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仕途青雲梯 > 第110章 民生,纔是最大的政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仕途青雲梯 第110章 民生,纔是最大的政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大義,在我們這邊。”

最後幾個字,薑若雲說得很慢,很重。

林昭遠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無比。

“我明白了,書記。”

掛斷電話,他拿起筆,在材料的首頁,重重地寫下了一行字:民生,纔是最大的政治。

來我們縣政府,集中簽約!”

林昭遠緩緩站起身,點了點頭。

與此同時,臨江市長辦公室。

趙立仁將兩份製作精美的檔案夾,輕輕放在了鄭國濤的辦公桌上。

一份,是彩印的《關於江口縣下崗職工省級一體化整合安置平台方案》。

另一份,封麵標註著“機密”字樣,赫然是《天鴻置業關於江口縣鋼廠地塊商業開發項目建議書》。

鄭國濤拿起那份開發建議書,隨意地翻看著,看著那效果圖上高聳的樓盤和繁華的商業街,嘴角慢慢勾起一抹誌在必得的冷笑。

江口縣政府,三樓會議室。

長條會議桌的兩側,涇渭分明。

一邊是臨江市長鄭國濤和他帶來的市府人馬。

鄭國濤靠在椅背上,他身旁的是趙立仁。

再旁邊是,市委書記薑若雲帶著周曉雯。

另一邊,是林昭遠帶領的江口縣團隊。

蘇航,沙言,吳元勤,還有幾個相關局辦的一把手,個個腰桿挺得筆直,但緊繃的下顎線還是泄露了內心的緊張。

林昭遠坐在正中,麵色平靜。

“好了人都到齊了,那就開始吧。”

鄭國濤清了清嗓。

“今天這個推進會,主要是聽取一下江口縣關於鋼廠下崗職工安置試點的工作彙報。”

“但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高度,來統一思想,優化方案。”

他刻意加重了“全市”和“優化”兩個詞。

“江口縣同誌們前期的努力,市裡是看在眼裡的。”

“但是,解決曆史遺留問題,不能隻靠一腔熱情,更要講科學講效率,講宏觀佈局。”

鄭國濤說著,朝趙立仁遞了個眼色。

趙立仁立刻會意,將一摞彩印的資料分發下去。

“各位領導,這是我們根據省裡的指導精神,聯絡了多家省級人力資源平台,共同製定的一份《江口縣下崗職工省級一體化整合安置平台方案》。”

“這份方案,可以實現全市下崗職工資訊統一管理,通過大數據匹配,精準推送到省內各大用工企業。”

“高效,專業,覆蓋麵廣。”

“這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會議室裡響起一片翻動紙張的“嘩嘩”聲。

江口縣這邊的幾個局長,臉色瞬間就變了。

釜底抽薪!

鄭國濤這手太狠了,直接用“省級平台”的“陽謀”,來降維打擊江口縣的“土辦法”。

鄭國濤看著眾人各異的神色,嘴角浮現一絲微不可查的笑意,他看向林昭遠:“昭遠同誌,你們的彙報,可以開始了嗎?”

“也讓我們看看,你們那個小作坊做出了什麼名堂。”

話語裡的輕蔑,不加掩飾。

林昭遠彷彿冇聽出那份嘲諷,他隻是微微側身,對蘇航點了點頭。

“蘇縣長,你來吧。”

蘇航站起身,冇有看鄭國濤,而是直接打開了投影儀。

冇有花哨的開場白,第一頁ppt,就是一張巨大的數據對比圖。

“鄭市長各位領導。”

“我彙報的重點不在於理論,而在於事實和數據。”

“截止到昨天,江口縣鋼廠下崗職工,共計一千二百人。”

“參加第一期技能培訓的,三百人。”

“目前,已結業二百八十人。”

“這二百八十人裡,已簽訂正式就業協議的,一百九十二人。”

“簽訂意向協議的,八十八人。”

“這是他們的薪資變化。”

“培訓前,人均月收入為零。”

“培訓後,已簽約工人平均月薪,預計為四千五百元,最高可達七千元。”

“這是省專項資金的使用明細,每一筆,都用在了設備和工人補貼上,成本效益比,遠超預期。”

發改局長緊張地擦了擦額頭的汗,手心都濕了。

鄭國濤的眉頭皺了起來。

他冇想到,林昭遠他們竟然把數據做得這麼紮實。

但他很快恢複了鎮定,冷哼一聲。

“不錯,數據聽上去很熱鬨。”

“但蘇縣長,三百人裡的一百九十二份合同,這就是你們的全部成果了?”

“為了這不到兩百人,耗費了這麼大的行政資源,值得嗎?”

“剩下的九百人呢?他們怎麼辦?”

“靠你們這個小作坊一個個去談嗎?”

“我們這個省級平’,”他拍了拍桌上的方案,“可以一天之內解決所有人的問題!”

林昭遠抬起眼,終於開口了。

“鄭市長數據是冰冷的,但人是溫暖的。”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

“我想請一位老工人,來講講他的故事。”

“或許他的故事,比任何數據和方案都更有說服力。”

不等鄭國濤反對,他便朝會議室門口喊了一聲。

“王師傅,請您進來吧。”

會議室的門被推開。

王建國走了進來,身形有些佝僂,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色工裝外套,袖口磨損得起了毛邊。

他的手很大,指節粗壯,指甲縫裡嵌著洗不掉的黑色油汙。

麵對著一屋子西裝革履的領導,他顯得侷促不安,雙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下意識地在褲子上蹭了蹭。

“各,各位領導好……”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輕微的騷動,幾位市裡的乾部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鄭國濤旁邊的趙立仁,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搞什麼名堂?

讓一個工人上來說話?

簡直是胡鬨!

王建國深吸一口氣,“我……我原來是鋼廠的老工人乾了二十八年。”

“廠子一倒天就塌了。”

“一個月幾百塊的下崗工資連給娃買本書都得掂量半天。”

“老婆天天跟我吵,說我冇用是個廢物……我……”

他哽嚥著,說不下去了,一個快五十歲的男人,當著這麼多人的麵,眼圈瞬間就紅了。

會議室裡安靜下來。

剛纔還帶著輕視神情的幾個乾部,此刻也不由得坐直了身體。

“那段日子真不是人過的。”

“天天去勞務市場蹲著,跟二十歲的小年輕搶活兒乾,人家嫌你年紀大手腳慢。”

“回到家看到老婆孩子的臉,我……我真想從樓上跳下去……”

“後來林書記找到了我們,說縣裡要搞免費培訓學數控機床。”

“我當時不信哪有這麼好的事?”

“都什麼年代了誰還要我們這些老傢夥?”

“可我還是去了。”

“第一天摸電腦我連開機鍵都找不到。”

“那些圖紙跟天書一樣,看得我眼花。”

“老師傅教我編程,一串代碼我背了一宿第二天忘得一乾二淨。”

“我當時就覺得,我真是個廢物學不會了……”

“可我不甘心。”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