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逆襲掌局沈東徐誌剛 第18章 貶進山裡
-
沈東忙點頭問好。
“來,給我,給我。”
趙寶軍一邊問好一邊從沈東手中接行李。
沈東忙道,“冇事,我自己來就行。”
李紅太上前道,“我來介紹一下,村書記,寶軍。”
沈東忙握手問好,“趙書記您好。”
李紅太道,“沈東同誌就不用多介紹了吧,徐縣長的聯絡員,現在給你當秘書來了。”
趙寶軍口緊握住沈東的手,口吐蓮花道,“哎呀,我是盼星星盼月亮,現在終於是把領導給盼來了,沈主任一到我們高莊村,錢也跟著就到了。”
趙寶軍滿臉堆笑,一邊握住沈東的手,一邊激動地表態,他是打心眼裡感到高興,上級領導身邊的紅人能屈尊到基層,這是天大的好事,這叫老天爺送來了一個關係戶。
這政策跟資金該傾斜的肯定會傾斜一些。
所以趙寶軍激動之餘,還不忘記提前給沈東打預防針,擔心他有心理落差,“那個,沈主任,我們這跟縣裡的條件不能比,委屈你了。”
雖然來的路上,沈東看到山道兩側破舊的房屋和落後的條件,心裡難免產生落差,但還是客套地說道,“我冇事,我不挑條件,我怎麼樣都行,冇問題。”
趙寶軍這才放心下來,“那就好。”
李紅太示意道,“進去喝口水,你再詳細給小沈介紹一下村裡的情況。”
“好好,來來,把行李先搬一下。”
趙寶軍一邊招呼眾人進屋喝水,一邊吩咐村委的人搬行李。
對於趙寶軍的熱情,沈東積極迴應,他的話既是表態,也是給自己加油打氣。
李紅太在村委逗留了不到十分鐘,接了個電話表示有事先走一步。
送走李紅太後,按照程式,趙寶軍組織召開村委會議,介紹沈東給大家見麵認識。
眾人在村委會議室坐定後,還冇等趙寶軍開口,就接到了一個電話,又有一件破事找到了頭上。
趙寶軍一看這是個機會,先給這個一直在機關單位裡呆慣了的小夥子上一堂。
“那啥,小沈,我先接個電話。”
趙寶軍當著沈東的麵,故意接通了電話,“……行了醒了,你聽我說,你彆跟我這兒喊冤了,行不行,你家的雞已經被碾死了,雞死不能複生,你就是把120叫來它也不能活了對吧,死了就是死了吧,死了咱們就用死了的辦法來處理對不對,你把那雞掛到人家門口算怎麼回事啊,你再掛幾天就臭了。”
事情聽起來很簡單,趙寶軍在處理的是一起因為一隻雞被碾死,而引發的兩個村民之間的糾紛。
一身白襯衫的沈東和他臉上保持的嚴肅,與村部會議室裡的氛圍格格不入。
一直在勸說安撫的趙寶軍,也被電話那頭的人給搞崩心態了,“你聽我說好吧,我開會呢我開會呢,你聽我說,是,我……”
“你彆說了!
怎麼還岔不進話了呢!
讓不讓人說話了!
想不想解決問題!”
趙寶軍突然勃然大怒。
儘管是在打電話,但趙寶軍的眼神一直冇閒著,眼角的餘光朝沈東偷瞄了好幾眼,一方麵他是在示意沈東耐心等待一下,另一方麵,也是在用雷鳴般的大嗓門告訴新來的駐村書記,基層工作不簡單不好乾,你瞅瞅,一隻雞的交通事故就得磨嘰半天。
這件事的最終處理結果是村委會中間調停,承擔了所有,“你這樣,你把雞拿過來,拿村委會呀,村委會會按照市場價格,把你的雞給買下來,你要是覺得還吃虧,我再多給你補五塊錢,這總行好了吧?那邊我也打好招呼了,人家也同意賠禮道歉,這事兒也就聊了,你們要同意,就這麼辦,你要是不同意,我還有第二套方案,你找一根棍子,你把賠償的醫藥費都準備好,準備多一點,家裡邊老婆孩子你都安頓好,然後呢,抽空去派出所打個招呼,你要冇時間,我替你打招呼,然後你就到人家裡去,見東西就砸,見人就打,往死裡打,好不好?就這樣!
你想想吧!”
“這個村裡亂七八糟的事兒太多,都到齊了吧,我這個介紹一下,”
掛斷電話,趙寶軍無奈地笑著,還冇等介紹完,電話又響了。
趙寶軍一看是李紅太的電話,連忙接通,滿臉堆笑,“李書記你好……什麼?有人偷偷砍樹?不會吧……”
見趙寶軍忙得不可開交,沈東雖然一臉嚴肅,但心裡卻是倍感壓力,這駐村的活兒可比在辦公室裡寫材料和給領導搞服務複雜多了。
趙寶軍嘴上說著不會吧,其實他對實際情況心知肚明,掛斷電話,他就帶著沈東和村裡的幾個乾部上了後山。
到了偷盜林木現場,等趙寶軍發完牢搔,沈東走上前問趙寶軍,像這種情況怎麼防。
趙寶軍隻說村裡條件太差,連條像樣的路都冇有。
環顧四周心茫然,山裡高低蜿蜒的小路就像沈東此刻的心態一樣,他第一次感受到鄉村基層工作真特麼難。
沈東開啟駐村工作的新旅途時,省委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林州縣長人選的安排。
裴西嶺征求過陳虹的意見後,週一上午宋青山就主持召開了五人小組會研究討論乾部人事工作。
談到林城的乾部調整,宋青山直接提到了林州方麵,“徐誌剛同誌意外去世,林州的縣長必須重新考慮人選,組織部的同誌準備了一個備選的名單,今天大家在會上就充分的發表意見,進行討論,西嶺同誌,你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裴西嶺拿起提前準備好的資料開始介紹,“我們根據省委關於乾部選拔任用的要求,向省委提交了一份備選名單,這份名單裡的人選呢,大家也都瞭解,每個人的簡介裡都有簡略的評價,需要特彆說明的是啊,政策研究室的陳虹同誌,原先冇有列入這個備選名單,是林城市的市長唐一舟同誌和林州的陸明遠同誌共同向青山書記推薦的,陳虹同誌大家都比較瞭解。”
宋青山接道,“這陳虹同誌啊,大家都比較熟悉,西嶺同誌你就談一談你的個人意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