蝕靈玄途 第463章 藥廬初成迎朝露,百草新生續前緣
玉泉河畔的藥廬在第七日清晨終於落成。新刷的桐油在朝陽下泛著琥珀色的光,“百草堂”的木匾懸在門楣上,風一吹,簷角的銅鈴叮當作響,與河邊的搗藥聲應和著,像支天然的歌謠。
林辰剛把孃的牛皮藥箱擺進櫃台,就見沈念舉著個陶甕從後門跑進來,甕口飄出淡淡的酒香:“林辰哥!張奶奶教我釀的紫蘇酒成了!她說這酒能驅寒,冬天喝正好!”
陶甕剛放在桌上,雷大叔就扛著捆乾柴進來,肩上還搭著塊新織的藥簾,藍布上繡著株回春藤,是村裡的巧手媳婦連夜繡的:“你看這簾子,擋蒼蠅正好!比你娘當年用的麻布簾好看多了!”
阿默從河邊打水回來,桶裡漂著片新鮮的荷葉,他順手將荷葉鋪在藥碾上:“剛見著下遊有藥農往這邊走,許是來求藥的。”
話音剛落,藥廬的木門就被輕輕推開。一個穿粗布短打的漢子站在門口,手裡牽著個怯生生的孩子,孩子的臉頰紅腫,起了大片紅疹。“請問……是林先生嗎?”漢子搓著手,語氣裡帶著侷促,“俺是下遊柳村的,娃生了怪病,村裡的郎中都治不好……”
林辰示意他們坐下,剛要取銀針,孩子突然“哇”地哭了起來,指著藥箱上的紫菀花圖案:“娘……娘也有這個花……”
漢子眼圈一紅:“他娘去年生娃沒了,就愛種紫菀花……”
林辰的心輕輕一顫,取來娘留下的紫草膏,又從藥箱裡拿出片曬乾的雪蓮花:“這是過敏,不是怪病。用雪蓮花煮水擦洗,再塗這個藥膏,三天就好。”他特意多包了些藥膏,“剩下的留著,以後起疹子還能用。”
漢子要給錢,林辰擺擺手:“藥是地裡長的,不要錢。要是不嫌棄,給我捎捆柳村的艾草來,這裡的不夠用了。”
漢子千恩萬謝地走了,沈念看著他的背影,忽然道:“林辰哥,你跟娘一模一樣。”
林辰正在整理藥櫃,聞言笑了:“哪裡一樣?”
“孃的醫案裡寫著,‘遇貧困者,以藥換藥,不收銀兩’。”沈念指著藥櫃最下層的格子,“你看,這裡放的都是換回來的東西,小米、紅薯、艾草……跟娘當年的做法一樣。”
藥櫃最下層果然堆著些雜糧和草藥,是這幾日村民們用物置換的。林辰想起娘信裡說的“藥是用來救人的,不是用來換錢的”,忽然覺得這格子裡裝的不是雜糧,是沉甸甸的信任。
午後,李院判派來的人到了。是個年輕的醫官,捧著個錦盒,裡麵是太醫院的院判令牌:“李大人說,南方時疫已平,特請林先生赴京任職,這令牌能自由出入太醫院的藥庫。”
林辰把令牌推了回去:“請回稟李大人,我離不開這裡。玉泉河的回春藤剛紮根,藥廬也剛開,這裡更需要我。”
年輕醫官急了:“太醫院的藥書比您這藥廬的藥材還多!您不想看看《本草綱目》的孤本嗎?”
“孃的醫案就是最好的書。”林辰指著櫃台後的《百草秘錄》,“這裡的百姓就是最好的老師。”他取來一小包紫菀花蜜,“這個請帶給李大人,就說這是南方的春天,比京城的牡丹更實在。”
醫官走後,雷大叔在灶房燉的雞湯好了,香氣漫了滿藥廬。沈念給每個人盛了碗,自己卻捧著碗坐在門檻上,望著河邊的回春藤發呆:“我爹說,等忙完這陣就來幫咱們種藥,到時候咱們的藥圃能趕上百草穀的大了。”
“還要種滿紫菀花。”林辰補充道,“娘最喜歡的。”
阿默正用針刀修理藥鋤,聞言抬頭:“我去後山看看,說不定有野紫菀的種子。”
夕陽西下時,阿默回來了,背簍裡裝著半簍野紫菀種子,還有株開著淡藍花的植物。“這是‘勿忘草’,”他把花插進孃的青瓷瓶,“陳郎中說這花能安神,放在藥廬裡,病人看著舒心。”
林辰把種子倒進陶盆,和沈念一起挑揀雜質。種子很小,像一粒粒細沙,卻藏著開花的力氣。“明天種在藥廬周圍,”他說,“明年春天,就能開滿紫菀花了。”
入夜,藥廬的燈還亮著。林辰坐在櫃台後,翻開孃的醫案,在空白處寫下今日的診記:“柳村孩童,過敏症,用紫草膏與雪蓮花治癒,以艾草置換,無銀錢往來。”
寫完,他抬頭望了眼牆上的藥簾,回春藤的影子在燈光下輕輕晃動,像孃的手在撫摸這些藥草。窗外的銅鈴又響了,這次帶著風裡的花香——是阿默種的勿忘草開了,淡藍的花瓣在月光下,像撒了把星星。
林辰忽然明白,所謂傳承,從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是把孃的話記在心裡,把她的做法落在實處,是讓每個走進藥廬的人,都能聞到和百草穀一樣的藥香,感受到和當年一樣的暖意。
他把醫案合上,熄了燈。藥廬外,河水潺潺,蟲鳴唧唧,新栽的回春藤在夜色裡悄悄抽芽,像在說:“彆著急,慢慢來,日子會像花一樣,越開越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