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長恨天 第2章 春寒刃·錯認恩
天光透過雕花窗欞,濾成慘淡的灰白,吝嗇地鋪在雲知微床前。肩頭的傷被仔細包紮過,裹著厚厚的細棉布,每一次細微的呼吸都牽扯出火灼般的鈍痛,更深處,是昨夜巷中那淬毒匕首留下的陰冷麻意,如同冰封的毒蛇盤踞在血脈裡,緩慢地蠶食著暖意。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藥味,苦澀得令人舌根發僵。
青霜端著一碗漆黑的湯藥,小心翼翼地靠近床沿,碗沿蒸騰的熱氣氤氳了她眼底的憂慮:“姑娘,該用藥了。太醫說這藥能拔毒清淤,您趁熱喝了吧。”
雲知微的目光卻越過那碗令人望而生畏的苦汁,落在枕畔靜靜躺著的烏木螺鈿盒上。盒蓋敞開著,那支嵌玉金釵在昏暗的光線下,依舊流瀉著不容忽視的溫潤光澤。玉梔子瑩白,赤金璀璨。她伸出未受傷的右手,指尖帶著微不可察的顫抖,輕輕撫過冰涼的釵身。累絲纏枝的紋路清晰,每一道轉折都無比熟悉,正是兄長雲錚出征前,她在他書房畫稿上見過無數次的樣子。昨夜那驚魂的觸感——冰冷金屬刺破掌心的銳痛,被奪走時那撕裂心肺的空茫——此刻都被眼前真實的擁有所撫慰,隻餘下劫後餘生的虛軟和一種沉甸甸的、無處安放的感激。
“是殿下……親手將它放回我枕邊的?”她聲音乾澀,目光未曾離開金釵。
“是呢,”青霜連忙點頭,將藥碗放在旁邊的小幾上,“殿下守了您大半宿,天快亮時才被宮裡急召回去。臨走前特意囑咐奴婢,這釵是姑孃的命根子,務必收好。”她頓了頓,語氣裡帶著由衷的慶幸,“昨夜真是太險了,若不是殿下的人及時找到您……”
“及時找到……”雲知微喃喃重複,指尖無意識地在釵尾纏枝的縫隙裡摩挲。記憶的碎片混亂而尖銳:冰冷巷牆的觸感,刺客眼中淬毒的寒芒,死亡逼近時令人窒息的腥風……然後,是那道撕裂黑暗的烏光,那隻戴著薄繭、探向自己袖袋的手,那隔著銀質麵具、深不見底的墨色眼瞳……那雙眼睛裡翻湧的情緒,此刻回想起來,竟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甸甸的痛楚,清晰得讓她心口莫名一窒。
她猛地閉上眼,甩開這不合時宜的恍惚。再睜開時,目光落在釵頭那朵玲瓏剔透的玉梔子花上。沒錯,是它。連花瓣邊緣那一道極其細微、幾乎難以察覺的天然冰裂紋都一模一樣。這是兄長特意為她尋來的暖玉,世間獨一無二。昨夜種種,或許隻是瀕死之際的幻覺。救她於危難、護住兄長遺物的,隻能是三皇子趙珩。那份沉甸甸的恩情,如同無形的鎖鏈,溫柔地纏繞上來。
“姑娘?”青霜見她神色恍惚,擔憂地輕喚。
雲知微深吸一口氣,壓下胸腔裡翻騰的混亂,將金釵珍而重之地放回盒中,輕輕合上蓋子。“藥給我吧。”她伸出手,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藥汁入口,苦澀瞬間席捲了整個口腔,一路燒灼到胃裡。她皺著眉,強忍著反胃的衝動,小口小口地吞嚥著。這苦,彷彿能暫時麻痹心口那更深的、無名的鈍痛。
午後,雲府的主人,兵部尚書雲崇山終於得空匆匆趕來探視。他不過四十許人,兩鬢卻已過早地染上霜色,眉宇間刻著常年案牘勞形和喪子之痛留下的深痕。官袍未及換下,帶著一身風塵仆仆的寒氣。
“微微!”雲崇山幾步搶到床前,素來沉穩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他看著女兒蒼白如紙的臉頰和裹著厚厚布帛的肩頭,眼底是深切的痛惜與後怕。“傷得如何?太醫怎麼說?”他粗糙的大手想碰觸女兒,又怕弄疼她,最終隻是懸在半空,微微發抖。
“爹爹彆擔心,”雲知微努力扯出一個安撫的微笑,卻因牽動傷口而顯得分外虛弱,“太醫說毒未入心脈,將養些時日便好。皮外傷,不礙事。”
雲崇山的目光掃過枕邊的烏木盒,落在盒蓋上那精緻的螺鈿鑲嵌上,眉頭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隨即又鬆開,化作一聲沉沉的歎息。“昨夜之事,為父已知曉。若非三殿下……”他頓了頓,語氣裡帶著複雜的感激與一絲沉重的無奈,“此恩,雲家記下了。你安心養傷,其他的事,有為父在。”他寬厚的手掌終於輕輕落在女兒的發頂,動作帶著生澀的溫柔,如同對待一件極易破碎的珍寶。
雲知微鼻尖一酸,強忍的淚水幾乎又要奪眶。父親的疲憊與強撐的鎮定,比任何言語都更讓她揪心。她輕輕“嗯”了一聲,垂下眼簾,掩去眼底的濕意。
雲崇山並未久留,囑咐了青霜幾句,便匆匆離去。兵部還有堆積如山的軍報等他處置,西北邊陲的烽煙從未真正停歇。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門簾後,隻留下一室更深的寂靜和藥味的苦澀。
天色在無聲的煎熬中漸漸暗沉下來。晚風帶著料峭的春寒,從窗隙鑽入,吹得案頭燭火搖曳不定,將室內物件拖拽出幢幢鬼影。肩頭的傷口在寒意的刺激下,痛得更加清晰,那麻木的陰冷感也彷彿隨著夜色加深而蔓延開來。雲知微擁著錦被,卻感覺不到絲毫暖意。
“姑娘,可要再添個炭盆?”青霜輕聲問。
雲知微搖搖頭,目光無意識地投向窗外濃得化不開的夜色。庭院裡那株高大的老槐樹,虯枝盤曲,在風中發出嗚咽般的低嘯。恍惚間,昨夜巷中那銀麵人融入黑暗前的最後一眼,那雙翻湧著複雜情緒、深如寒潭的墨眸,再次清晰地浮現出來。那目光裡的痛楚,此刻竟比肩上的傷更尖銳地刺入心扉。
她用力掐了一下掌心,用疼痛驅散這惱人的幻象。是三殿下救了她,是三殿下送回了金釵。她一遍遍在心裡默唸,彷彿這樣就能將那銀麵人帶來的莫名心悸徹底抹去。
“青霜,”她忽然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飄忽,“昨夜……除了殿下的人,可還有……旁人靠近過那巷子?”
青霜正低頭撥弄著炭盆裡的銀霜炭,聞言動作一頓,臉上露出茫然的神色:“旁人?沒有啊姑娘。侍衛們發現您時,您就倒在巷口,手裡緊緊攥著金釵,身邊……隻有那兩個刺客的屍首。”她似乎想起那場景,臉上掠過一絲懼色,“巷子裡黑得很,侍衛們舉著火把纔看清,沒見著旁人。”
“哦……”雲知微低低應了一聲,心頭那絲莫名的失落感卻並未散去,反而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漾開一圈圈更深的漣漪。她再次看向枕邊的烏木盒。燭光下,盒蓋邊緣一道細微的刮痕映入眼簾——那是兄長出征前,她賭氣摔盒子時留下的舊痕。沒錯,是它。
她伸出手,指尖帶著連自己都未察覺的急切,開啟了盒蓋。金釵靜靜地躺在絲絨襯墊上。她小心翼翼地拿起它,湊近搖曳的燭火,細細端詳。赤金流溢著暖光,纏枝蓮紋依舊繁複精美,玉梔子溫潤生輝,那道細微的冰裂紋也清晰可見。一切似乎都完美無缺。
然而,就在她指尖無意識地摩挲到釵尾與釵身連線處那最為複雜的累絲盤結時,一種極其細微的滯澀感,從指腹傳來。
雲知微的動作猛地僵住。
兄長的這支金釵,她曾無數次在燈下把玩。釵尾這處盤結,因是收束之處,工匠做得格外用心,累絲層層疊疊,嚴絲合縫,光滑無比。她最喜歡用指尖順著那流暢的曲線滑過,感受那毫無阻滯的溫潤。
可此刻,指尖下的觸感……雖然依舊光滑,卻似乎少了一絲渾然天成的流暢感?在某個極其細微的轉折處,彷彿有針尖大小的、難以言喻的毛刺感?不,或許不是毛刺,隻是……一種極其微妙的、生澀的凝滯。微弱得如同錯覺,稍縱即逝。若非她對這金釵熟悉到刻骨銘心,若非此刻心神不寧、感官被無限放大,絕難察覺。
是傷後神思恍惚的錯覺?還是昨夜巷中掙紮時,金釵在磚石上刮蹭所致?
她心頭狂跳,屏住呼吸,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再次凝神,指尖帶著十二萬分的專注,緩緩地、一寸寸地撫過那處盤結。
這一次,那異樣的凝滯感消失了。觸手溫潤,累絲光滑,彷彿剛才那一刹那的異樣,真的隻是她痛楚和驚悸交織下產生的幻覺。
雲知微長長籲出一口氣,緊繃的身體微微鬆懈,後背竟已沁出一層薄汗。是錯覺。一定是錯覺。她將金釵緊緊貼在心口,冰冷的金屬汲取著她微薄的體溫。這是兄長留下的唯一念想,是昨夜黑暗裡支撐她求生的最後力量,更是三皇子殿下為她尋回的恩證……它怎麼可能有假?
窗外,老槐樹的虯枝在風中劇烈地搖晃了一下,發出嗚咽般的聲響。
幾乎在同一瞬間,雲府高聳的院牆之外,一條更深、更窄的陋巷陰影裡。一身玄衣的沈硯背靠著冰冷濕滑的磚牆,如同蟄伏的夜獸。他微微仰著頭,視線穿透層層疊疊的屋脊與枯枝,精準地落向雲府內院那一點昏黃的燈火——那是雲知微閨房的方向。
巷子深處彌漫著腐爛的菜葉和夜露的陰濕氣息。他緩緩抬起緊握的右手。借著遠處街市傳來的、極其微弱的光,可以看見他掌心躺著的,正是那支真正的嵌玉金釵。玉梔子溫潤的光澤,在絕對的黑暗裡,幽幽地映亮了他掌心幾道深深的血痕——那是昨夜被釵尖刺破,又被他自己用力攥緊撕裂的傷口。
血跡已然乾涸,暗紅發黑,猙獰地蜿蜒在掌紋之間。他修長的手指,帶著薄繭的指腹,正一遍又一遍,近乎偏執地摩挲著釵尾累絲盤結處,那個隱秘得如同情人低語的刻痕——“護卿”。
每一次摩挲,粗糙的指腹都無比清晰地感知著那刻痕的每一個細微轉折,每一道力透金背的筆鋒。這觸感早已深烙心底,與另一支贗品釵尾那精心仿製、卻終究失了幾分神韻與力道的盤結,天差地彆。
遠處,雲府側門傳來輕微響動。一輛沒有任何徽記、卻透著低調奢華的青帷馬車悄然駛出,很快融入汴梁城深沉的夜色裡。
沈硯的目光依舊凝在那一點昏黃的燈火上,未曾移動分毫。直到那代表三皇子趙珩離去的馬車聲徹底消失在長街儘頭,他才極其緩慢地收攏五指。
冰冷的金釵再次深深嵌入掌心尚未癒合的傷口。尖銳的劇痛伴隨著一股溫熱的、新鮮的液體湧出,濡濕了堅硬的釵身,也浸透了纏繞在釵尾的一縷極細、幾乎難以察覺的青色絲線——那是昨夜混亂中,從雲知微撕裂的袖口勾纏下來的。
他低下頭,看著那縷被自己鮮血染成暗紅的青絲,緊緊纏繞在“護卿”二字之上。濃密的長睫垂下,在蒼白的臉上投下兩片深重的陰影,徹底掩去了眸中翻湧的、足以將人吞噬的驚濤駭浪。隻有緊抿的薄唇,繃成一道毫無血色的、冷硬如刀的直線。
夜風捲起他玄色的衣角,獵獵作響,如同無聲的悲鳴。他高大的身影在陋巷的陰影裡站成了一尊沉默的石像,隻有掌心不斷滲出的溫熱鮮血,一滴,一滴,沉重地砸落在腳下冰冷汙濁的泥濘裡,暈開一小片深色的、絕望的印記。那印記迅速被黑暗吞沒,如同他此刻心中那無法宣之於口、亦永無天日的守護,註定無人知曉,也無人……需要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