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第181章 擘畫宏圖
紮實的“丈量新域”為綠色發展示範帶的規劃編製奠定了堅實基礎。省委書記趙建國對前期調研報告的肯定性批示,如同一聲發令槍,將示範帶的謀劃工作推入了緊鑼密鼓的“擘畫宏圖”階段。這份宏圖,已不再是清江省一域的內部事務,而是被賦予了“為國家綠色發展探索路徑、積累經驗”的戰略高度,其複雜程度、涉及廣度以及對方案質量的要求,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層級。常務副市長江辰作為具體牽頭負責人,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正站在一個更高能級的平台上,參與一場關乎區域長遠發展命運的戰略謀劃。
“擘畫宏圖”的第一步,是提升站位,對接上位戰略。趙建國書記在省委專題會議上明確指出,示範帶建設要“放眼全國,對標一流,勇於創新”,要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唸的生動樣板。這意味著,規劃編製不能閉門造車,必須具有全國視野和國際眼光。江辰立即調整工作思路,組織團隊係統研究國家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碳達峰碳中和、流域治理、區域協調等重大戰略部署和政策檔案,分析長江經濟帶、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等國家戰略的先進經驗,甚至借鑒國外萊茵河、田納西流域等地區綠色轉型的成功案例。他要求規劃文字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必須與國家頂層設計同頻共振,確保示範帶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進。
同時,他主動加強了與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等相關部委的彙報溝通,瞭解最新政策動向和專案資金資訊,爭取將清江省綠色發展示範帶納入國家相關規劃大盤子,為後續爭取政策資金支援創造條件。這種“向上對接”的意識和能力,是省級戰略謀劃能否獲得更大支援的關鍵。
第二步,是科學論證,明確戰略定位與空間佈局。基於詳實的調研資料,規劃團隊圍繞示範帶的戰略定位展開了深入研討。是側重於生態修複保護,還是側重於綠色產業發展?是點狀突破,還是帶狀聯動?爭論激烈。
江辰在聽取各方意見後,綜合判斷,提出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創新驅動、富民惠民”的總體定位,並明確了“一線貫通、三區聯動、多點支撐”的帶狀空間格局構想:
“一線貫通”:以清江乾流為主軸,強化生態廊道功能,打造串聯上下遊的綠色生態帶。
“三區聯動”:根據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將示範帶劃分為上遊生態涵養與生態經濟區、中遊特色農業與綠色製造區、下遊濕地保護與生態文旅區,實現錯位發展、功能互補。
“多點支撐”:在帶內佈局一批綠色產業園區、生態小鎮、美麗鄉村示範點,形成重要增長極。
這一構想,在委內專題討論會上獲得了基本共識。隨後,團隊運用gis技術,對“三區”的範圍進行了精準落圖,明確了各分割槽的主導功能、保護紅線和發展方向,並初步提出了差異化的考覈評價指標體係,引導各地走出符合自身實際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第三步,也是最具挑戰性的,是謀實抓手,策劃重大工程與政策創新。宏大的戰略需要具體的專案和改革來支撐。江辰組織力量,圍繞生態保護修複、綠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提升、環境治理、綠色生活等關鍵領域,開始謀劃一批具有戰略性、標誌性、帶動性的重大工程包。例如,謀劃“清江流域係統性生態修複工程”、“千裡碧道建設工程”、“綠色能源替代工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製試點工程”等。
在謀劃專案的同時,他更加註重製度創新層麵的“軟抓手”。他提出,示範帶建設必須破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製度性障礙。規劃中要專設“政策創新”篇章,大膽提出一係列改革試點任務:如建立覆蓋全流域的橫向生態補償機製、探索用能權、用水權、排汙權、碳排放權等市場化交易機製、開展生態產品價值覈算(gep)及應用試點、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等。這些改革舉措,直指深水區,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但也正是示範帶的“示範”價值所在。
第四步,是凝聚共識,深化跨部門跨地區協同。示範帶規劃涉及多個省直部門和沿線所有地市,利益訴求多元,協調難度極大。江辰改變了以往發改委單獨起草的做法,建立了“共同編製”機製。他親自牽頭,成立了由發改、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水利、農業、文旅等關鍵部門業務骨乾和沿線地市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參加的規劃編製聯席工作組,定期召開協調會。
協調過程充滿博弈。生態環境廳關注生態紅線的剛性約束,自然資源廳強調國土空間規劃的權威性,財政廳擔憂巨大的資金投入,各地市則更關心本地能獲得多少專案和政策傾斜。麵對不同聲音,江辰展現出高超的協調藝術。他引導大家超越部門利益和地域侷限,聚焦於示範帶建設的共同目標,尋求最大公約數。對於爭議較大的條款,他組織專題論證,邀請權威專家諮詢,用資料和事實說話。經過多輪艱苦的磋商甚至激烈的爭論,規劃文字在不斷的修改中日漸完善,共識也在磨閤中逐步凝聚。
曆時數月,數易其稿,《清江省綠色發展示範帶建設總體規劃(征求意見稿)》終於成型。規劃文字厚重而詳實,既有戰略高度,又有實操細節,既描繪了綠色發展的美好藍圖,也明確了攻堅克難的實施路徑。
在規劃稿提交省委省政府審議前的最後一次內部評審會上,江辰代表編製組做了彙報。他脫稿陳述,從背景意義、基礎條件、總體思路、空間佈局、重點任務、重大工程、改革舉措、保障措施等方麵進行了係統闡述,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資料詳實。與會領導和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規劃“站位高、思路新、舉措實、可操作性強”,是一個高質量的頂層設計。
散會後,江辰獨自站在辦公室的巨幅清江省地圖前,目光久久停留在那條蜿蜒貫穿全省的藍色主軸上。這條“綠帶”的宏圖已然繪就,但它最終能否從紙上落地,真正成為清江大地的綠色動脈和發展脊梁,考驗的將是接下來的執行力、韌性和智慧。他知道,“擘畫宏圖”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更艱巨的“施工建設”還在後麵。但他的內心充滿堅定,因為這幅凝聚了集體智慧的藍圖,指向的是清江省更加綠色、更可持續、也更富活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