蝕靈玄途 第172章 迴音域聲傳千語,藤音共鳴破迷障
鏡湖域的水光尚未從衣擺褪去,藤橋已將眾人送至片彌漫著薄霧的林地。剛落地,便有細碎的聲響從林間傳來,像有人在低聲絮語,又像藤葉摩擦的沙沙聲,仔細聽時卻又消散無蹤,隻餘下潮濕的空氣裡帶著草木的清香。
“是迴音域。”沈硯的藤引令在掌心微微發燙,令牌表麵浮現出片聲波狀的紋路,“先民的古卷裡說,這裡的藤脈能記錄聲音,風吹過時,就會把千百年前的話語送回來。”
風息舉起影晶掃描,螢幕上的聲波圖譜密密麻麻,像片起伏的波浪:“探測器捕捉到無數頻段的聲音,有獸吼,有風聲,還有……像是人在唱歌?”他將音量調大,影晶裡立刻傳出段模糊的旋律,咿咿呀呀的,聽不出歌詞,卻帶著種溫柔的韻律。
阿柚的銀藤花突然朝林間飛去,花瓣上的語靈蟲光點閃爍,她追上去時,正見花朵停在株奇特的藤草上。那藤草的葉片呈半透明的薄膜狀,風拂過時,葉片震動,竟真的傳出清晰的歌聲——是首搖籃曲,用詞古老,卻能聽出是在哄孩子入睡。
“是‘迴音藤’!”阿柚驚喜地輕呼,“祈年藤說這是鏡湖域的鏡水藤變種,紮根在能聚聲的土壤裡,就變成了會‘說話’的藤。剛才的搖籃曲,是先民在哄剛出生的寶寶呢。”
葉臨淵的劍穗在風中輕晃,纏絲藤的紋路與迴音藤產生共鳴,他側耳細聽,林間的聲響突然變得清晰:有先民們討論如何種植新藤的爭執,有孩童追逐嬉鬨的笑聲,還有人對著藤蔓許願,說“想讓藤脈長到月亮上去”。
“這些聲音……像是活的。”葉臨淵握緊長劍,鎮山佩的光暈在周圍擴散,“古卷說迴音域的危險不在實體,在聲音裡的執念。若是被某段聲音纏住,就會困在過去的情緒裡走不出來。”
話音剛落,風息突然停下腳步,影晶從手中滑落。他眼神迷茫,喃喃自語:“師父……您說我真的能當好閣主嗎?”原來影晶裡傳出段模糊的對話,是夜驚風前輩臨終前的聲音,斷斷續續說著“影流的未來……在你心裡……”
“風息!”沈硯上前拍他的肩膀,藤引令的光芒掃過他的臉頰,“那是過去的聲音,不是現在的你該困住的地方!”
風息猛地回過神,額頭滲出冷汗:“剛才……好像真的回到了師父離開的時候,心裡全是怕自己做不好的慌。”他撿起影晶,螢幕上的聲波圖譜已恢複正常,“這迴音藤太厲害了,能勾出心裡最沒底氣的地方。”
阿柚連忙將銀藤花湊到風息耳邊,花瓣震動,傳出段清脆的童聲——是她剛纔在鏡湖域錄下的笑聲:“聽這個,把不好的聲音衝掉!”
前行途中,類似的“聲音陷阱”越來越多。走到片空地時,林間突然傳出激烈的爭吵聲,是先民們因藤脈養護方式不同而爭執,聲音裡的憤怒像針一樣紮人,葉臨淵的臉色漸漸沉了下去,握著劍柄的手微微用力——他想起自己剛接任劍門時,與族老們因改革劍招產生的衝突。
“葉臨淵,看看這個。”沈硯將藤引令遞到他眼前,令牌上正投射出段畫麵:爭吵的先民們最終坐下來,一起修改養護方案,夕陽下,他們的手按在同株藤苗上,影子融成一片。
葉臨淵深吸一口氣,劍穗上的纏絲藤輕輕顫動,將爭吵聲驅散:“謝了。差點忘了,爭執的儘頭不是輸贏,是找到讓藤脈更好生長的法子。”
越往林地深處走,迴音藤越密集,葉片相觸的地方形成天然的拱廊,陽光透過葉片的縫隙灑下,在地上織成斑駁的光網。拱廊儘頭有座石亭,亭柱上爬滿了迴音藤,藤蔓纏繞的橫梁上,掛著個藤編的風鈴,風吹過時,鈴響與藤葉的震動共鳴,傳出段清晰的話語:
“藤脈會記得所有聲音,喜悅的,憤怒的,遺憾的……但最該記住的,是讓它繼續生長的決心。”
“是先民的留言!”阿柚跑到亭下,銀藤花與風鈴輕輕碰撞,“祈年藤說這是迴音域的‘聲核’所在,找到藏在聲音裡的‘初心’,就能讓藤脈與我們共鳴。”
沈硯望著風鈴,突然明白:“所謂初心,就是不管聽到多少過去的聲音,都記得自己為何出發。”他取下腰間的同心藤種,放在石亭中央的凹槽裡,“我們來這裡,不是聽故事,是續寫故事。”
種子落地的瞬間,整個迴音域突然安靜下來。所有的爭吵聲、笑聲、許願聲都消失了,隻剩下風鈴的輕響。緊接著,無數道柔和的光從迴音藤的葉片中滲出,彙聚成道光柱,將石亭籠罩其中。光柱裡,先民們的身影與沈硯等人的身影重疊,他們一起種下藤苗,一起修補藤網,一起望著新藤抽芽,動作不同,神情卻同樣虔誠。
“這纔是迴音域想讓我們看的。”風息的影晶自動記錄下這一幕,“不是過去的矛盾,是代代相傳的守護心。”
葉臨淵的長劍與光柱共鳴,劍身上映出無數雙手的影子——有先民的,有林辰前輩的,有他自己的,還有未來某個孩子的,都在做著同一個動作:握住藤苗,輕輕埋下。
當光柱散去,石亭的凹槽裡長出株新的迴音藤,葉片上不再記錄零散的聲音,而是刻著行清晰的字:“聲音會散,藤脈會長,後來者的腳印,就是最好的迴音。”
沈硯的藤引令突然投射出新的星圖,迴音域的脈絡與之前的四域連成五瓣花的形狀,花心處標注著個新的坐標——“熔火域”。那裡的聲波圖譜格外劇烈,像有火焰在燃燒,又像有巨藤在破土。
“下一站,熔火域。”沈硯將新長出的迴音藤苗小心收好,“看來那裡的挑戰,比之前的都要烈。”
葉臨淵的劍穗纏上新藤的葉片,纏絲藤的紋路與迴音藤相融:“烈也好,正好試試新練的劍招。”
風息除錯著影晶,將聲波圖譜與熔火域的坐標匹配:“提前記錄好可能的聲音訊段,這次不會再被迷惑了。”
阿柚的銀藤花在風鈴旁最後碰了一下,帶回段新的聲音——是嬰兒的啼哭聲,清脆響亮,像在宣告新生命的到來。“是先民的孩子。”她笑著說,“他在祝我們一路順風呢。”
離開迴音域時,林間的聲音再次響起,卻不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首完整的歌謠,由先民的語調、沈硯的沉穩、葉臨淵的清朗、風息的輕快、阿柚的稚嫩交織而成,歌詞簡單卻有力:
“藤兒長,路兒長,前人栽藤後人涼,心若同,脈相連,歲歲年年守邊疆。”
藤橋的光芒將歌聲送向遠方,迴音域的迴音藤在身後輕輕搖曳,葉片上的新紋路正順著藤脈蔓延,將這段新的歌謠刻進年輪,等待著未來的守護者路過時,能聽見屬於他們的這段故事。
而熔火域的火光已在藤橋儘頭閃爍,像團跳動的希望,等待著被新的守護之心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