蝕靈玄途 第55章 凡世煙火,道心歸處
從極北冰原歸來後,林辰的修為因禍得福,混沌之力在與冰魘魔氣的碰撞中愈發凝練,隱隱有突破元嬰後期的跡象。清月卻在某個清晨,看著鏡中鬢角新添的一縷微白,忽然生出了暫離學院的念頭。
“我們去人間走走吧。”她將淨靈玉佩係在腰間,換上一身尋常女子的青布衣裙,褪去了聖女的威嚴,倒添了幾分溫婉,“阿明已經能獨當一麵,學院有他照看,不會出亂子。”
林辰看著她眼中的期待,想起兩人相識以來,似乎總在為邪魔、為靈脈、為中州奔波,竟從未好好看過腳下的人間。他解下腰間的長老令牌,換上普通的玄色短打:“好,就我們兩個,不帶護衛,不攜法寶,做幾日凡人。”
他們沒有選擇繁華的都城,而是沿著東海的海岸線,一路向南,走進了一個名為“望漁村”的小村落。村子依海而建,家家戶戶的院牆上都曬著漁網,空氣中彌漫著鹹濕的海風與魚乾的香氣,與蓬萊的靈氣味道截然不同,卻格外讓人安心。
村東頭的王大娘收留了他們。老人的兒子出海打漁時遇上了風浪,隻留下一間空屋,她見林辰與清月不像壞人,便笑著說:“屋子空著也是積灰,你們住著,幫我劈劈柴、挑挑水就行。”
清月很快就適應了漁村的生活。她跟著王大娘學織網,指尖的淨靈之力讓網線變得格外堅韌,漁民們都笑著說:“清月姑孃的手是沾了仙氣吧,織的網連最滑的石斑魚都跑不掉。”她還在屋前開辟了一小塊菜園,撒下從學院帶來的靈菜種子,不過幾日,就長出了綠油油的嫩芽,引得村民們嘖嘖稱奇。
林辰則跟著村裡的老漁民出海。起初他總掌握不好搖櫓的力道,木櫓在他手中像條倔強的魚,直到老漁民告訴他:“搖櫓要順著力氣,就像海浪拍礁石,看著猛,其實藏著個收勢。”他忽然想起混沌之力的運用,原來大道至簡,人間的道理與修煉的法門,竟有相通之處。
這日傍晚,兩人收網歸來,夕陽將海麵染成金紅色,漁船劃過水麵,留下一道長長的波光。清月坐在船尾,赤腳踢著海水,忽然哼起了一段陌生的調子,輕柔婉轉,像海風拂過貝殼。
“這是……淨靈族的歌謠?”林辰停下搖櫓的手。
清月點頭,眼中帶著懷念:“小時候聽族裡的婆婆唱的,說這是‘歸帆謠’,以前淨靈族的漁民出海,家人就唱這個盼他們平安歸來。”她低下頭,看著水中自己的倒影,“其實淨靈族不隻是會淨化邪魔,我們的祖先也靠海吃海,也有柴米油鹽的日子。”
林辰看著她被夕陽鍍上金邊的側臉,忽然明白她為何想來人間——或許每個身負使命的人,心底都藏著一份對平凡的嚮往。他將櫓交給旁邊的漁民,走到船尾坐下,與她並肩看著落日:“等將來學院的事了了,我們就在這裡蓋間小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不好?”
清月的臉頰泛起紅暈,輕輕“嗯”了一聲,海風掀起她的衣角,露出腰間的淨靈玉佩,玉佩在夕陽下泛著溫暖的光。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這日清晨,村裡的漁民發現近海的魚群突然消失了,往日熱鬨的海麵變得死氣沉沉,連海鳥都飛得遠遠的。更奇怪的是,海水開始變得渾濁,隱隱泛著黑色,像是有墨汁在海底化開。
“是‘黑潮’!”村裡最年長的張爺爺拄著柺杖,看著海麵渾濁的海水,臉色凝重,“老輩人說,黑潮一來,魚蝦死絕,還會生出吃人的海怪!”
林辰與清月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警惕。他們跟著漁民乘船來到黑潮出現的海域,林辰運轉神識探入海中,果然在海底深處感應到一股熟悉的氣息——是時空裂隙的餘波,混雜著淡淡的魔氣,正在汙染海水。
“是冰魘被放逐時,泄露的魔氣順著洋流飄到了這裡。”林辰沉聲道,“這些魔氣雖然微弱,卻能殺死海洋生物,長期下去,還會滋生新的邪魔。”
清月取出淨靈玉佩,粉色光暈注入海水,渾濁的海水竟清澈了幾分:“我的淨靈之力能淨化魔氣,但範圍太小,黑潮覆蓋了數十裡海域,單憑我一人不夠。”
林辰看著村裡漁民焦急的臉龐,忽然有了主意:“我們教村民們用淨化符吧。”他從儲物袋裡取出阿明給的淨化符,又簡單畫了張符篆的圖譜,“這符篆不難,隻要心存善念,用指尖的陽氣就能催動,雖然威力不如修士的符,但勝在人多。”
接下來的幾日,林辰教村民們畫符,清月則教他們如何將微薄的陽氣注入符中。漁民們雖然不懂修煉,卻有著樸素的善良,畫符時格外虔誠,指尖的陽氣或許微弱,卻帶著人間煙火的溫度,竟也讓淨化符泛起了淡淡的金光。
他們還想出個法子:將畫好的淨化符貼在漁網的浮漂上,漁民們出海時,漁網劃過海麵,符紙遇水融化,淨化之力便能隨著洋流擴散,淨化更多的海水。
七日後,黑潮果然漸漸退去,海水重新變得清澈,魚群也回來了,海麵上又響起了漁民們的號子聲。村裡的人都把林辰與清月當成了活菩薩,王大娘更是殺了家裡最肥的雞,非要留他們多住些日子。
離彆的那日,村民們都來送行。張爺爺將一串用貝殼串成的項鏈掛在清月脖子上:“這是‘平安貝’,我們望漁村的人都戴這個,能保出海平安。”阿明的兒子小柱子則塞給林辰一把自己磨的木劍:“林大哥,這個給你,以後打海怪用!”
林辰與清月揮手告彆,走了很遠,還能看到村民們站在海邊眺望的身影。清月摸著脖子上的貝殼項鏈,忽然笑道:“你看,不用混沌珠,不用淨靈血脈,凡人也能靠自己的力量守護家園。”
林辰點頭,心中豁然開朗——所謂守護,從來不是少數強者的責任,而是每個心存善唸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添磚加瓦。無論是修士的驚天動地,還是凡人的力所能及,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回程的路上,他們沒有急著回蓬萊,而是繞路去了許多地方:在山村裡幫農戶驅趕啃食莊稼的妖獸,在小鎮上教孩子們辨認有毒的草木,在渡口幫船伕修補被邪魔損壞的船帆……他們的修為或許沒有精進,道心卻在人間煙火中變得愈發圓滿。
回到蓬萊仙島時,已是深秋。學院的學子們正在靈泉邊收割藥圃裡的靈穀,阿明看到他們歸來,笑著迎上來:“師父,清月聖女,你們可回來了!阿芷說要給你們看她新學的‘蓮華劍’呢!”
林辰看著熟悉的靈泉,看著學子們忙碌的身影,再看看身邊笑意溫柔的清月,忽然覺得,所謂仙境,所謂人間,其實並無分彆——心之所向,便是歸處;守護所在,便是道場。
清月解下脖子上的貝殼項鏈,與淨靈玉佩一起係在腰間,貝殼與玉佩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像望漁村的海浪,也像蓬萊的風鈴。她知道,未來或許還會有風雨,還會有挑戰,但隻要心中裝著這片人間煙火,裝著身邊的彼此,便無所畏懼。
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不再隻是斬妖除魔的傳奇,更多了幾分人間的溫度,像靈泉的水,溫暖而綿長,滋養著這片他們深愛的土地,也滋養著彼此的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