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七年後葉家姑娘還魂了 第175章 請為葉氏教習
葉問溪問道:“聞說楊姐姐來這罪民原已有些年頭,不知往年的莊稼是如何種的?”
楊真撇嘴:“我們初來這罪民原,成日與人打架,哪個有心情耕種?如今我也不過是想種一些自個兒吃罷了。”
葉問溪好奇:“楊姐姐家裡往年不種地?那人頭稅怎麼辦?”
馮氏心裡也有這個疑問,抬頭向她看來。
楊真笑:“我們家裡隻有五人,每年到收糧時,往山上住幾日,打些獵物回來繳上去,自可抵了人頭稅。”
倒似乎聽人說過。
葉問溪又問:“多少獵物抵得了一個人的人頭稅?”
楊真眸色沉了沉,低聲道:“多少斤糧食,便是多少斤獵物。”
五個人,每人二十五鬥糧食,這麼算來,人頭稅統共得一千二百五十斤,獵的如果是狼,那就得十幾頭。
葉問溪聽的皺眉。
這個方法聽起來似乎是通融,實則楊家更加吃虧。
馮氏也微微搖頭,低聲道:“那獵物剖解開換錢,怕還更好一些。”
楊真搖頭冷笑:“莫說我們罪民原的人,就是那邊城的百姓,若軍中無人,要想售賣些什麼,也是被層層盤剝。”
馮氏問道:“怎麼不是隻交進城稅?”
楊真搖頭:“那又算什麼,我隻和你們說,一頭狼,若是我們自個兒拿去邊城去賣,最後得到手裡的銀子與一隻兔子無異。”
馮氏:“……”
葉問溪:“!!!這麼看來,那姓屠的還算是有良心的?”
楊真微微搖頭:“他是兩頭吃拿,我們這裡盤剝一回,到了外頭還要再剋扣,隻是於我們來說,給了他還比自個兒拿去賣要好一些,也隻能任他魚肉。”
看來,隻要一日還在這罪民原,就要一日受人奴役。
母女兩人都不自禁的皺眉。
正說著,就見葉景珩向這裡過來,給楊真做個揖:“楊館主好。”
楊真笑:“我哪裡還是什麼館主,你不如和葉小姑娘一樣,喚我聲楊姐姐。”
葉景珩含笑應一聲,請道:“父親聽說楊姐姐過來,請去一坐。”
楊真有些詫異,卻也不問,點頭道:“好。”向馮氏道,“馮姐姐你快出來吧,回頭我認得了哪個是草,自個兒去拔就是。”
她這稱撥出來,不止葉問溪笑出聲來,連葉景珩也不禁莞爾。
楊真問:“你們笑什麼?”
馮氏笑道:“我家溪溪、景珩喚你姐姐,你又喚我姐姐,這是怎麼算的?”
楊真一想,也不禁啞然,笑著戳一指葉問溪:“一不小心,被你算小了輩份。”
葉問溪“嘻嘻”笑,“哪裡,實是楊姐姐生的貌美年少,才喚聲‘姐姐’。”
楊真笑:“這張小嘴兒可當真討人喜歡。”
說著話,葉景珩在前引路,一行人往葉氏的營地過來。
葉牧已經在日常議事的木屋裡等著,見到她來,上前行禮。
楊真忙抱抱拳,感歎道:“還是你們讀書人,這禮數甚是周全。”
葉牧含笑讓著她坐下,問道:“早聽說楊姑娘過來,隻不知又去了何處,竟是和拙荊、小女一道兒。”
楊真聽他一問,又再長歎一聲,把田地的事說了。
馮氏去倒了水過來,笑道:“楊姑娘是沒做過這活兒的,實則我方纔瞧過,禾苗長的還不算差,隻是種時沒有章法,看起來才淩亂一些。”
葉牧微微點頭,問道:“楊姑孃家裡,此前不曾耕種?”
楊真搖頭:“我們都是自幼習武,於這耕種的事一竅不通。”
葉牧點頭:“隻是依楊家的人口,要想交上稅糧,總得有十畝良田才夠。”
楊真擺手:“交稅也倒罷了,隻我們往年為了吃糧總是費許多周折,恰逢葉峰兄弟說幫忙開荒,便想著自個兒多少種些,哪知道竟不是我們想的簡單。”
原來如此!
葉牧含笑聽完,略一沉吟,起來向她深施一禮,說道:“楊姑娘,葉某有事相求。”
楊真沒料到他突然行個大禮,急忙站起來,雙手連搖:“葉族長,有話但說無妨,不必這麼多禮數。”
葉牧正色道:“此事關係到我葉氏一族生死存亡,豈能草率?”
楊真詫異:“葉族長言重,還請坐下細說。”
葉牧點頭,又重新坐下,知道楊真是爽快人,也不繞彎子,直接道:“楊姑娘,葉某想請楊姑娘幾人做我葉氏子侄的教習,教他們習武。”
“什麼?”這一下,更是大出楊真意外。
葉牧歎道:“葉氏素為耕讀人家,隻如今獲罪,斷了科舉之路,又發配來這罪民原上。楊姑娘自也知曉,這罪民原上住著的都是什麼樣的人物,葉氏子侄除去種地和一些手藝,實再無技自保,故而葉某想他們都習些拳腳。”
楊真在這罪民原已有十餘年,自然知道這裡住的都是什麼人,不禁連連點頭,卻又有些遲疑。
葉牧也不等她回應,跟著道:“既是學藝,自當交束脩,隻是葉氏流放至此,已剩不下什麼銀子,便想,若是楊姑娘不嫌棄,楊家的地由我葉氏代耕,如何?”
楊真驚訝:“葉氏代耕?”
葉牧點頭道:“如今葉氏精通的,也不過是耕種。”
楊真想著葉氏那縱橫齊整的千畝良田,有些心動,問道:“可如今春耕已過,我們那兩畝地還有得救?”
馮氏聽丈夫說要讓族中子侄習武,早已經怦然心動,這個時候插話道:“好在還是小苗,重新移植便是。”
楊真點點頭,眼神有些飄忽。
她本就是開武館的,來罪民原之後,可再沒有帶過徒弟,可就此答應,又怕葉氏將楊家看的輕了。
葉牧又道:“族中子侄數十人,豈是兩畝良田能夠?我們再分出二十畝,如何?”
楊真吃驚:“二十畝?”
馮氏擔心:“不夠嗎?若不然再加些。”
楊真立刻連連擺手:“不不,不是不夠,是……是有些多。”
二十畝,不但能交上楊家的稅糧,還足夠他們一年的口糧了。
葉牧笑:“葉氏子侄都不曾習過武,教來想必要多多費心,這二十畝良田於我葉氏卻不為難。”
楊真想一想,說道:“此事容我回去與家人商議。”
葉牧點頭:“自該如此。”
雖說是商議,可楊真心裡已經是千肯萬肯,已沒有心思多坐,再寒喧幾句,起身告辭,整個人輕飄飄的回罪民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