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重生,侯府真千金她不裝了 第187章 誠陽郡王一家回京
-
小師叔也給了他不少資源,這些日子他也在很努力地修煉,想要提升實力。
觀主一努力,觀中其他道士們也都跟著捲起來了。
蕭燁他們幾十號人啦呼呼進了雲上觀,已經得到指示的一真道人便將他們交給守字輩小道童們。
先安排廂房住下,瞭解觀中規矩和修行安排,跟著一起早、晚課,也要打掃道觀、挑水、洗菜、洗碗……
其餘時間就學習道經。
以往他們在自己家中抄寫道經,隻是通過自己讀書的那點理解力在學習。
主要還是讀、背、寫,真正的經義,並不見得就明白了。
觀中自有法師講經,他們聽過之後才能明白自己學的是什麼、自己在做什麼。
幾天下來,有人喊苦,冇人喊離開,都互相較著勁兒不願意示弱。
一真道人與雲棠稟報了這些日子觀裡的情況,知道小師叔又要閉關了,也不敢打擾便退下了。
按小師叔之前的習慣,定然是不到法事開始不會出關的。
但他可以來送飯。
看小師叔今天的眼睛顏色就知道,不會太快就封閉地室不讓他進來的。
之前小師叔法事一結束就閉關不見任何人,顯然是不想讓人看見她的眼睛而擔憂。
這次回京,有師叔們幫忙,小師叔用黃布長帶覆眼也能出門了,回到雲上觀一樣可以。
一真道人回到前麵就開始安排祈福法事細節,京城的訊息已經傳開了,他們雲上觀也是剛得到訊息。
少年們也分配到了任務,同樣,他們的位置還是在三清大殿外的廊下。
有了之前的經驗,這一次法事會辦得更加順手。
京城這邊,進入臘月的寒冷天氣也阻擋不了大家得知雲上觀再辦祈福法事的熱鬨和喜悅。
誠王府這邊,鎮守西南已有五年的誠陽郡王也從南境趕回了京城,一家子人先回到誠王府。
同在南境輔理軍務的陳國公一家還要輔理接任的武威侯,晚了幾天出發,也就這幾天能到京城。
這對於京城來說都不算什麼大事,何況如今雲上觀的事更得所有人關注,但……
誠陽郡王是誠王嫡長子,也是誠王世子,雲棠的大舅。
因其掌兵戍邊而被皇上先封了郡王,這個郡王封號,將來等他襲了誠王爵後,就可以留與他的嫡次子。
還有陳國公府那邊,世子夫人是康宜郡主,也是康寧郡主的胞姐,雲棠的姨母。
都與雲棠扯上了關係,還是很被眾人關注的,都在議論誠陽郡王一家回來了,永安侯嫡女會去誠王府了嗎?
康宜郡主回京了,會去看康寧郡主嗎?會善待雲棠這個可憐嫡女嗎?
臘月初二,因誠陽郡王一家回京,誠王夫婦冇有急著出城去莊子上,而是在家等著兒孫們回來。
誠和郡王卻是跑了一趟城外,大哥一家回來,大姐一家也快到了,若都要去雲上觀,莊子上就要住許多人,總得仔細安置妥當。
誠和郡王忙到天黑前才匆匆趕回誠王府,就見大哥一家下午已經到了,正等著他回來家宴纔開呢。
兩邊見了禮,熱鬨的家宴開席,誠和郡王親自為父王和大哥斟酒,父子兄弟都很高興,說著這五年的諸多事情。
誠王在京城安享晚年。
誠和郡王協理三法司,主要是個督察、協調的作用,自己倒也不怎麼忙,忙的都是三法司裡實職實權者。
誠陽郡王卻是少年入軍中,除了出生就有的尊榮和命定的王爵繼承,憑著他的軍功便是白身也能自己掙出功名。
因而,蕭北辰當年繼承大統之後,便封了他誠陽郡王。
誠王世子和誠陽郡王雙封號,是帝王賦予的無上榮耀,也是擔起戍衛蕭氏江山的擔子,而非在京做閒散王爺。
妻兒隨著他先在西境吃苦,後又轉去西南,也是他必須擔起的職責。
如今總算回來了,誠陽郡王也是滿心感慨,兄弟倆一邊喝酒一邊閒聊。
誠王在旁看著他們兄友弟恭,感情依然如小時候那般和睦,想到自己一生、想到自己的兒女們如今也是有兒孫的人……
他的眼眶發熱,忍不住就老淚縱橫起來。
“父王,如今我們都安然回京了,以後定能長伴父王母妃身邊儘孝。”
誠陽郡王看見老父親這般,心下也是一陣酸澀,連忙安慰道。
他在西南軍中五年,是經曆過兩年前西境之亂的,也在一年多前領兵馳援西境戰場的。
戰場上生死廝殺,他不怕!
但那些神秘力量殺不死,卻視他們如螻蟻隨手就能捏碎的絕望,他是深刻體會過的。
若非皇上給過他防身法器還有不少平安符,他恐怕早已馬革裹屍還,不但救不了自己也保不下自己手下那些兵將。
萬幸青龍衛來得快,剩下的事交給了青龍衛。
在京城,青龍衛是支神秘力量,幾乎冇人見過真麵。
但在京城之外的許多地方,視青龍衛如天神降臨,救人間於水火的存在。
回到誠王府與父王母妃敘舊之後,聽得最多的便是雲棠的事。
原來自己真正的外甥女另有其人,原來自己的親外甥女還有這麼厲害的身份。
原本母妃給永安侯府去了信,讓康寧回來見麵,卻被永安侯婉拒了。
永安侯說是如今的康寧一身戾氣,就不讓她回來壞了一家團圓的喜氣,等過些日再見麵更好。
永安侯又說之後七日都是雲上觀祈福法事,侯府會前往雲上觀,等法事之後再來拜見舅兄,讓孩子們也都見見。
因而,今天永安侯府並未來人,言下之意就是不打擾誠陽郡王一家子團聚共敘親情。
誠王擺了擺手,苦笑道:“你們能回來我身邊,自是高興的。”
“就是想到我們一大家子都團聚了,你二妹那邊卻……至今棠兒都不願意來王府,不願意叫我一聲外祖父,我這心裡……”
誠王說到這裡隻覺喉間一陣發緊,說不下去了。
誠和郡王也歎了口氣,無奈道:“二姐那脾氣可真的是……”
“我已聽永安侯說過,棠兒師父算出棠兒是被血親拋棄的,我不明白……”
身為親孃,為何要將一個才兩月大小的繈褓嬰孩拋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