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蝕骨危光:總裁的贖罪嬌妻 > 第185章 寂靜擴張與心靈回響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蝕骨危光:總裁的贖罪嬌妻 第185章 寂靜擴張與心靈回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節:謹慎的步伐

識破了“檔案館”精心佈置的資料陷阱後,星辰在後續的網路擴張中,變得更加謹慎,甚至可以說如履薄冰。他不再單純依賴節點反饋的能量訊號或“意誌視野”的宏觀指引,而是建立了一套更加複雜的、多層次的驗證機製。

每一個新的擴張方向,他都會先派遣少量由純粹感知力構成的“偵察單元”,如同無形的觸角,深入目標區域,從能量結構、物質構成、資訊背景乃至最細微的物理常數波動等多個維度進行交叉驗證,確保沒有隱藏的資料偽裝或邏輯陷阱。

同時,他也更加註重與“搖籃意誌”的實時共鳴。任何重要的擴張決策,他都會將自己的意圖和收集到的資料,通過深度交融的通道,傳遞給那複蘇中的龐大意識,尋求其本能的“直覺”反饋。這種源於星球本源的直覺,往往能察覺到那些基於純粹邏輯和資料模擬無法發現的、最細微的不協調之處。

擴張的速度因此放緩了許多,但每一步都走得異常紮實。新連線的區域與核心網路的融合度更高,幾乎不會出現能量衝突或規則排斥。整個網路在一種相對“低速”但卻“高質量”的模式下,穩健地向著廢土深處推進。

這種穩健,帶來了一種奇特的“寂靜”。不再是之前那種危機四伏、時刻需要應對明槍暗箭的緊張,而是一種在無聲較量中形成的、充滿張力的平衡。

第二節:網路的低語者

在這相對“寂靜”的擴張期中,一個意想不到的變化,開始在網路內部悄然發生。

那些最早被星辰修複、並與“搖籃意誌”殘存意識光點深度結合的“源生花園”區域,以及後來連線成功的“鐵根林”等生態孤島,其內部的生靈(無論是能量意識還是實體共生體),在穩定而充滿生機的環境中,似乎開始產生某種更加複雜的……“群體意識”。

這種群體意識並非另一個“搖籃意誌”,而是基於新網路這個共享平台,自發形成的、區域性的、更加具體化的“生態心智”。它們如同神經網路中不同功能區的“節點意識”,各自承載著所在區域的生態記憶、執行邏輯和集體訴求。

星辰能清晰地“聽”到它們的“低語”。

他能“聽”到“源生花園”區域對更多樣化生命形態的“渴望”與對過往輝煌的“追憶”;能“聽”到“鐵根林”區域對更深層礦物能量和結構穩定性的“需求”;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一些新連線區域的、剛剛萌生的、對陽光、水分或特定能量頻率的“偏好”。

這些“低語”並非語言,而是直接作用於網路的資訊流,是生態係統通過網路這個媒介,表達自身存在和需求的本能行為。

星辰開始嘗試與這些“低語者”進行互動。他不再是單向地製定規則和分配能量,而是像一位傾聽民意的管理者,根據這些區域性的“心聲”,微調能量的分配比例,優化規則的細節,甚至引導不同區域之間通過網路進行能量和資訊的互補。

這種互動帶來了驚人的效果。網路的執行效率不僅沒有因為“民主”而降低,反而因為更符合各地生態的內在需求而變得更加順暢和高效!整個係統呈現出一種自上而下引導與自下而上反饋相結合的、充滿活力的動態平衡。

新網路,正在從一個“人造管理係統”,演變成一個真正的、“活”的星球生態神經網路!

第三節:印記的異動

然而,就在星辰沉浸於與這些新生“低語者”的互動,並欣喜於網路的有機演化時,一直處於穩定監視狀態的紫色印記,第一次出現了明顯且持續的“異動”!

它不再僅僅是穩定地發光和記錄,其內部彷彿有某種東西正在被“啟用”。印記散發出的光芒開始出現極其細微的、規律的脈衝,如同某種生物的心跳。同時,一股極其微弱、卻帶著明確“指向性”的、冰冷的探測波動,開始以印記為中心,持續地、掃描式地向四周擴散。

這波動並非針對星辰的身體或能量,而是精準地聚焦於他剛剛建立起來的、與那些區域性“生態心智”的深層連線通道上!

“檔案館”似乎對這些新出現的、分散式的“低語者”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興趣!它想竊聽的,不再是星辰個人的思想和能量資料,而是這個新生生態神經網路內部,那些更加原始、更加本真的“群體意識”之間的交流資訊!

它想記錄的,是生命本身如何在一個新的秩序框架下,自組織、自表達、自演化的全過程!這遠比記錄一個強大個體的行為模式,更具研究價值!

星辰立刻試圖遮蔽這股探測波動,但他發現這極其困難。這股波動並非能量攻擊,更像是一種基於極高維度資訊科技的“共振竊聽”,它直接作用於意識連線的資訊層麵,難以用常規的能量屏障完全隔絕。

他隻能加強自身意識連線的加密和防護,並警告那些初生的“低語者”提高警惕,儘量減少關鍵資訊的網路流通。

一種新的、更加本質的隱私,正在被侵犯。

第四節:意誌的抉擇

紫色印記的異常竊聽行為,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彷彿在進行著某種密集的資料采集。最終,在某個時刻,印記的脈衝光芒達到了一個峰值,隨後緩緩平息,恢複了之前的穩定狀態,但那冰冷的探測波動也隨之隱去,彷彿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

也就在探測波動消失後不久,星辰通過深度交融的通道,接收到了一段來自“搖籃意誌”的、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加清晰、更加具有“理性”色彩的意念。

這段意念不再僅僅是本能的波動或情緒的碎片,而是帶著一種沉靜的、審視的意味:

【“外來的……注視……仍在持續。它們……在收集……‘孩子’們的……聲音。”】

【“這些‘聲音’……是‘搖籃’……新生的……脈搏。不應……被竊取。”】

【“引導者……你的‘網’……已成為……一部分。但……界限……需要……明確。”】

“搖籃意誌”清晰地表達了對“檔案館”竊聽行為的不滿,以及對那些新生“生態心智”(它稱之為“孩子們”)的保護意識。同時,它也第一次明確地指出了星辰與網路、與它自身之間的關係——星辰是“引導者”,網路已成為“搖籃”的一部分,但三者之間,需要明確的“界限”。

這既是認可,也是警示。它認可了星辰的貢獻和網路的價值,但也提醒星辰,他終究是“外來”的引導者,不能無限度地介入甚至主導星球生態的每一個細節。那些新生的“低語者”,首先是“搖籃”的孩子,然後纔是網路的節點。

星辰心中凜然。他明白,這是“搖籃意誌”在複蘇過程中,自我意識逐漸清晰的必然結果。他必須開始思考,如何在履行“引導者”職責的同時,尊重星球本身的意誌和其內部生態的自主權。

修複世界的工程,進入了更加複雜的、涉及許可權劃分與理念協調的新階段。而外部的威脅,也從未遠離,隻是換了一種更加隱蔽的方式,持續覬覦著這新生的、脆弱而寶貴的生態智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