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第48章 攻堅時刻
政策方案的深化與風險防控預案的編製,占據了綜合協調組大部分的工作精力。江辰帶領專班成員,幾乎是逐字逐句地推敲,針對省市兩級反饋的疑慮,補充了大量的案例佐證、資料分析和製度保障設計。那份風險防控手冊的厚度,幾乎趕上了政策方案本身。
就在這份“加強版”的方案即將定稿之際,指揮部接到省委辦公廳通知,省裡將派出一個由發改委牽頭,自然資源、財政、司法等部門參與的聯合調研組,專程赴清源市,就示範區政策創新需求進行實地調研和座談。調研的重點,赫然包括“三角地”區塊及其擬議的政策體係。
這無疑是一個關鍵的訊號,也是指揮部麵臨的一次大考。調研組的結論,將直接影響省裡對示範區政策突破的最終態度。
周明光立即召集指揮部全體人員開會部署。
“這是一場硬仗,必須打好!”周明光神色嚴峻,“調研組下來,不是來聽我們念稿子的,是要看實際情況,聽真知灼見,評估風險和可行性。我們的彙報,必須實打實,有底氣!”
他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江辰身上:“江辰同誌,政策方案是你主抓的,情況你最熟悉。這次向省調研組的彙報,由你主彙報。”
這個決定讓會議室裡安靜了一瞬。由一位綜合協調組的負責人,而非指揮長或更高層領導,直接向省級聯合調研組主彙報,既體現了周明光對江辰能力和專業度的信任,也意味著將巨大的壓力放在了他的肩上。
“是,周市長。我一定全力以赴,做好彙報準備。”江辰沒有推辭,沉聲應下。
接下來的兩天,江辰幾乎不眠不休。他反複演練彙報內容,不僅熟記方案的每一個細節,更預判了調研組可能提出的各種尖銳問題,並準備了詳實的應答材料。周明光也抽出時間,專門聽了他一次模擬彙報,提出了幾點關鍵的修改意見。
省聯合調研組抵達的當天,氣氛凝重。調研座談會在市政府常務會議室舉行,省調研組一行七人坐在一側,清源市方麵由周明光帶隊,指揮部相關人員和市級部門負責人參加。
會議由省發改委副主任、調研組組長主持。他開門見山,說明瞭此次調研的背景和目的,強調要“鼓勵創新”也要“守住底線”。
按照議程,首先由清源市彙報。周明光做了簡短開場後,便將主導權交給了江辰。
江辰深吸一口氣,走到彙報席。他沒有照本宣科,而是結合精心準備的ppt,從“三角地”區塊的問題成因和現實困境入手,生動地闡述了現有政策框架下難以破解的堵點與痛點。然後,他條分縷析地介紹了指揮部提出的“政策工具箱”設想,重點解釋了“爭議土地托管開發”和“整體授權分片實施”等核心機製的設計初衷、操作流程以及配套的風險防控措施。
他的彙報邏輯清晰,資料紮實,既有宏觀視野,又有微觀操作,尤其對潛在風險的認識和防範預案,考慮得頗為周全。彙報過程中,省調研組的成員們聽得非常專注,不時低頭記錄。
彙報結束,進入提問環節。果然,問題接踵而來,且個個切中要害。
省自然資源廳的處長首先發問:“‘爭議土地托管開發’機製,涉及到物權和收益權的暫時轉移,這在法律上缺乏明確的授權。如何確保程式的合法性?如何防範後續可能出現的法律糾紛?”
江辰從容應答:“我們諮詢了多位法學專家和資深律師,初步構想是依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關於‘政府誠信’和‘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原則,以及地方政府組織法賦予的統籌協調職責,通過製定專門的《示範區爭議資產臨時托管辦法》,並輔以標準化的托管協議,來構建法律框架。協議會明確托管期限、權利義務、收益分配和爭議解決方式,確保程式透明、權責對等。同時,我們建議市中級人民法院設立專門的綠色通道,優先審理此類糾紛。”
省財政廳的專家接著問:“‘整體授權分片實施’模式中,政府與合作方的收益分成比例,依據什麼來確定?如何建立動態調整機製,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或政府利益被侵占?”
江辰對此早有準備:“收益分成比例將基於詳細的財務模型測算,綜合考慮土地整理成本、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產業扶持政策、市場預期回報等多重因素,通過市場競爭方式發現價格。我們將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全程審計和評估。動態調整機製方麵,設想與關鍵績效指標(kpi)掛鉤,例如產業匯入成效、稅收貢獻、就業帶動等,定期評估,達不到約定目標則相應調整分成比例。”
問題一個比一個深入,甚至有些刁鑽。司法廳的同誌對托管辦法的法律效力層級表示關切;發改委的專家詢問如何防止合作方“圈地”或進行短期套利;生態環境局的負責人則追問如何確保開發過程中的環保標準不因模式創新而降低。
江辰始終保持著冷靜與專業,依據前期紮實的研究和團隊智慧,一一予以回應。他既不迴避困難,也不空談理想,而是用具體的製度設計、案例參考和資料測算來支撐觀點。對於一些確實存在模糊地帶或需要上級明確授權的問題,他也坦誠說明,並表達了希望得到指導和支援的意願。
問答持續了近兩個小時。會場的氣氛,從一開始的審慎質疑,逐漸轉變為深入的探討甚至偶爾的思維碰撞。
最後,省發改委副主任、調研組組長做了總結發言。他沒有立即表態,而是肯定了清源市和指揮部前期所做的深入研究和大膽探索。
“聽了彙報和討論,我很受啟發。”組長語氣平和,“示範區就是要勇於打破桎梏,探索新路。你們提出的問題確實存在,思路也很有價值。當然,很多機製還需要進一步細化、論證,特彆是法律風險和長遠影響的評估要更充分。”
他看向周明光和周辰:“調研組會把瞭解到的情況和大家的意見,客觀、全麵地帶回省裡,向省委、省政府彙報。請你們也繼續完善方案,特彆是把風險防控的籬笆紮得更緊一些。”
雖然沒有立即的承諾,但調研組的態度顯然是積極且開放的。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座談會結束,送走省調研組後,周明光用力拍了拍江辰的肩膀,臉上露出了難得的輕鬆笑容:“彙報得很好!有理有據,不卑不亢,把我們想表達的都清晰地傳遞出去了。辛苦了!”
“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江辰謙遜地說,但內心也鬆了一口氣,緊繃的神經終於可以稍作放鬆。
彙報的順利隻是第一步,省裡的決策尚需時日。但經過這次高強度的洗禮,他對政策創新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應對複雜局麵也增添了更多信心。
攻堅的時刻遠未結束,但他和他的團隊,已經做好了繼續前進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