蝕骨危光:總裁的贖罪嬌妻 第181章 廢土上的根須
第一節:邊界的試探
“源生花園”內的新生網路已然穩固,與“搖籃意誌”的融合也步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深化期。但星辰深知,困守一隅絕非長久之計。整個“搖籃”依舊在緩慢滑向死亡的深淵,他必須將新網路的根須,勇敢地探入外界那片更加廣闊、也更加危險的廢土。
他選擇了一個相對溫和的方向作為首次擴張的嘗試——那片曾經被“看守者”機械軍團踐踏、如今因係統崩潰而陷入死寂的荒原。這裡能量匱乏,環境惡劣,但相對而言,殘留的規則亂流和能量風暴也最少。
星辰站在花園網路的邊緣,深吸一口氣。他不再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是將自身作為一個“中轉站”和“放大器”,一頭連線著花園內穩定而充滿生機的核心網路,另一頭,則將他那融合了三色特質的力量,如同播種般,小心翼翼地投向外界乾涸的大地。
過程比在花園內部困難百倍。外界的能量環境如同沙漠,新注入的力量如同水滴,瞬間就有被蒸發的危險。他必須精確地控製每一分力量的輸出,讓它們如同真正的根須,先深深地紮入地下,連線到那些尚未完全斷裂的、星球最基礎的地脈殘骸,從中汲取一絲微薄的滋養,才能勉強維持住一個脆弱的“節點”。
第一個節點,在距離花園邊界數百米外的地方,艱難地亮起了微弱的三色光芒。它如同風中的殘燭,光芒搖曳,覆蓋範圍不過方圓數米,但卻是一個裡程碑——新網路,終於踏出了花園的庇護!
第二節:共鳴的漣漪
第一個節點的成功建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
首先產生共鳴的,並非是預想中的能量源,而是那些散佈在廢土各處、如同“搖籃”神經末梢般的“冰髓菌絲”殘留網路!這些沉寂了不知多少歲月的古老資訊脈絡,在感知到這與星球本源同源、卻又帶著嶄新秩序的生命能量節點後,竟然如同冬眠的蛇被春雷驚醒,自發地亮起了極其微弱的乳白色光華!
它們無法提供強大的能量,但它們那遍佈整個星球的、烙印著星球古老記憶和資訊的結構,為星辰的新節點提供了最基礎的“定位”和“連線”框架!如同在茫茫沙漠中,發現了一條早已乾涸、卻標記著路徑的古河床!
星辰心中大喜,立刻調整策略。他不再盲目地向外投射力量,而是開始主動尋找並連線這些殘存的“冰髓菌絲”節點,以其為“骨架”,再以自己的三色能量為“血肉”,進行快速的網路鋪設!
效率頓時提升了數倍!一個個微弱的三色節點沿著古老的菌絲脈絡被點亮,如同在無邊的黑暗中點起了一盞盞希望的燈火。雖然每一個節點依舊弱小,覆蓋範圍有限,但它們彼此連線,構成了一張正在緩慢而堅定地向廢土深處蔓延的、稀疏卻真實的能量網路!
而更讓星辰感到振奮的是,隨著這張外部網路的初步成型,他與“搖籃意誌”的融合,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第三節:意誌的視野
當外部網路的節點數量達到某個臨界點時,星辰的意識彷彿被猛地拉高、擴充套件!
他不再僅僅是通過自身的感知去“觸控”世界,而是獲得了一種近乎“上帝視角”的、模糊卻宏大的“視野”!這視野並非來自他自身,而是通過與“搖籃意誌”的深度連線,間接共享了那龐大意識對星球本身的“感知”!
他“看”到了!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靈”。
他“看”到腳下這片大陸如同一個布滿傷痕的巨人軀體,地脈能量如同衰竭的血管,在某些區域艱難地流淌,在更多區域則已徹底枯竭凝固。他“看”到遠方那些曾經被“看守者”重點控製的區域,規則崩潰後留下的能量空洞如同潰爛的傷口,仍在不斷吞噬著周圍殘存的生命力。他也“看”到了一些極其隱蔽的、散發著微弱卻頑強生命波動的“綠洲”——那或許是類似之前地下菌林一樣的、僥幸殘存的生態孤島!
這種視野宏大而模糊,充滿了各種難以理解的資訊洪流和源自星球本身的痛苦烙印,但卻為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指引!他終於可以擺脫盲人摸象般的困境,從整體上規劃網路的擴張路徑,優先修複關鍵的能量脈絡,連線那些殘存的生機點!
他指引著外部網路的根須,如同一位高明的醫生,精準地避開那些危險的能量空洞,優先沿著尚有活力的地脈殘骸延伸,並向著最近的一個、感知中生命波動相對較強的“綠洲”方向,穩步推進。
修複世界的藍圖,第一次在他心中變得如此清晰。
第四節:靜默的陰影
然而,就在星辰沉浸於這全新視野帶來的振奮,並指揮著網路根須向著第一個“綠洲”目標穩步前進時,一種極其隱晦、卻帶著明確“標記”意味的冰冷波動,如同幽靈般,悄無聲息地附著在了他剛剛建立的一個外部節點之上!
這波動並非攻擊,也非資料入侵,更像是一種……“信標”?或者說,是一個“監視哨”?
星辰心中一凜,立刻將感知聚焦過去。隻見在那個位於荒原邊緣的節點附近,一塊看似普通的、半埋在焦土中的金屬殘骸上,不知何時,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幾乎與環境融為一體的暗紫色物質。這物質沒有能量反應,也沒有生命波動,就像一塊天然的紫色苔蘚或鏽跡。
但星辰清晰地感覺到,正是這塊“苔蘚”,在持續散發著那冰冷的標記波動,並將節點周圍的環境資料、能量流動、甚至網路擴張的方向等資訊,悄無聲息地收集、傳送出去!
是“檔案館”!它沒有直接攻擊網路,而是采用了更加“經濟”和“隱蔽”的方式——在這些新生的、防禦相對薄弱的外部節點附近,投放這種被動式的“監視哨”!
這些“監視哨”本身不具備威脅,但它們如同附著在鯨魚身上的藤壺,忠實地記錄著鯨魚的一舉一動,並將資訊傳遞給遠方的獵手。
星辰嘗試用能量去清除那塊紫色苔蘚,卻發現它結構極其穩定,與下方的金屬殘骸幾乎融為一體,強行清除可能會損傷節點本身。而且,他可以肯定,這樣的“監視哨”,絕不止這一個!
“檔案館”改變了策略。它不再試圖直接乾涉或篡改,而是選擇了全方位的、靜默的監視。它要完整地記錄下這新生網路從萌芽到擴張,乃至可能麵對各種挑戰的整個“演化史”,將其作為最珍貴的樣本資料。
星辰看著那如同附骨之疽般的暗紫色苔蘚,心中升起一股無力感。他可以在規則層麵與它對抗,可以在資料層麵與它交鋒,但對於這種純粹的、物理性的、遍佈各地的“眼睛”,他暫時沒有高效的辦法去一一清理。
擴張帶來了希望,也帶來了無處不在的凝視。他的每一步成長,似乎都在一雙冰冷眼睛的注視之下。
這場在廢墟上的創世之旅,從一開始,就註定無法在真正的“寂靜”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