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男二和男配的深情羈絆啊 觸發條件
觸發條件
艾節的遊園會與乞求愛情有關,所以剛成婚的新人不適合一同出現在遊園會上。
據說艾神的原身是凡間一個靠賣艾葉為生的女子,她在成親之日被愛人拋棄,隨後化悲痛為動力,潛心研究術法,最終成神,保佑當地有情人終成眷屬……當然,也會拆散孽緣。
艾節遊園會並非不許成親之人參與,隻因當日有艾神在此檢驗同來夫婦真心的說法,所以常理下,夫婦中一方來遊園祈福,另一方需留在家中祈求艾神庇佑。
“當然要去!若真如表妹所說,遊園會那麼熱鬨,我當然要去瞧瞧。”沈端易比祝安南先一步亮出回答。
沈端易去的理由不是因為傳說,而是為了等金手指的到來。好不容易測試完開啟金手指的條件,他不去聽,怪浪費的。
剛剛還滿心幻想一會先逛哪裡的駱漫眠,見沈端易也有同去的心思,嘴角微翹,立刻收回落在沈端易身上的目光,轉而直直盯向祝安南。她眼尾悄悄繃緊,彷彿時間亦在此凝住般,她迫切地想從祝安南垂著的眼睫、不語的唇角裡,判斷出他的半分想法。
若是祝安南也點頭應下,那就有意思了。這豈不是說明,他和沈端易的感情或許沒旁人想的那麼要好?畢竟艾神檢驗真心的說法,早被老一輩嚼得人儘皆知,連孩童都知道新婚夫婦同去遊園會要慎之又慎。祝安南對艾神法則選擇視而不見,哪裡是不怕神明檢驗,分明是對沈端易的滿不在乎——連關乎兩人關係的“生死關”都懶得放在心上,這份漫不經心,比直白的拒絕更傷人。
若祝安南不許沈端易赴遊園會,亦不能證其真心屬意沈端易。若果真心悅,又怎會拒愛人之請?
晨光從窗縫透進來,房裡三人的目光霎時齊齊聚向安車上坐著的祝安南:祝安南坐在軟墊上,發冠整整齊齊,顯然已洗漱完畢,手裡正拿著塊綠豆糕慢慢嚼著,正是先前駱漫眠給他帶的那盒。
祝安南身體微微舒展,指節輕抵唇角,將最後一點綠豆糕渣抿進嘴裡——那股清甜慢悠悠漫進心底時,他才擡手接過帶紐遞來的擦手帕子,指尖隨意撚著帕角擦了擦。擡眼看向沈端易的瞬間,他眼底的淺淡笑意稍斂,眸光沉了沉,卻沒半分猶豫,聲音清亮坦蕩:“想去,那便一同去。”
祝安南坦蕩的話一出猶如巨石落江,瞬間激起千層浪,首先最高興的當然是駱漫眠,她想若不是舊日風波,此刻與祝安南成姻的該是自己。而今觀之,祝安南與那楚公子的所謂厚誼,怕是假的;即便真有其事,他們今日若一同赴遊園會……這份關係,還能長久存續嗎?
反觀自己就不一樣了,她和祝安南去遊園會,說不定還能得到艾神的祝福。
第二層浪是沈端易,他也沒想到祝安南竟然會答應他,讓他一去遊園會。祝安南本來還想著萬一祝安南不讓他去,他就偷偷跟著祝安南的,反正晚上那麼黑,誰也看不見誰,不用擔心祝安南發現他。現在看來,祝安南也不是那麼不近人情,合理的請求他還是能應允的。
最後的小浪花是帶紐……除了祝安南本人,他對在場除了自己之外的三人間的關係是最為清楚的,包括但不限於祝安南和駱漫眠的退婚,祝安南與沈端易的娃娃親……一想到晚上要陪他們一起去遊園會,帶紐就一個頭兩個大。
房裡的眾人存著自己的心思,都不足為外人道。眼見屋子裡的氣氛漸漸不對,駱漫眠指尖悄悄絞著帕子,率先打破沉默。
“表哥,容我去備妥晚間所需之物,今夜咱們於正門會合,可好?”駱漫眠像已經拿到節目單似的,又著急地安排起了晚上每個人的任務。
……
駱漫眠邁著歡快的步子離開了屋子,祝安南也和帶紐去書房畫畫了,“獨守空房”的沈端易這纔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晚上聽到心聲詞後的計劃。
“叮”的一聲輕響,將沈端易的思緒從天外拉回來。
若是彆的聲音沈端易是斷不會理會的,可這聲音,是……沈端易翹首以盼的微波爐定時結束的聲音,要不是屋子裡驟然閃爍起藍光,他還以為自己出現幻聽了。
屋子中央,兩行墨色楷體大字遒勁有力,大得驚人。沈端易定眼看向那片藍光,隻見字跡鑲著淡淡藍暈,清晰映出“斬斷”二字,觸目驚心。
能再次開啟金手指,聽到祝安南的心聲詞,沈端易很開心,可他還開心不到兩秒,一合計那心聲詞的具體含義,就……一下也笑不出來了。
為什麼?誰能告訴他為什麼祝安南的心聲詞會是“斬斷”,就猜吧,一猜一個不吱聲。祝安南要去遊園會,遊園會不允許新婚夫婦同去,祝安南說自己可以和他一起去遊園會……祝安南要和誰斬斷感情,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還能有誰,不正是自己嗎,就算祝安南一時糊塗忘了遊園會的規矩,駱漫眠不是又當他麵又解釋了一遍嗎,像他們這種前幾天結婚了的人是肯定去不了的,不知祝安南到底在謀劃什麼……或許祝安南是打算趁著遊園會,和自己說清楚?
絕對不行,一月之約還沒結束呢,他不能從祝安南身邊離開,早一天都不行。
可不走,又必須想個能賴在祝安南身邊的辦法,實在是太難了,辦法肯定有,可一時之間他哪能那麼輕易的想到。他想若是自己是主角,今日定然是書中關鍵節點。要麼被棄,要麼主動離開,他似是隻剩這兩條路可走。祝安南要趕他走,他偏不走!憑什麼?就因他沒做祝安南交代的任務?可距他從劫匪手裡獲救才過一日,他又不是能分身的神人,哪來的時間去完成任務?
“叮”的一聲,金手指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
看著屋中已然恢複如初,沈端易索性一屁股坐到書案前,抓起毛筆在宣紙上疾書起來。他略一沉吟,筆下便簌簌列出好幾項條件:
1衣著配飾。寬鬆的黑色長袍,白色裡衣,沒有玉佩和彆的裝飾。
2食物。第一次是花生之類的堅果,剛才祝安南吃的是綠豆糕。
3身體接觸。腳……手……
第四點沈端易寫了一半劃掉了,因為他覺得第四點不太可能。
條件這麼一列出來,紛亂的線索果然如撥雲見日般清晰起來,先前縈繞心頭的迷霧瞬間散去,哪些是陷阱、哪些是破局關鍵,竟一目瞭然。
沈端易盯著紙上的字,沉思良久,最後得出結論:吃的!甜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