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 第217章 論證會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第217章 論證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框架修改稿報送省委省政府後,很快得到了原則同意的批複,並指示進入下一程式:專家諮詢論證。這是一個關鍵環節,戰略框架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行性,需要藉助“外腦”進行審視和把關。省發改委迅速行動,按照省長指示,邀請了一批省內外在區域經濟、產業發展、資源環境、科技創新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以及部分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退休省級領導,準備召開一次高規格的專家諮詢論證會。

會議時間定在週三全天,地點安排在省委黨校的一間安靜的報告廳。會場佈置得莊重簡潔,橢圓形會議桌,每位專家麵前都擺放著厚厚的框架稿文字、相關背景資料和一份精緻的議程。

週二下午,江辰再次召集起草專班,最後一次核對會議材料,並模擬演練彙報流程。他特彆強調:“明天的會,專家是來挑毛病的,不是來唱讚歌的。我們的態度要誠懇,彙報要紮實,回答問題要實事求是。對於專家提出的尖銳意見,甚至批評,要虛心聽取,認真記錄。論證的目的,是為了讓框架更完善,更能經得起曆史和實踐的檢驗。”

週三上午九點,論證會準時開始。秦省長親自到會,做了簡短開場白,強調了此次戰略謀劃的重要性,懇請各位專家暢所欲言,多提寶貴意見。隨後,會議主持交由江辰。

江辰走到發言席,沒有客套,直接切入主題。他利用精心準備的ppt,用四十分鐘時間,清晰扼要地彙報了戰略框架的起草背景、總體思路、核心內容和創新亮點。他重點闡述了“生態價值實現”、“科技創新賦能”、“區域協同發展”三大支柱,以及相應的重大工程、製度保障和風險防控考慮。彙報邏輯嚴密,資料翔實,既體現了戰略高度,又注重了實踐操作性。

彙報結束,進入專家發言環節。會場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也充滿了無形的張力。

第一位發言的是來自北京某頂尖高校的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是國內區域發展領域的權威。他首先肯定了框架的前瞻性和係統性,特彆是對生態價值實現的探索表示讚賞。但隨即話鋒一轉,提出了尖銳的質疑:“框架提出要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覈算體係,並推動跨區域交易,這個方向很好。但我想問的是,具體的覈算標準怎麼定?由誰來定?跨區域交易的監管和糾紛調解機製如何設計?如果這些基礎性問題不解決,宏偉藍圖可能難以落地。我擔心,這會不會又成為一個‘紙上談兵’的典型?”

問題直指要害,會場瞬間安靜下來。江辰沉穩應答,承認了該問題的複雜性和挑戰性,接著彙報了專班前期研究的初步思路,包括借鑒國際經驗、開展區域性試點、爭取國家支援等,並坦誠表示這確實是需要重點攻關的難點,歡迎專家貢獻智慧。

接著,一位省內的產業經濟老專家發言,他更關注傳統產業轉型部分:“框架提到要‘淘汰落後產能’,這個提法我讚同。但什麼是‘落後’?標準是什麼?是看裝置年限,還是看能耗指標,或是看市場競爭力?如果不能科學界定,基層執行起來可能要麼‘一刀切’,要麼‘走過場’。而且,淘汰後的就業安置、資產處置、社會穩定問題,框架中似乎著墨不多,需要加強。”

隨後,一位環境資源領域的年輕教授,則從技術角度對“能源結構優化”路徑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對核電、氫能等新能源的佈局過於保守,建議更大膽一些。而一位退休的省領導,則從操作層麵提醒,要注重政策的協同性,防止“政出多門”、“相互打架”,要加強省級層麵的統籌協調。

整個上午,專家們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大量富有建設性但也十分尖銳的意見。有的質疑資料的可靠性,有的擔憂改革的阻力,有的建議調整優先順序。江辰和起草專班的成員們全神貫注,認真記錄,對能夠當場回答的問題,儘量清晰回應;對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坦誠說明並將納入後續修改。

下午的討論更加深入,甚至在某些技術路線的選擇上,專家之間也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江辰作為主持人,努力引導討論聚焦於解決問題,而非陷入無謂的爭執。

會議持續到下午五點多才結束。總結時,江辰代表起草組,衷心感謝各位專家的真知灼見,表示將逐條梳理、認真研究、充分吸納大家的意見,對框架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

散會後,秦省長與專家們一一握手道彆,對江辰低語了一句:“今天的會開得很好,聽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修改要過細,要經得起推敲。”

送走領導和專家,江辰和起草專班的成員們留在會場,每個人都感到疲憊,但更感到一種充實的壓力。麵前厚厚的記錄本上,記滿了各種顏色的批註和建議。

“大家都辛苦了。”江辰看著他的團隊,“今天專家們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框架不是寫出來就完了,而是要能在理論上立得住,實踐上推得開。接下來我們的任務更重,要把這些‘金石之言’,真正融化到文字裡去。給大家兩天時間消化,週五上午,我們集中研究修改方案。”

回委裡的車上,江辰望著窗外華燈初上,心中感慨。這場論證會,像一次高水平的“壓力測試”,暴露了框架的不足,也指明瞭完善的方向。真正的決策,需要這樣的審慎和智慧。接下來的修改,將是更加精細的打磨。他知道,經過這番淬煉,這份戰略框架,將更加接近成熟。而真正的考驗,在於修改後,能否凝聚更廣泛的共識,並最終轉化為推動清江省發展的強大動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