蝕靈玄途 第151章 藤星指路,秘境尋蹤
清明的雨洗過源生碑,碑頂的巨藤虛影在水汽中愈發清晰。藤葉上的名字泛著微光,其中七個最亮的光點突然脫離葉瓣,化作流星往東南方向墜落,在天際劃出青紫色的軌跡。林辰望著軌跡儘頭的雲海,那裡是傳說中的“迷蹤海”,老輩人說海中有座“浮藤島”,藏著先民培育藤母的秘境,卻從未有人能找到確切位置。
“是藤星指路。”清月展開剛從藤葉上拓下的星圖,圖中七顆星連成的弧線,與流星的軌跡完美重合,弧線上標注著三個模糊的符號,經藤民長老辨認,是“潮、霧、藤”三字,“浮藤島隨潮汐移動,被永恒的迷霧籠罩,隻有當記年藤的星芒與海霧共振時,才能顯現蹤跡。而今天,正是七藤星交彙的日子。”
岩生突然從懷裡掏出片濕潤的葉書,是流星墜落後從空中飄來的,葉麵上用海水畫出半幅藤紋,與源生碑基座的紋路恰好互補。“葉書說,浮藤島的秘境裡,藏著‘藤母之心’,能讓所有藤草突破地域限製,在任何土地上共生。但秘境被‘斷藤陣’封鎖,陣眼需要七族信物的力量才能開啟。”
隊伍在三日後乘南境的龍舟出發,船頭裝飾著記年藤與跨穀草編織的帆,帆上繡著七藤星的圖案。駛入迷蹤海時,海麵突然掀起巨浪,浪濤中浮現出無數根黑褐色的藤條,像腐心藤的殘肢,瘋狂抽打船身。“是‘怨藤潮’!”漁民首領臉色驟變,他祖輩曾說,迷蹤海的浪裡裹著找不到浮藤島的先民怨念,會化作藤怪阻撓來客,“快用藤星拓片!”
林辰將星圖拓片貼在船頭,七顆星的光點在浪中亮起,黑褐色藤條遇光即退,卻在退去前吐出黑色的霧,將龍舟裹進白茫茫的迷霧。霧中傳來悠揚的笛聲,時而像記年藤的葉響,時而像冰藤的共鳴,聽得人昏昏欲睡。岩生突然發現,船上的跨穀草標本正在枯萎,草葉上的銀線繡字“共生”二字,正被霧氣暈成灰色。
“是‘幻音霧’!”清月迅速點燃混有冰藤晶粉末的艾草,煙霧與白霧相撞,激起金色的火花,“這霧會放大人心底的猜忌,讓我們自相殘殺!快握住彼此的手,用藤脈相連!”
眾人立刻手拉手圍成圈,記年藤的汁液在掌心交融,青紫色的光流順著手臂流轉,在圈中凝成小小的共生結。幻音霧見無法侵入,突然化作無數張人臉,都是各族人已故的親友模樣,哭著喊著讓他們回頭。“彆信!”蒼雪的冰藤長矛突然爆發出藍光,刺穿最前麵的人臉,“是怨念借幻象動搖我們的信念!”
藍光刺破迷霧的刹那,海麵突然平靜下來,前方出現座懸浮在半空的島嶼——島身由巨大的藤根組成,根須垂入海中,像無數條青色的鎖鏈;島上的古藤參天,藤葉間點綴著發光的花苞,正是“藤母之心”的所在。但島嶼周圍,環繞著七道旋轉的光牆,牆麵上的藤紋扭曲如刀,正是葉書所說的“斷藤陣”。
“每道光牆對應一族信物。”林辰指著光牆的顏色,青紫色對應記年藤,冰藍色對應冰藤,褐綠色對應跨穀草……“需要各族人用血脈之力,才能讓光牆顯形陣眼。”
玄山獵戶率先走向對應玄山的赭色光牆,他割破手掌,將血滴在牆上,光牆瞬間浮現出鐵心木的紋路,陣眼處是塊凹陷的木槽,恰好能放入玄山的“鎮山木”。隨著鎮山木嵌入,赭色光牆化作無數青藤,往浮藤島的方向蔓延。
冰族巫祝走向冰藍色光牆,冰藤晶在她掌心發出藍光,光牆顯露出冰棱組成的陣眼,將晶塊放入後,藍光與島上古藤的光芒相連,在海麵織成冰橋。南境漁民、西域商人、裂穀族人依次啟用光牆,六道光牆化作六道藤路,在島前彙成扇形,唯獨對應藤民的墨綠色光牆毫無反應。
“藤民的信物是藤母碑的殘魂,可……”清月望著光牆,突然想起藤民老者化作藤條融入源生碑的場景,“難道需要源生碑的力量?”林辰立刻取出源生碑碎片,碎片靠近光牆,墨綠色的藤紋瞬間活了過來,陣眼處浮現出個藤編的凹槽,形狀與老者留下的黑色木牌完全一致。
就在這時,海底突然傳來巨響,黑褐色的怨藤潮再次湧起,比之前猛烈十倍,竟順著已開啟的藤路往島上爬。“是怨念在搶藤母之心!”岩生發現,怨藤的根須上纏著無數枚鏽蝕的葉書,上麵寫滿了“獨霸”“異己”的字眼,“它們想讓藤母之心隻服從單一族群!”
林辰迅速將木牌嵌入凹槽,七道光牆同時爆發出金光,在島前織成巨大的共生結,將怨藤潮擋在結外。但怨藤潮瘋狂撞擊光結,結上的光芒漸漸黯淡,其中一道對應玄山的藤路已出現裂痕。“陣眼在吸收我們的力量!”獵戶長喊道,他的手臂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蒼白,“再這樣下去,我們會被抽乾生機!”
危急時刻,浮藤島的古藤突然劇烈晃動,藤葉上的花苞同時綻放,露出裡麵的“藤母之心”——那是顆跳動的晶核,青紫色的光芒中,竟包裹著七種顏色的光流,與各族信物的光芒一一對應。晶核突然射出七道光束,融入眾人的身體,林辰感覺體內湧起股溫暖的力量,與記年藤、冰藤的力量完美融合。
“是藤母在分靈!”清月恍然大悟,“它想讓我們成為新的藤脈守護者,共同執掌共生之力!”
七人同時將融合後的力量注入光結,共生結的光芒暴漲,怨藤潮在金光中迅速消融,化作無數光點,被藤路吸收。斷藤陣徹底消散,浮藤島的藤根垂落,在海麵搭成座通往島心的藤橋,橋麵上的藤紋組成“萬族同源”四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島心的古藤下,藤母之心的晶核懸浮在半空,周圍環繞著七族信物的虛影。林辰伸手觸碰晶核,晶核突然化作光點,融入每個人的眉心,在那裡留下個小小的藤紋印記。古藤的葉片開始飄落,每片葉上都寫著段藤書文,拚在一起,正是失傳的《藤母秘錄》,記載著如何讓不同藤草在任何土地共生的方法。
離開浮藤島時,迷蹤海的迷霧徹底散去,露出通往七族地域的七條航道,每條航道上都長著青紫色的記年藤、冰藍色的冰藤、褐綠色的跨穀草,像七條五彩的綢帶。龍舟行駛在航道上,漁民們唱起新編的《藤海謠》,歌聲順著藤脈往遠處傳,引得沿途的海鳥都跟著盤旋。
林辰站在船頭,望著眉心的藤紋印記,突然明白藤星指路的真正意義——不是找到秘境,而是讓各族人明白,共生從不是某個人或某個族群的事,需要所有人放下執念,像藤脈一樣彼此交融。
玄山的篝火在暮色中燃起,七族的孩子們圍著新帶回的《藤母秘錄》抄錄,記年藤的藤蔓從源生碑延伸而來,在孩子們腳下織成新的藤書,上麵寫著:“星隨藤轉,路伴心生,共生之境,自在人間。”
而迷蹤海的浮藤島,此刻正緩緩沉入海底,隻留下顆發光的種子,隨著洋流漂向遠方。種子的外殼上,刻著行微小的藤書文:“藤心所至,即是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