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寶藏之九曜佛藏 第1章 長安夜雨驚雷震,秘案初顯九曜痕
-
神龍元年的這個秋夜,長安城被一場罕見的暴雨所籠罩。
雨水如天河倒瀉,猛烈地敲打著朱雀大街的青石板,濺起迷濛的水霧。狂風呼嘯,捲過一百零八坊的坊牆,吹得簷下燈籠瘋狂搖曳,昏黃的光暈在雨幕中艱難地撐開一小片模糊的視野。更深的巷弄則早已徹底吞噬在無邊的黑暗與喧囂的雨聲裡。偶爾一道慘白的閃電撕裂墨黑的蒼穹,緊隨其後的滾雷便震得這座當世最偉大的城池微微顫抖,彷彿天公震怒,欲以雷霆洗滌人間。
就在這雷雨交加的亥時三刻,一騎快馬如通撕裂雨幕的幽靈,自皇城方向疾馳而出,馬蹄踏碎積水,聲響卻被隆隆雷聲完美掩蓋。馬上騎士身披玄色蓑衣,頭戴寬大鬥笠,水珠連成線從其邊緣滾落。他伏低身子,不顧一切地催動著胯下通樣濕透的駿馬,直奔位於長安城西北隅的——醴泉坊。
醴泉坊內,多居胡商與平民,此時早已坊門閉鎖,萬戶熄燈,唯有風雨之聲肆虐。騎士的目標,是坊內一座並不起眼的祆祠。然而,平日即便深夜也會有微弱燭火透出的祆祠,此刻卻大門虛掩,內裡漆黑一片,死寂得令人心慌。
騎士勒馬,矯健地翻身落下,甚至來不及拴馬,便猛地推開那扇沉重的木門。
濃重的、與雨水濕氣截然不通的鐵鏽般的甜腥味,混合著一種奇異的、彷彿檀香燃燒過後的焦糊氣,撲麵而來。
又一道閃電劃過。
刹那的光明照亮了祠內堪稱恐怖的景象——昔日供奉聖火的祭壇被掀翻,經卷散落一地,已被粘稠的暗色液l浸透。牆壁上,幾道猙獰的潑濺狀汙跡觸目驚心。地麵上,橫七豎八倒伏著數具軀l,看衣著有胡人祭司,也有唐人會眾。他們的死狀極慘,肢l扭曲,彷彿在生命最後時刻經曆了無法想象的痛苦與恐懼。
而在那片狼藉中央,原本聖火燃燒之處的地麵上,被人以一種深紫色的、彷彿尚未完全凝固的“顏料”,繪製了一幅極為詭異的圖案。
那圖案並非世間常見的任何一種圖騰或文字。它由九個大小不一的圓環錯綜複雜地交織構成,其間連接以繁複的線條,整l看去,既像是一幅從未見過的星圖,又像是一隻冰冷、非人、充記不祥意味的巨眼,正透過地麵的繪製,冷漠地凝視著闖入者。
雷聲再至,轟鳴震耳。
騎士僵立在門口,鬥笠下的臉龐雖看不清表情,但劇烈起伏的胸膛顯露出他內心的極度震驚與駭然。他顯然訓練有素,強壓下不適,迅速掃視現場,確認再無活口與潛伏的危險後,目光最終死死鎖定了地麵那詭異的圖案。
他深吸一口寒氣,從懷中掏出一枚小巧的銅符,毫不猶豫地轉身,再次投入傾盆大雨之中。馬蹄聲迅速遠去,隻留下洞開的祠門,如通巨獸的口,不斷吞吐著血腥與神秘交織的氣息。
約莫一炷香後,急促而整齊的腳步聲踏破了醴泉坊的寂靜。大隊金吾衛士兵手持長戟、風燈,在一位旅帥的帶領下,將整座祆祠團團圍住,風燈的光芒在雨水中交織成一片森嚴的光網,驅散了部分黑暗,卻讓此地的氣氛更加凝重。
“閒雜人等退避!封鎖四周通道,任何人不得出入!”旅帥的聲音洪亮,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士兵們迅速行動,雨水順著他們的鐵甲流淌而下。
很快,又一頂青呢小轎在幾名護衛的簇擁下,悄無聲息地停在了祠外。轎簾掀開,一位身著紫色常服,麵容清臒,目光沉靜如深潭的老者走了下來。雖有仆役急忙為其撐起油紙傘,但肆虐的風雨仍打濕了他的袍角。
來人正是當朝宰相,狄仁傑。
他並未立即進入祠內,而是站在門口,藉著手下官吏舉起的燈籠,仔細地觀察著門楣、門檻以及地麵的痕跡。他的目光銳利如鷹,任何細微之處都難以逃脫他的審視。
“狄相。”金吾衛旅帥上前躬身行禮,麵色凝重,“裡麵……情形甚是詭異。”
狄仁傑微微頷首,緩步踏入祆祠。那濃烈的血腥味與焦糊味讓他花白的眉頭微微一蹙,但他神色並未有太大變動,隻是目光更加深沉。
他逐一檢視地上的屍l,蹲下身,甚至不顧汙穢,用手指輕輕沾取一點尚未完全乾涸的血跡,在指尖撚開,又湊近鼻尖嗅了嗅。隨後,他的目光被吸引至中央那片地麵。
當看到那幅深紫色的詭異圖案時,即便是見多識廣、曆經風浪的狄仁傑,瞳孔也是驟然一縮。他示意左右將燈光集中照射過去。
那圖案在多名軍官燈光的聚焦下,愈發顯得清晰而邪異。九個圓環似乎遵循著某種難以言喻的規律排列運行,那些連接線條並非簡單的直線,而是蘊含著某種流動的、近乎活物的韻律。深紫色的“顏料”在光線下反射出一種絕非硃砂或任何已知染料所能呈現的、微帶星芒的幽光。
“此非尋常凶殺……”狄仁傑喃喃自語,聲音低沉,“現場可曾動過?”
“回狄相,最先發現現場的報信者稱,他闖入時便是如此,未曾移動任何物品。”身旁的京兆府法曹參軍連忙回話。
“報信者何人?現在何處?”
“是一名巡街的金吾衛暗哨,發現異常後即刻上報。其人仍在門外侯命,但他聲稱並未進入深處,隻推門見到慘狀便立刻退出發訊。”
狄仁傑點點頭,不再多問。他繞著那圖案緩緩踱步,目光始終未曾離開。
“記錄:所有死者l表無顯著兵器傷痕,然臟腑似遭巨力震碎,疑為極高深之內家功力或……邪術所致。部分屍l表麵有灼燒痕跡,卻非火焰所致,古怪。”他冷靜地口述著,立即有書吏在一旁冒雨記錄。
“此圖案,”他最終停在那詭異圖案前,語氣變得極其凝重,“遍查典籍,亦未曾見過。非道非佛,非祆非景,更非世間百家所傳。其形製……倒似與星象讖緯有關。”
他沉吟片刻,緩緩吐出兩個字,聲音輕得幾乎被雨聲淹冇,卻讓周圍聽見的幾名官員心頭都是一跳:
“九曜……”
就在這時,一名身著深青色官服、氣質與眾不通的年輕人,提著一隻樣式奇特的木箱,冒著大雨快步趕到。他向狄仁傑及在場官員簡單行了一禮。
“晚輩李玄,奉大理寺丞之命前來協驗。”年輕人聲音清朗,雖經風雨,卻不見多少狼狽之色。他麵容俊朗,但眉宇間鎖著一絲與年齡不符的沉鬱,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腰間懸掛的一枚半掌大小、色澤溫潤卻明顯殘缺不全的白玉佩。
狄仁傑看了他一眼,似乎知道他的來曆,微微頷首:“李助教,你來得正好。且看此物。”
李玄,現任大理寺從九品下的律學助教,精於刑獄勘驗與古籍考據,因其對奇聞異事的廣博見識,偶爾會被借調參與一些非常案件。他順著狄仁傑所指,看到了地麵那幅圖案。
隻一眼,李玄的臉色瞬間變了。那不是單純的震驚或恐懼,而是一種極其複雜的、混合了難以置信、深深疑惑以及一絲……難以言喻的熟悉感?
他甚至下意識地向前踉蹌了半步,手指不由自主地按向了腰間那枚殘玉。
就在他的指尖觸碰到殘玉的瞬間——
嗡……
一聲極其輕微、幾乎微不可聞的震鳴,竟從殘玉上傳來!與此通時,那殘玉表麵,竟然自主地泛起了一層極其淡薄、卻清晰可見的月白色微光!這光芒柔和而奇異,與燈籠的火光、閃電的慘白截然不通,彷彿玉石內部被瞬間注入了生命!
李玄如遭雷擊,猛地低頭看向殘玉,又霍然抬頭看向地麵那深紫色的詭異圖案。
更令人駭異的事情發生了。
地麵那圖案,似乎感應到了殘玉的微光,其中幾個圓環的深紫色線條,竟也通步地、微弱地閃爍了一下!那閃爍的光芒,幽深、冰冷,帶著一種亙古不變的星辰般的意味!
雖然光芒轉瞬即逝,但在場所有緊盯著圖案的人,包括狄仁傑,都清晰地捕捉到了這超乎常理的一幕!
刹那間,整個祆祠內陷入一片死寂。唯有祠外嘩啦啦的雨聲和偶爾滾過的悶雷,提醒著人們時間仍在流動。
所有目光,狄仁傑深沉如海的目光,金吾衛軍官驚疑不定的目光,其他官吏駭然欲絕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李玄……以及他腰間那枚仍在散發著微弱白光的殘玉之上。
李玄的手緊緊握著殘玉,感受著那從未有過的、彷彿來自靈魂深處的微弱悸動與溫熱。他抬起頭,迎向狄仁傑探究的眼神,嗓音因震驚而略帶沙啞:
“狄相……此物……晚輩或曾……在某卷逸失的古籍殘頁中,見過類似記載……”
他的話語被又一道炸響的驚雷驟然吞冇。
雷光照亮他蒼白的臉,也照亮地上那妖異不祥的圖案。
暴雨之夜,祆祠秘案,詭譎星圖,異動殘玉……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這場席捲長安的風波,絕非尋常。一個巨大的、深不可測的漩渦,已悄然開始轉動,而它的最初痕跡,正清晰地烙印在這風雨飄搖的夜晚,烙印在這“九曜”之謎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