為艱難的時節,象征著人生所遭遇的困境與磨難。“無異心”運用擬人手法,賦予鬆柏以人的情感與意誌,表明即便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中,鬆柏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本心,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姿態與品質。這一句實則借鬆柏在歲寒中的堅守,表達出對真摯情誼的美好期許,希望人與人之間無論是朋友還是伴侶,在曆經歲月滄桑、生活波折後,依舊能保持初心,對彼此忠誠,不生異念,將詩歌對忠貞情誼的歌頌推向**。

……

句譯:

1.

果欲結金蘭,但看鬆柏林:如果真的想要結交情同手足的朋友,就看看那鬆柏林吧。

2.

經霜不墮地:(鬆柏)曆經寒霜,枝葉也不會掉落地上。

3.

歲寒無異心:即使在嚴寒的考驗下,(鬆柏)也不會改變它的本心。

……

全譯:

如果想要結交情同手足的朋友,隻需看看那鬆柏林。

(鬆柏)曆經寒霜,枝葉也不會掉落地上。

即使在嚴寒的考驗下,(鬆柏)也不會改變它的本心。

喜歡詩詞一萬首請大家收藏:()詩詞一萬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