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失魂七年後葉家姑娘還魂了 > 第204章 兩位大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失魂七年後葉家姑娘還魂了 第204章 兩位大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第二日黃昏時分,葉牧隻說去迎鐵匠,帶著女兒一同出去,很快“迎”回兩個人來。

兩人都是三十歲上下的年紀,一式的布巾束發,身穿交領長衫,同樣身材魁偉,背後背著鐵匠工具,給族人引見時,隻稱是“懷文大師”和“稚情大師”。

葉景辰知道是葉問溪捏的泥人,見兩人形容相似,悄聲問道:“可是兩兄弟?”

葉問溪搖頭,也小聲:“父子二人。”

綦毋懷文是那個時空北齊時代出名的冶金師,兒子綦毋稚情繼承了他的技藝,成為一代出名的冶金大師,隻是今日她捏的都是兩人三十歲左右的模樣。

葉衡瞧著兩人帶的工具,有些興奮,試著問道:“兩位大師鑄鐵時,我們……我們可能過去觀瞧?”說出來又忙補充,“最好能給兩位打打下手。”

【綦毋懷文】點頭道:“自是可以。”

葉衡大喜,立刻道:“爐灶已經砌好,也搭了棚子,二位過去瞧瞧,若不合適儘管說話。”

葉繼原道:“兩位剛來,哪就急於一時,且讓兩位歇歇。”

【綦毋懷文】道:“無防,我們還有旁事,不能在此久留,夜裡也好做事。”

葉牧點頭表示同意:“這天氣漸漸熱起來,夜裡打鐵也涼快些。”向葉衡道,“我們所砌的爐灶,隻是模仿尋常鐵匠鋪子,兩位大師若不適用,就請幾位兄弟協助改進。”

葉衡想學手藝,自然連連點頭。

葉牧安排過,帶著兩人去挑選廢鐵。

分這兩次,屠中天送來的鐵器足足堆滿一個車廂,【綦毋懷文】翻瞧一會兒,頗為欣喜:“這裡的鐵器已算精純,隻是鍛造不得法,所以易折。”

葉牧道:“如今我們急需的是一些木工用的工具,其餘的可以慢慢鍛造。”

【綦毋懷文】點頭,與【綦毋稚情】一同,將幾大筐的廢鐵搬了出來,在裡邊翻翻揀揀,找出幾十件鐵器來,旁的仍然放了回去。

葉衡拿了隻筐子過來,將挑出的鐵器盛了,自己搬著陪兩人往搭起的棚子過來,向兩人問:“二位大師看還缺什麼,儘管說。”

【綦毋稚情】見爐灶邊放著幾筐木炭,就問:“這木炭是什麼木材燒成?”

葉衡道:“是柞木,我們建屋子砍下來的木材,我帶著兄弟們在那邊荒地上燒成的。”

【綦毋懷文】道:“方纔一路過來,我瞧見有不少的櫟樹,那個燒成木炭最好。”

【綦毋稚情】解釋:“這柞木燒成的木炭雖也不錯,可是櫟木燒成的更加堅硬,火力會更足一些。”

葉衡立刻道:“我即刻帶兄弟們去砍。”見兩人點頭,立刻招呼自己的幾個弟弟,拿了斧子去砍樹。

葉問溪見又隻剩下自己和父親,就向二人道:“那些鐵器,我們要選一些做兵器。”

【綦毋懷文】點頭,表示明白。

不管葉衡幾人如何邀請,【綦毋懷文】和【綦毋稚情】都堅持不入營地,而住在搭建的棚子裡,最後葉衡幾人被叫了回去,一整夜都聽到打鐵聲。

兩人用了一夜時間,打了兩套木匠所用的工具,因要等櫟木燒成的木炭,第二日一早收拾離去,隔了兩日才又再來,接著打一些農具。

這一次,葉衡幾人見無法勸兩人住去營地,索性自己也留在棚子裡給兩人打下手,順便學習鍛造的手藝。

【綦毋懷文】、【綦毋稚情】二人也不藏私,隻要問到,便詳細講解。

葉牧瞧著打出不少農具,就去找了楊真,詢問習武要用的兵器。

楊真跟著過來,但見藤條編成的架子上除去擺了幾樣農具之外,還有兩把單刀和幾個槍頭,頓時說不出的驚訝。

葉衡解釋道:“我們想,單刀應是常用的兵器,總會用到,前次見楊姑娘提過槍,便先打了些。”

楊真連連點頭,拿了一個槍頭反複看一回,讚道:“若是牛筋木佐以竹片做成槍杆,便是極好的一杆槍。”

葉衡問:“牛筋木?我們江州常見,這北地卻不知道有沒有,竹子怕是難覓。”

楊真點點頭,有些遺憾:“這北地有白檀樹,也可做槍杆,便是白蠟杆,隻是不如牛筋木。”

葉衡欣喜:“族裡子侄習武所用,不必強求,改日上山找找。”

葉牧向楊真問道:“可要兵器打好才教武藝?”

楊真連連擺手:“這些孩子都不曾習過武,如今隻能習些入門的功夫,哪裡就用得上兵器?”

葉牧立刻道:“若是方便,即日便開始教習如何?”

楊真點頭,想一下道:“習武需得能吃苦,既是要跟著我們學,便得聽從我們教習,若是受不了,趁早還是退出。”

葉牧點頭:“這個自然。”

楊真道:“如此,就請葉族長將話傳下去,我們明日便開始。”

“好!”葉牧點頭。

這話說回營地裡,立刻一片歡呼聲。

葉牧等聲音漸漸落下去,才又慢慢接下去:“古人聞雞起舞,我們也當效仿,明日五更大夥兒便起床,往營地後的練武場集齊。”

“好!”葉氏族人大多是做慣了活兒的,尋常也都是五更即起,自然齊聲答應。

於是,第二天一早,葉氏一族不論男女老幼,都齊聚練武場。

所謂練武場,是選一大片平地清理出來,泥地上再鋪上河沙,以防下雨時的泥濘。

楊真很快也到,在她身後跟著兩男兩女。

楊真給葉牧等人引見,兩個女子較她年齡略小,一個是妹妹楊楓,一個是大弟媳朱笑,兩個男子一個三十上下,是小弟弟楊寒,一個僅有十**歲,是侄兒楊少寧。

從葉鬆那裡,葉牧也約略知道,當年楊真姐弟開武館,得罪權貴,大弟弟楊宵被害身亡,楊真姐弟為楊宵報仇獲罪,這才流放來北地,朱笑便是楊宵遺孀,楊少寧便是楊宵的遺孤。

聽好說完,大家齊齊問好,葉牧才道:“我葉氏本是耕讀人家,不意逢禍來到此地,想學些武藝防身,今日起,我葉氏這些子侄便是楊家的弟子,還請費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