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737章 江淹《蓮華賦》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737章 江淹《蓮華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蓮華賦

江淹

餘有蓮華一池,愛之如金。宇宙之麗,難息絕氣。聊書竹素,儻不滅焉。

撿水陸之具品,閱山海之異名。珍爾秀之不定,乃天地之精英。殖東國之流詠,出西極而擅名。方翠羽而結葉,比碧石而為莖。蕊金光而絕色,藕冰拆而玉清。載紅蓮以吐秀,披絳華以舒英。故香氛感俗,淑氣參靈。躑躅人世,茵蒀祗冥。青桂羞烈,沉水慚馨。

於是生乎澤陂,出乎江陰。見彩霞之夕照,覿雕雲之晝臨。既翕赩於洲漲,亦映曖於川潯。奪夜月及熒光,掩朝日與赩火。出金沙而延曜,被淥波而覃拖。冠百草而絕群,出異類之眾夥。故仙聖傳圖,英隱流記。一為道沴,二為世瑞。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

若其江淡澤芬,則照電爍日;池光沼綠,則明璧洞室。曜長洲而瓊文,映青崖而火質。或憑天淵之清峭,或殖疏圃之蒙密。故河北櫂歌之姝,江南采菱之女。春水厲兮楫潺湲,秋風兮舟容與。著縹芰兮出波,緗蓮兮映渚。迎佳人兮北燕,送上客兮南楚。知荷華之將晏,惜玉手之空佇。乃為謠曰:“秋鴈度兮芳草殘,琴柱急兮江上寒。願一見兮道我意,千裡遠兮長路難。”

若其華實各名,根葉異辭。既號芙渠,亦曰澤芝。麗詠楚賦,豔歌陳詩。非獨瑞草,爰兼上藥。味靈丹沙,氣驗青。乃可棄劍海岫,龍舉雲萼。畫台殿兮霞蔚,圖縑縞兮炳爍。永含靈於洲渚,長不絕兮川壑。

《蓮華賦》賞析

《蓮華賦》是江淹以蓮花為主題創作的賦,通過對蓮花多方麵的描寫,展現蓮花的美麗、祥瑞與藥用價值,表達對蓮花的喜愛與讚美,體現了南朝賦作注重辭藻與描繪的特點。

一、主題思想

1

讚美蓮花之美:作者開篇便表明對蓮花的喜愛,視蓮花池如珍寶。文中從蓮花的葉、莖、蕊、藕等各個部分進行細致描繪,“方翠羽而結葉,比碧石而為莖。蕊金光而絕色,藕冰拆而玉清”,突出蓮花形態、色彩之美,展現其為天地間的精華。

2

強調蓮花突出:提及蓮花在仙聖傳圖、英隱流記中的記載,“一為道沴,二為世瑞。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將蓮花視為祥瑞之物,體現其在文化傳統中的特殊地位,增添蓮花的神秘色彩與文化底蘊。

3

闡述實用價值:指出蓮花不僅是美麗祥瑞的象征,還是具有藥用價值的上藥,“味靈丹沙,氣驗青”,說明其在養生治病方麵的作用,豐富了蓮花的形象,展現其全麵的價值。

二、藝術特色

1

細致入微的描寫:對蓮花的描寫細致深入,從生長環境到自身形態,多角度展現蓮花之美。如描寫生長環境,“見彩霞之夕照,覿雕雲之晝臨。既翕赩於洲漲,亦映曖於川潯”,通過早晚不同景色,展現蓮花在不同時段的光彩;對蓮花本身,從葉、莖、蕊、藕等方麵進行刻畫,使蓮花形象立體生動。

2

豐富的修辭手法:運用大量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增強表現力。以“翠羽”“碧石”比喻蓮葉、蓮莖,形象表現其色澤質地;“青桂羞烈,沉水慚馨”通過與青桂、沉水香對比,突出蓮花香氣的獨特;“奪夜月及熒光,掩朝日與赩火”運用誇張手法,強調蓮花的光彩奪目。

3

融合文化元素:文中融入豐富文化典故,提及蓮花在仙聖傳圖、英隱流記中的記載,以及在王宮出現的故事,增加文化內涵。同時引用“河北櫂歌之姝,江南采菱之女”等民間采蓮場景,使蓮花形象既具高雅祥瑞之感,又富有生活氣息。

4

語言華麗優美:語言雕琢精細,辭藻華麗,如“照電爍日”“明璧洞室”“曜長洲而瓊文,映青崖而火質”等語句,通過富有表現力的詞彙和生動的描寫,營造出優美的意境,使讀者彷彿置身於蓮花的美妙世界中。

三、文化價值

1

反映南朝審美情趣:南朝時期注重對自然景物的欣賞與描繪,此賦對蓮花的細膩刻畫,展現出當時追求精緻、唯美的審美情趣,為研究南朝審美文化提供重要參考。

2

傳承蓮花文化內涵:將蓮花的美麗、祥瑞、藥用等多種屬性融合,傳承和豐富了蓮花在傳統文化中的內涵,有助於後人瞭解蓮花文化在古代的發展與演變。

解析

1

餘有蓮華一池,愛之如金。宇宙之麗,難息絕氣。聊書竹素,儻不滅焉。

-

解析:開篇作者表明自己擁有一池蓮花,對其珍視程度如同黃金。“宇宙之麗,難息絕氣”,讚歎蓮花之美在天地間無與倫比,令人驚歎不已。“聊書竹素,儻不滅焉”,作者說姑且將對蓮花的喜愛寫在竹簡或白絹上,希望這份美好不會消逝。此段奠定全文對蓮花的讚美基調,引出下文對蓮花的詳細描繪。

2

撿水陸之具品,閱山海之異名。珍爾秀之不定,乃天地之精英。

-

解析:“撿水陸之具品,閱山海之異名”,作者像是在對世間萬物進行搜羅,檢視水陸各類物品,翻閱山海間種種奇異名稱,意在突出蓮花在眾多事物中的獨特。“珍爾秀之不定”,珍視蓮花那變幻不定的秀麗姿態,“乃天地之精英”,直接點明蓮花是天地間的精華,強調其珍貴與不凡。

3

殖東國之流詠,出西極而擅名。方翠羽而結葉,比碧石而為莖。

-

解析:“殖東國之流詠”,說明蓮花在東方國度被人們傳頌歌詠,“出西極而擅名”,指出在西方儘頭也久負盛名,強調蓮花聲名遠揚。“方翠羽而結葉”,將蓮葉比作翠鳥的羽毛,描繪出蓮葉的翠綠與輕盈;“比碧石而為莖”,把蓮莖比作碧綠的石頭,突出蓮莖的堅實與色澤。通過比喻,生動展現蓮花葉與莖的特點。

4

蕊金光而絕色,藕冰拆而玉清。載紅蓮以吐秀,披絳華以舒英。

-

解析:“蕊金光而絕色”,形容蓮花的花蕊閃爍著金色光芒,具有絕世容顏;“藕冰拆而玉清”,把藕比作冰裂後呈現出的玉質,體現藕的潔白與剔透。“載紅蓮以吐秀,披絳華以舒英”,描繪紅蓮綻放,吐出秀麗的花朵,展開絳紅色的花瓣,展現蓮花盛開時的豔麗姿態。

5

故香氛感俗,淑氣參靈。躑躅人世,茵蒀祗冥。

-

解析:“故香氛感俗”,蓮花的香氣能夠感染世俗之人;“淑氣參靈”,其溫和之氣彷彿能與神靈相通,突出蓮花香氣的不凡與高潔。“躑躅人世,茵蒀祗冥”,蓮花在人間徘徊生長,其繁盛的樣子在神靈麵前也毫不遜色,強調蓮花在人間與神靈世界都具有獨特地位。

6

青桂羞烈,沉水慚馨。

-

解析:運用對比手法,“青桂羞烈”,讓香氣濃烈的青桂都感到羞愧;“沉水慚馨”,使沉香木也為自身香氣而慚愧。通過與青桂、沉水香對比,突出蓮花香氣的獨特與濃鬱,強化對蓮花的讚美。

7

於是生乎澤陂,出乎江陰。見彩霞之夕照,覿雕雲之晝臨。

-

解析:描繪蓮花的生長環境,“生乎澤陂,出乎江陰”,生於水澤、岸邊,出自江水南岸。“見彩霞之夕照,覿雕雲之晝臨”,蓮花早晚能見到美麗的彩霞和如雕琢般的雲朵,通過對環境中早晚天空景色的描寫,營造出優美、詩意的氛圍,襯托蓮花生長環境的美好。

8

既翕赩於洲漲,亦映曖於川潯。奪夜月及熒光,掩朝日與赩火。

-

解析:“既翕赩於洲漲,亦映曖於川潯”,蓮花在水洲邊光彩閃耀,在河岸旁光影映照。“奪夜月及熒光,掩朝日與赩火”,運用誇張手法,說蓮花的光彩能勝過夜月與螢火蟲之光,遮蔽朝日與火焰,極力突出蓮花的光彩奪目,展現其在不同光線環境下的獨特魅力。

9

出金沙而延曜,被淥波而覃拖。冠百草而絕群,出異類之眾夥。

-

解析:“出金沙而延曜”,蓮花從金沙中生長而出,延續著自身的光輝;“被淥波而覃拖”,覆蓋在綠水之上,蔓延開來。“冠百草而絕群,出異類之眾夥”,強調蓮花在百草中居於首位,與其他眾多花卉相比,出類拔萃,突出蓮花的超群出眾。

10

故仙聖傳圖,英隱流記。一為道沴,二為世瑞。

-

解析:“故仙聖傳圖,英隱流記”,說明蓮花在仙聖的圖畫、英雄隱士的記載中都有出現。“一為道沴,二為世瑞”,指出蓮花一方麵被視為與道相關的靈物,另一方麵是世間祥瑞的象征,體現蓮花在文化傳統中的特殊地位與深厚內涵。

11

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

-

解析:以“發青蓮於王宮”為例,說明蓮花在王宮中出現,增添其神秘、高貴色彩;“驗奇花於陸地”,再次強調蓮花在人間是奇特的花卉,進一步強化蓮花作為祥瑞之物的形象。

12

若其江淡澤芬,則照電爍日;池光沼綠,則明璧洞室。

-

解析:“若其江淡澤芬”,當江水清澈、水澤芬芳時,“照電爍日”,蓮花的光彩如閃電照耀、日光閃爍;“池光沼綠,則明璧洞室”,池塘泛著綠光,蓮花像明亮的玉璧照亮整個空間。通過對不同水域環境下蓮花光彩的描寫,展現蓮花在不同場景中的耀眼與美麗。

13

曜長洲而瓊文,映青崖而火質。

-

解析:“曜長洲而瓊文”,蓮花的光輝照耀著長洲,如同美玉般的紋理;“映青崖而火質”,映照在青色山崖上,呈現出如火般的質感。從不同角度描繪蓮花在不同環境中的光影效果,突出其光彩照人與獨特質感。

14

或憑天淵之清峭,或殖疏圃之蒙密。

-

解析:“或憑天淵之清峭”,蓮花有的生長在清澈陡峭的深潭邊,“或殖疏圃之蒙密”,有的種植在稀疏或茂密的園圃中,表明蓮花生長環境多樣,無論何種環境都能展現其獨特魅力。

15

故河北櫂歌之姝,江南采菱之女。春水厲兮楫潺湲,秋風兮舟容與。

-

解析:“故河北櫂歌之姝,江南采菱之女”,引出河北劃船唱歌的女子和江南采菱的姑娘,她們與蓮花相關。“春水厲兮楫潺湲,秋風兮舟容與”,描繪春天水流湍急,船槳劃動潺潺作響;秋天秋風迅疾,船隻從容前行,通過描寫不同季節采蓮場景,增添蓮花的生活氣息與文化氛圍。

16

著縹芰兮出波,緗蓮兮映渚。迎佳人兮北燕,送上客兮南楚。

-

解析:“著縹芰兮出波,緗蓮兮映渚”,描寫身著淡青色菱角衣的女子從水波中出現,采摘淺黃色蓮花,蓮花倒映在小洲上。“迎佳人兮北燕,送上客兮南楚”,體現南北各地人們對蓮花的喜愛,通過采蓮女子的活動,展現蓮花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與美好寓意。

17

知荷華之將晏,惜玉手之空佇。乃為謠曰:‘秋鴈度兮芳草殘,琴柱急兮江上寒。願一見兮道我意,千裡遠兮長路難。’

-

解析:“知荷華之將晏,惜玉手之空佇”,知道蓮花即將凋謝,惋惜采蓮女子白白等待。“乃為謠曰”引出歌謠,“秋鴈度兮芳草殘,琴柱急兮江上寒。願一見兮道我意,千裡遠兮長路難”,以歌謠形式表達出因蓮花將謝而生的傷感情緒,借景抒情,融入思念之情,使蓮花不僅是美麗的象征,更承載情感寄托。

18

若其華實各名,根葉異辭。既號芙渠,亦曰澤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