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七年後葉家姑娘還魂了 第90章 商量好的
葉丞咬一咬牙,直接向葉衡問:“二哥,你們可是和大哥商量好的?”
葉衡回答的痛快:“是!”
葉丞氣結,忍氣問:“一個人三文,一半箱籠也是三文?”
葉衡點頭:“對!”又加一句,“隻能搭一個人。”
葉丞忍氣,還又講一句:“一個孩子,一半箱籠,能否再少一些。”
葉衡道:“最少五文,不能再少。”見張氏還要再說,擺手道,“我瞧你們還是自個兒想法子吧。”
葉浩林氣的跺腳:“娘,你當真讓兒子扛著箱籠趕路?”
張氏無法,隻得道:“那……先將行李和孩子安頓。”在懷裡掏掏摸摸,又取出四文錢來。
葉浩宇立刻道:“我要坐大伯的車子。”
葉衡笑罵:“臭小子,你還嫌棄二伯?”看看葉浩林點頭,“嗯,那就浩林上來吧。”說著,向葉丞伸手拿錢。
葉丞隻得將五文錢給他,分一半的行李和葉浩林一同上車,又往前去找葉牧。
葉牧看到又再扛過來的行李,點頭:“那就也五文,讓浩宇上來吧。”招呼自家兒子幫忙接箱籠裝車。
安頓好兩個孩子,葉丞和張氏大鬆一口氣,自覺空著手走路也無不可,心裡又沾沾自喜。
這麼一來,也隻花一頭騾子的錢,較雇車又省五文。
哪知道車隊出發,為了不在野外紮營,天黑前趕進懷州城去,從一開始騾車就是一路小跑。
夫妻兩個剛趕不到一個時辰,就已經累的氣喘籲籲,慢慢落到隊伍最後,被後邊押車的官差各抽了好幾鞭子。
好不容易,騾車慢下來稍歇腳力,兩人忙趕上來,好說歹說,又各花了三文錢,擠上另兩輛騾車。
這麼一來,反而比自家雇車還多花了一文,張氏心裡盤算著,一路都是氣的胸口發悶。
葉浩宇如願上了葉牧一家的車子,緊挨著葉問溪坐下,向車裡張望一圈,自個兒嘀咕:“還當真沒有多少空閒。”又按按身下的草墊,“比前日要厚許多。”
說的四兄妹齊笑,卻沒人和他解釋。
這一天貪急趕路,中途不再歇息,最多是讓騾車慢下,中間也不再停下分發口糧,而是各自發去車裡,就在車上吃了。
這所有的車子,葉氏族人都綁了擋風的車篷,每輛車上也藏了昨天煮好的狼肉,此刻分了,狼肉就著窩頭,大多能吃個半飽,比之前又好熬許多。
天色漸暗的時候,車隊一路趕進了懷州府,侯大海仍去府衙交接,帶著葉氏族人住去了驛棧。
懷州府驛棧甚小,沒有多的屋子可用,葉氏族人又再被安置去後院馬廄,車夫將騾車都趕入後院,卸了騾子喂過,自去前頭有專門安置車夫的大通鋪。
葉衡帶領葉氏的青壯們將一些草簾子撐起來擋風,葉牧從一個竹筐裡取出兩塊割好的狼肉給官差,拱手道:“這大的一塊就請官爺們享用,另一塊煩請官爺幫我請驛棧的差爺們嘗嘗。”
官差瞧那大塊的肉,足足六七斤重,笑道:“葉族長真是周到。”拿著兩塊肉出去。
再之後,葉氏族人在後院裡壘些簡陋鍋灶,將瓦罐架起來升火煮粥,官差和驛棧上下人等瞧見,也就不管。
葉浩宇下車後隻將自家的箱籠幫父母搬去,又跟回來給葉牧幫忙,眼睜睜看到他將車上墊在最下的草墊子拆開一個口子,拽出一頭剝好的狼來,眼睛瞬間睜大:“難怪看不到肉都去了哪裡,難怪車子墊的高了許多。”
葉衡笑著揉一下他的腦袋:“你們一夜好睡,叔伯們可是忙一整晚。”
前一天晚上,有溫氏的青壯們幫忙,會手藝的將狼剝皮,掏出內臟,又有一夥人將肉清洗乾淨,在院子裡掛晾。
剩下的一些就連夜將稻草編成長條,編在原有的兩張草簾子側麵,做成一個個大袋子,等狼肉晾乾,就一條條擺進袋子裡,平鋪墊在車上,上頭再堆上彆的草蓆、箱籠,不上車細查,還真瞧不出來。
要知道葉氏一族原本就有七輛車子,多了兩輛竹車,已經有九輛,那些狼肉堆在一起自然不少,可是九輛車分開,卻也不多。
葉浩宇聽的連連點頭:“難得溫氏族人也無人告密。”
葉景辰道:“自然是我們給他們也留了肉。”
葉衡點頭:“潭州府的官差待他們甚差,縱給了肉,怕他們也無法自個兒煮了來吃,是我們昨日煮好,今日才給他們留下切好的熟肉,若是他們將我們出賣,自個兒也沒得吃。”
眾人說到潭州府官差的嘴臉,都不禁微微搖頭,葉繼平歎道:“往北地還有兩個月的路程,過了河,那邊的路更加難走,溫氏族人怕是難行。”
葉牧沉默一會兒,歎道:“這一次溫氏族人損折四成人口,商都府會另行查明造冊,隻願潭州府那些官差為了好交差也善待他們一些。”
大家聽著,也隻能默默點頭。
於葉氏一族,危難時對溫氏施以援手,那兩天也是儘量照應,至於日後溫氏能不能順利到達北地,他們也已經無能為力。
一夜無話,四更天,葉氏族人又被官差鑼聲喚醒,正在將行李裝車,卻見李達過來,向守衛的官差道:“聞驛臣言道,怕河上結冰,無法行船,已使張勝去瞧,命葉氏族人先行整肅,在此待命。”
官差點頭應了,將命令傳了下去。
葉氏族人聽到,都是動作一緩,互視幾眼,又向葉牧望去。
葉牧道:“如今河上縱然有冰,也不至於行不得船,先將箱籠裝車,想來最晚午前也能過河。”
此時剛剛十一月底,大河兩岸雖說都下了雪,可是河麵上縱然有冰,也不會結實,早晨不能行船,是怕上流衝下的冰塊將船撞毀,到了午間,碎冰化去,也就無礙。
葉氏族人聽他說的有理,都齊齊應了,先將草墊、被褥之類的大件裝車,之後堆上箱籠,細細綁好,又都各處坐著歇息,有人趁機多煮些熱水,而馮氏等人就著漸漸泛起的天光再趕些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