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 第284章 問題梳理與解決方案的形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第284章 問題梳理與解決方案的形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帶著基層調研獲取的一手鮮活資料和沉甸甸的思考,江辰回到省發改委後,立即投入到對發現問題的係統梳理和解決方案的研究製定之中。他深知,調研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如果不能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切實可行的行動,那麼調研就成了走過場。他召集相關處室負責人和業務骨乾,連續召開多次專題會議,對調研中反映出的各類問題進行分門彆類的梳理、歸納和深度剖析。

梳理工作首先從問題分類開始。江辰要求,不能簡單地羅列現象,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經過充分討論,大家將基層反映的問題大致歸納為幾個型別:

一是政策設計與基層實際脫節問題。部分省級層麵製定的政策,標準過於統一,未能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不同發展階段的差異性,導致“水土不服”。例如,某些產業準入標準對發達地區合適,但對生態保護區或欠發達地區則顯得門檻過高;一些扶持政策的申請條件過於苛刻,將大量有實際需求但規模較小的市場主體排除在外。

二是資源投放與使用效率問題。財政資金、專案指標、建設用地等稀缺資源,在分配上有時存在“撒胡椒麵”或過於集中的現象,未能發揮最大效益。部分專項資金撥付鏈條長、環節多,到位不及時,影響專案實施進度。基層在資源使用上缺乏足夠的自主權,同時也要麵對繁複的審批程式和審計壓力。

三是基層執行能力與負擔問題。鄉鎮(街道)一級普遍存在權責不匹配、人手緊張、專業能力不足的困境。“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各類考覈、檢查、報表任務繁重,消耗了基層乾部大量精力,使其難以集中力量抓落實、搞服務。部分乾部對新政策理解不透、把握不準,執行中存在偏差或選擇性落實。

四是不同主體獲得感差異問題。框架的實施,給一些重點企業、重點專案和優勢區域帶來了顯著效益,但大量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普通農戶以及困難群體的獲得感相對不強。在推動共同富裕方麵,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調節的協調配套有待加強,部分群眾在發展中仍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五是新發展階段的新風險新挑戰。例如,數字經濟、平台經濟發展帶來的監管挑戰和勞動者權益保障問題;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中,傳統產業就業壓力與新興產業人才短缺並存;對外開放麵臨更複雜的國際環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風險凸顯。

在清晰梳理問題的基礎上,江辰推動各業務處室結合自身職能,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建議。他強調,解決方案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既要符合戰略框架的總體方向,又要直擊基層痛點難點;既要勇於改革創新,也要注重穩妥可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密集研究和反複修改,一份關於“深化戰略框架落實,著力破解基層難題”的行動方案初稿逐漸成形。方案包含了一係列具體措施:

在增強政策精準性方麵,提出探索“一縣一策”、“一業一策”的差異化支援政策;建立政策效果動態評估和調整機製,對不適應實際的政策及時修訂或廢止;推行“基層點菜、上級配餐”的政策需求征集模式。

在優化資源配置方麵,建議進一步向基層傾斜財力,擴大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賦予基層更大的資金使用自主權;整合歸並用途相近的專項資金,簡化撥付流程;建立專案庫動態調整機製,優先保障民生急需和短板專案。

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方麵,推動編製資源向基層傾斜,充實基層工作力量;加大基層乾部培訓力度,提升其專業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規範督查檢查考覈,切實為基層減負鬆綁;完善容錯糾錯機製,激勵乾部擔當作為。

在促進公平共享方麵,完善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幫扶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製和職業技能培訓體係;改革完善收入分配製度,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強對弱勢群體的關愛服務。

在防範化解風險方麵,健全經濟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製;探索適應新業態發展的監管模式;強化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守住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底線。

這份行動方案,凝聚了江辰和同事們對前期工作的深刻反思與對未來路徑的深入探索。方案形成後,並未急於下發,而是再次征求了部分市縣和基層單位的意見,並根據反饋進行了完善。江辰知道,方案的真正價值在於執行,而執行的關鍵在於凝聚共識、形成合力。他將方案提交給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審閱,並建議在適當時候召開一次全省性的工作會議進行部署動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