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青雲梯 第273章 天譽投資
-
夜,死一樣寂靜。
林昭遠辦公室的燈,成了這棟大樓唯一的光。
天譽投資。
高俊。
周啟明在省發改委的司機。
金碧輝煌娛樂城。
以及,那位省裡“靠山”的近親。
林昭遠靠在椅背上,閉上眼。
周啟明,原來不是來搶班奪權的。
這張巨大的利益之網,因為自己的到來,因為對永鑫鋼鐵的窮追不捨,被燒開了一個窟窿。
而周啟明,就是被派來把這個窟窿糊上的人。
他之前那些“眼光格局太小”的評價,那些對“扶貧”的不屑,現在看來,全是表演。
目的隻有一個,把自己引向歧途,讓自己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空耗精力,好讓他從容地、悄無聲息地,完成滅火和修補的任務。
可笑自己之前還真以為,這就是一場單純的政見之爭,路線之爭。
太天真了。
對手根本不是周啟明,甚至不是臨江本土的什麼豪強。
是藏在更高處的……怪物。
硬碰硬?
拿什麼碰?
自己現在手裡的這點東西,扔出去,彆說砸死人,可能連個響聲都聽不見,就被人家的護城河給吞了。
甚至,還會暴露自己。
到那時,對方隨手一根指頭按下來,自己就萬劫不複。
不能急。
絕對不能急。
林昭遠的手指在桌上有節奏地敲擊著。
要破這張網,靠自己一個人,不行。
必須借力。
更高層級的力。
他的腦海裡浮現出薑若雲的臉。
還有陳國華書記。
他們是自己唯一可能夠得著的,能夠與那隻怪物掰手腕的力量。
但是,求援也要有求援的資格。
你不能兩手空空,光憑幾句猜測就去找領導。
那是告狀,是無能。
領導憑什麼幫你?
你得有自己的價值,有自己的籌碼。
籌碼是什麼?
林昭遠的目光,從那份冰冷的資金流水上,緩緩移開,落在了另一份檔案上。
——《關於在黑山鎮開展綠色農業轉型幫扶計劃試點的會議簡報》。
周啟明看不上的東西,恰恰是自己現在最需要的。
政績。
實打實的,能讓老百姓看到、摸到、嚐到甜頭的政績。
周啟明不是要“發展經濟”嗎?不是要“大項目”嗎?
好。
那我就在臨江,搞出真正的、綠色的、可持續的發展。
黑山鎮的幫扶計劃要繼續推,而且要大張旗鼓地推!
新的招商項目,那個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園,要加速落地!
你用“程式瑕疵”來卡我?
我就用民心和實績來對衝你的一切乾擾。
等你發現,你想撲滅的這團火,非但冇滅,反而燒得更旺,燒成了燎原之勢,你還能坐得住嗎?
人一急,就容易出錯。
就在這時,桌上一部黑色的保密電話響起。
是薑若雲。
“是我。”
“楚瑤的發現我看到了。”
林昭遠冇有說話,靜靜地聽著。
他將楚瑤的發現,用加密渠道第一時間傳了過去。
他知道,這件事已經超出了他能獨立處理的範疇。
“你的猜測對了一部分。”
“省城的情況比你想的更複雜。”
“水很深,裡麵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
“你現在手裡的東西是線索,但還不是證據。”
“更不是能夠一擊致命的鐵證。”
“這條資金鍊每一個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都做了切割。”
“你想順著它抓到大魚很難。”
“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好線索斷了不說,你自己會立刻暴露在對方的視野裡。”
“到那時你麵對的反噬,將是毀滅性的。”
林昭遠感到後背滲出一絲冷汗。
薑若雲的話,比他自己的預想還要嚴重。
“那……我該怎麼做?”他忍不住問。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
“陳書記其實也在關注臨江。”
薑若雲突然拋出一個重磅訊息。
林昭遠的心猛地一跳。
陳國華書記!省委一把手!
“永鑫鋼鐵的汙染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
“民怨很大相關的舉報信,省裡也收到過不少。”
“但都被按下去了。”
“為什麼被按下去?因為時機未到。”
“陳書記在等一個時機,等一陣合適的風。”
“一陣能夠把這些蓋子全都掀開,又不會引發太大震盪的風。”
“昭遠你不能是那陣胡亂刮的野風。”
“你要做的是積蓄力量變成那股最終的、決定性的東風。”
林昭遠明白了。
“周啟明這個人,我瞭解一些。”
薑若雲繼續說道,“他急於求成習慣了走捷徑,這是他的優點也是他最大的缺點。”
“他現在來臨江名為發展,實為滅火。”
“他比你更急。”
“所以你現在要做的,不是主動出擊而是以靜製動。”
“鞏固好你自己的陣地。”
“把你的項目,你的計劃紮紮實實地做出來。做出誰也無法否定的成績。”
“讓他來攻。他越是攻擊就越會暴露。”
“他越是急躁就越會露出破綻。”
“你要做的就是等。”
“等他自己犯錯,然後抓住那個致命的破綻。”
“我明白了。”
林昭遠沉聲回答。
薑若雲的這通電話,像一劑強心針,也像一盞指路燈。
讓他瞬間看清了前方的迷霧和腳下的道路。
“記住,保護好自己。”
電話掛斷了。
林昭遠放下電話,長長撥出一口氣。
……
臨江市,濱江壹號。
頂層複式公寓裡,周啟明穿著真絲睡袍。
他的另一隻手裡,握著一部正在通話的手機。
“……是,我明白。他最近確實盯得很緊。”
周啟明的語氣,和他白天在辦公室裡的霸道張揚判若兩人。
謙卑,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那個黑山鎮的扶貧計劃,他搞得有聲有色,市電視台都報道了兩次。”
“還有永鑫鋼鐵那邊,他讓公安局的張劍鋒去查了,雖然暫時冇查出什麼但這個態度很明確。”
“他這是想拿環保當突破口。”
電話那頭不知說了些什麼。
周啟明的眉頭皺了起來。
“繼續用發展經濟的名義壓他?拖慢他的節奏?”
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對方的指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