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囚籠千年回響 第28章 醫道之路上的執著探尋
淩晨零點的鐘聲落下時,陸哲遠手中的手機還停留在曼琪科技實驗室的照片界麵。窗外,便利店的燈光依舊準時亮起,流浪貓伸了個懶腰,從紙箱裡探出頭——第六十一個8月8日,在對曼琪科技與時序科技隱秘合作的疑慮中,帶著對“守護生命”的全新認知,悄然降臨。
前一天在曼琪科技的所見所聞,讓他更加確定自己的時間迴圈與兩家公司的技術研究脫不了乾係,但火災中救人的經曆,更讓他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與珍貴。“既然擁有無限時間,既然能預知危險,為什麼不進一步提升自己,讓自己有能力拯救更多生命?”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愈發清晰。急救技能隻是基礎,若想真正幫到更多人,係統的醫術知識必不可少。
上午,陸哲遠沒有去公司,也沒有繼續調查曼琪科技的秘密,而是徑直走進了市圖書館。他直奔醫學類書架,指尖劃過一本本厚重的書籍,最終挑選了《中醫基礎理論》《黃帝內經》《西醫解剖學》《病理學》等十幾本中西醫經典著作。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陽光透過玻璃灑在書頁上,他深吸一口氣,翻開了《中醫基礎理論》的第一頁。
中醫的“望聞問切”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厚的學問。“望診”要觀察患者的麵色、舌苔、眼神,從細微之處判斷身體狀況;“聞診”需辨彆患者的聲音、氣味,捕捉疾病的訊號;“問診”要耐心詢問患者的症狀、病史、生活習慣,全麵瞭解病情;“切診”則通過觸控脈象,感知體內氣血的執行。陸哲遠一邊閱讀,一邊在筆記本上記錄要點,遇到晦澀難懂的術語,就查閱相關資料,反複琢磨,直到徹底理解。
中午,他簡單吃了點自帶的麵包和牛奶,下午便轉戰西醫書籍。解剖學的內容枯燥而複雜,人體的骨骼、肌肉、器官、神經,每一個部位都需要精準記憶。他找來人體模型圖,貼在書桌旁,對照著書籍,逐一辨認各個器官的位置、形態和功能。為了記住神經分佈,他甚至在自己身上比劃,想象著神經從大腦出發,延伸到四肢百骸的路徑。
接下來的日子裡,陸哲遠成了圖書館的“常客”。每天早上,他第一個來到圖書館,晚上閉館時才離開。他利用迴圈的“無限記憶”,將每天學到的知識牢牢記住,第二天一到圖書館,就能直接學習新的內容,遇到不懂的地方,還能向圖書館的醫學類書籍管理員請教。管理員是一位退休的老醫生,見他學習如此刻苦,也樂於為他答疑解惑,偶爾還會和他探討一些臨床案例。
除了在圖書館學習理論知識,陸哲遠還經常去醫院“實踐”。他穿上普通的衣服,混在患者中,觀察醫生如何診斷病情、開具處方,學習醫生與患者溝通的技巧。遇到急診病人,他會悄悄站在一旁,看著醫生進行急救,回憶自己學過的急救知識,對比醫生的操作,找出自己的不足。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中醫為一位脾胃虛弱的患者診脈。老中醫閉上眼睛,手指輕輕搭在患者的手腕上,片刻後,便準確說出了患者的症狀和病因,還開出了一劑調理脾胃的藥方。陸哲遠站在一旁,認真觀察老中醫的診脈手法和表情,將每一個細節都記在心裡。等患者離開後,他主動上前,向老中醫請教診脈的技巧。老中醫見他態度誠懇,便耐心地向他講解:“診脈要用心去感受,脈象的浮沉、遲數、強弱,都對應著不同的病症。隻有多練、多悟,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為了更精準地掌握醫術,陸哲遠甚至在迴圈中“扮演”起了病人。他根據學到的病理學知識,模擬不同病症的症狀——模擬感冒時,他會故意讓自己受涼,感受鼻塞、咳嗽、發燒的滋味;模擬胃病時,他會故意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體驗胃痛、反酸、惡心的感覺;模擬心臟病時,他會通過憋氣等方式,感受胸悶、心悸的症狀。每一次“扮演”,他都認真記錄自己的感受和身體的變化,再對照醫學書籍,分析病症的成因和治療方法。
有一次,他模擬“高血壓”患者,通過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讓自己的血壓升高。當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等症狀出現時,他立刻拿出血壓計測量,記錄下血壓數值,然後按照學到的知識,服用了適量的降壓藥,觀察血壓下降的過程和身體的反應。這個過程雖然有些痛苦,但讓他對高血壓的症狀和治療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扮演”病人的經曆,讓陸哲遠深刻體會到了患者的痛苦,也讓他更加敬畏生命。他知道,作為一名醫生,不僅要掌握精湛的醫術,還要有同理心,理解患者的感受,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懷和安慰。
隨著學習的深入,陸哲遠的醫術水平不斷提高。他能通過觀察麵色和舌苔,初步判斷一個人的身體狀況;能通過聽聲音和聞氣味,辨彆出一些常見病症;能通過問診,全麵瞭解患者的病情;甚至能通過診脈,大致判斷出患者的病因。在醫院“實踐”時,他偶爾還能給醫生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得到醫生的認可。
在第六十八個8月8日(對陸哲遠而言,已是第七次迴圈學習醫術),一位孕婦在醫院候診時突然出現腹痛、陰道流血的症狀,情況十分危急。醫生初步判斷是先兆流產,但由於患者體質特殊,一時難以確定最佳的治療方案。陸哲遠站在一旁,通過觀察患者的麵色、舌苔,聽患者的呼吸和聲音,又向患者家屬詢問了患者的病史和生活習慣,結合自己學到的中西醫知識,大膽地向醫生提出了建議:“醫生,我覺得患者除了先兆流產,還存在氣血不足的問題。或許可以在進行西醫保胎治療的同時,輔以補氣養血的中藥調理,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
醫生愣了一下,看著陸哲遠,有些驚訝地問:“你是醫生?”
“我不是醫生,隻是喜歡研究醫術。”陸哲遠笑著說,“這隻是我的一點淺見,僅供您參考。”
醫生猶豫了一下,還是採納了陸哲遠的建議。沒想到,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患者的症狀很快得到了緩解,最終成功保住了孩子。患者家屬感激不已,非要給陸哲遠送錦旗,卻被他婉言拒絕了。
看著患者和家屬開心的笑容,陸哲遠心裡滿是成就感。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所學的醫術已經能真正幫到彆人了。
傍晚,陸哲遠像往常一樣,來到清禾花坊買花。葉清禾看到他,笑著問:“最近好像很少看到你,是不是在忙什麼重要的事?”
陸哲遠接過葉清禾遞來的向日葵,笑著說:“在學習醫術,想讓自己有能力幫助更多人。”
葉清禾眼裡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露出了溫柔的笑容:“你真厲害,不管學什麼都這麼認真。相信你一定能成為很厲害的人。”
“希望吧。”陸哲遠笑著說,“我隻是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守護好身邊的人。”
走出花坊,夕陽的餘暉灑在身上,手裡的向日葵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陸哲遠看著遠處的天空,心裡充滿了堅定。他知道,學習醫術的道路還很漫長,曼琪科技與時序科技的秘密還未解開,時間迴圈的真相依舊撲朔迷離,但隻要他堅持下去,不斷提升自己,就一定能在這永恒的迴圈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守護好每一個珍貴的生命。
淩晨零點的鐘聲響起時,陸哲遠還在書桌前整理當天的學習筆記。他看著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知識點和臨床案例,嘴角帶著笑意。他知道,明天依舊是8月8日,他可以繼續學習醫術,繼續提升自己。但他不再覺得枯燥,因為他知道,每一次的學習,都讓他離“守護生命”的目標更近一步。
這一夜,他睡得格外安穩。夢裡,他穿著白大褂,在醫院裡為患者診病,看著患者一個個康複出院,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知道,這個夢或許在“今天”無法實現,但隻要他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在某個“不再重複”的明天,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