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 第247章 成效初顯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第247章 成效初顯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洛河大橋險情引發的全省橋梁安全排查與整治工作,在緊張有序地推進。這場突發危機,雖然帶來了短暫的混亂和額外的壓力,但也如同一劑清醒劑,促使全省上下對基礎設施安全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相關排查加固工作得以強力推進。危機處理告一段落後,江辰的工作重心,重新回到了戰略框架的常態落實與推進上。

時光流轉,自戰略框架全麵實施至今,已近兩年。經過初期探索、中期攻堅與多重考驗,框架所描繪的宏大藍圖,經過全省上下不懈努力,開始逐漸顯現出實質性成效。這些成效並非一蹴而就的驚天動地之舉,而是體現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靜水深流般的變化之中,需要沉下心來仔細審視。

最先傳來積極訊號的,是經濟結構方麵。省統計局發布的半年報資料顯示,全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較框架實施前提升了3.5個百分點,增速遠高於工業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車、智慧裝備、新材料等框架重點培育的產業領域,投資活躍,一批重大專案建成投產或進展順利,成為拉動增長的新引擎。與此同時,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成效顯現,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重點汙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製。清江流域綠色能源走廊的首批風光儲一體化專案成功並網發電,清潔能源占比穩步提升。這些資料變化,表明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轉換,框架引導的產業升級方向是正確的,效果是實在的。

在區域發展方麵,早期佈局的一些重點平台和試點開始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清源市的綠色智慧製造產業園,不僅吸引了龍頭專案落戶,更帶動了一批配套的“專精特新”企業集聚,初步形成了產業鏈協同效應。北川縣探索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製,通過水權交易、林業碳彙專案開發等途徑,為生態保護區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路徑逐步清晰。雖然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存在,但重點地區的率先突破,為後續協調發展提供了樣板和信心。

更讓江辰感到欣慰的,是微觀主體活力的變化。前期著力推動的優化營商環境、破除隱性門檻、精準幫扶企業等舉措,效果開始顯現。省工商聯的調研報告顯示,企業對營商環境的滿意度持續提升,特彆是對政策透明度和政府服務效率的評價改善明顯。新增市場主體數量保持活躍,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占比增加。一些曾反映“融資難、轉型難”的傳統企業,在政策引導和技術支援下,技術改造投入加大,產品附加值有所提高。儘管仍有不少企業麵臨困難,但市場信心正在逐步恢複和凝聚。

框架落實的成效,也體現在一些關鍵基礎設施和民生專案的推進上。一批重大交通、水利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互聯互通水平提升。在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省級統籌力度加大,薄弱地區條件得到改善。這些看似基礎的工作,為長遠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支撐。

麵對這些積極變化,江辰保持了難得的冷靜。他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提醒同事們:“成效初顯,值得肯定,這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但這僅僅是開始,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我們要看到,當前成效還是初步的、區域性的,基礎還不牢固,特彆是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國內需求仍顯不足,一些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尚未根本解決。絕不能因為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更不能有鬆鬆勁、歇歇腳的想法。”

他要求各相關處室,不僅要會解讀亮眼的資料,更要善於發現資料背後隱藏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例如,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快,但自主創新能力是否同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如何?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增加,但消納和調峰問題是否妥善解決?企業滿意度提高,但不同規模、不同所有製企業的感受是否一致?區域發展出現亮點,但落後地區的追趕動力是否充足?

基於這種清醒的認識,江辰著手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一是要鞏固向好勢頭,推動已出台政策進一步落實落細,確保政策紅利充分釋放;二是要補齊短板弱項,針對框架落實中暴露出的瓶頸製約,如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部分地區發展乏力等,研究製定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三是要防範化解風險,密切關注經濟金融、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等領域風險隱患,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四是要謀劃長遠發展,結合“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對框架實施情況進行全麵評估,並根據國家最新戰略部署和形勢變化,研究提出深化完善的建議。

成效初顯,是肯定,是動力,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它意味著工作標準要更高,工作要求要更嚴。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如何將好的勢頭保持下去,如何將點上的突破拓展為麵上的成果,如何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大風浪,是擺在他和整個團隊麵前的更艱巨任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