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第7章 調研序曲
龍潭鎮報告被修改的插曲,讓江辰沉澱下來。他並未因領導的賞識而飄飄然,反而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在這個龐大精密的體製機器中,個人的力量和想法,必須與規則、現實和時機巧妙結合,才能發揮最大效能。他像一塊海綿,加速吸收著一切能學到的官場執行邏輯。
平靜的日子沒過兩天,一個重要的通知下達到了綜合二科。
王大海科長召集全科人員開會,神色鄭重:“剛接到秘書長指示,周明光常務副市長下週要帶隊,對全市重點專案推進情況,特彆是進展滯後和存在困難的專案,進行一次集中調研。我們科負責牽頭準備調研方案、選定調研點、協調聯絡,並全程跟隨服務。”
科室裡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常務副市長親自帶隊調研,這既是推動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對相關部門和地區的一次“考試”,更是對牽頭協調部門能力的一次檢驗。
“調研點的選擇是關鍵,”王大海強調,“既要能反映真實問題,又要有代表性,還要考慮調研路線和時間的可行性。初步名單由我們先拿,報秘書長和周市長審定。”
任務分解下來,江辰被分配協助張偉,負責篩選和整理城建、交通領域的備選調研點,並收集相關背景材料。
張偉拿著清單直嘬牙花子:“唉,這活兒不好乾啊。選得太尖銳,容易得罪人;選得不痛不癢,領導會覺得我們工作沒深度。江老弟,你腦子活,看看這幾個點怎麼樣?”
清單上羅列了七八個城建交通專案,有進展順利的,也有進度滯後的。
江辰仔細瀏覽,目光最終停留在兩個專案上:
一個是“經開區現代物流園配套道路工程”,標注進度滯後三個月,原因是“征地拆遷遇阻”。
另一個是“城北片區老舊管網改造工程(一期)”,標注進度嚴重滯後半年,原因是“資金撥付流程緩慢,部分群眾協調難度大”。
“張哥,”江辰指著這兩個專案,“我覺得這兩個點可能比較有調研價值。物流園道路涉及征拆,是當前專案推進的普遍難點;老舊管網改造直接關係民生,滯後原因涉及到資金流程和群眾工作,都是領導可能關心的問題。”
張偉看了看,點點頭:“嗯,有道理。尤其是這個城北管網改造,老百姓投訴不少,上次市長熱線簡報還提到過。不過……”他猶豫了一下,“這兩個點,一個涉及經開區,一個涉及建委和財政局,都比較敏感。”
“我們隻是提供備選,最終由領導定奪。”江辰說道,“把情況客觀反映上去就好。”
“行,那就把它們列進去。”張偉拍板。
兩人加班加點,整理出了詳細的備選專案清單及每個專案的簡要情況、滯後原因、可能麵臨的困難分析。江辰在撰寫分析時,特彆注意用資料和事實說話,避免主觀臆斷,但問題指嚮明確。
方案初稿報給王大海,王大海修改斟酌後,報給了秘書長趙誌堅。
第二天下午,王大海從秘書長辦公室回來,臉上帶著一絲興奮。
“調研點基本定了!”他對科室人員宣佈,“周市長親自圈定了五個點,其中包括經開區現代物流園道路和城北老舊管網改造!”
張偉和江辰對視一眼,都有些意外領導的魄力。
“另外,”王大海目光轉向江辰,帶著一種特彆的意味,“秘書長指示,這次調研,除了科裡正常派員跟隨服務外,特意點名——江辰同誌也全程參加,主要負責調研過程中的記錄,以及協助收集、整理第一手資料。”
嗡!辦公室裡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陪同常務副市長調研,這對於一個剛入職不到半個月的新人來說,是極為罕見的機會!這不僅僅是信任,更是一種明確的培養訊號。
張偉用力拍了拍江辰的肩膀,眼神複雜,既有羨慕,也有替他的高興:“江老弟,機會來了!好好把握!”
江辰的心跳也漏了一拍。他深知這個機會的分量。這意味他將直接接觸到市裡最高決策層之一的工作方式,直麵基層最真實的矛盾和問題,這比他待在辦公室裡看十份檔案都更有價值。
“科長,我一定全力以赴,完成好任務。”江辰壓下心中的激動,沉穩應道。
“好!”王大海滿意地點頭,“這次調研,規格高,任務重。江辰,你重點準備一下那兩個滯後專案更詳細的背景資料,尤其是滯後的深層次原因,以及相關責任部門之前采取過哪些措施,效果如何。要做到領導隨時問,你隨時能答得上來。”
“明白!”
接下來的兩天,江辰幾乎泡在了資料室和電腦前,他調閱了物流園道路專案的征拆補償方案、與拆遷戶的談判記錄、相關的會議紀要;梳理了城北管網改造專案的資金申請流程、撥付記錄、以及社羣收集的居民意見彙總。他不僅看材料,還主動給相關專案的具體經辦人打電話核實細節,力求掌握的資訊全麵、客觀、深入。
他的準備工作做得如此紮實,以至於在王大海科長最後審核調研材料時,都忍不住驚歎:“江辰,你這資料準備得比有些業務科室還詳實!不錯!”
調研前夜,江辰檢查好錄音筆、筆記本、相關檔案影印件,將所有資料在腦中過了一遍又一遍。他知道,這次調研,既是他學習觀察的絕佳視窗,也可能是在更高領導麵前展示能力的考場,甚至可能是解決龍潭鎮那樣“被擱置”問題的契機。
他站在宿舍窗前,望著清源市的萬家燈火,心中充滿了期待與警惕。周市長的調研車隊,將會駛向哪裡?又會揭開哪些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