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巔:從中央選調生起航 第368章 斷裂的供應鏈與臨危受命
掛職乾部帶來的觀念衝擊餘波未平,一場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又給清河市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週一清晨,江辰剛到辦公室,市長方遠和分管工業的副市長就急匆匆地趕來,臉色凝重地彙報了一個緊急情況:位於鄰省、為清河市多家整車製造企業提供核心發動機控製係統的一家重要供應商——“卓越精密零部件公司”,因母公司集團陷入債務危機,突然宣佈破產清算,即日起停止供貨!
這個訊息如同晴天霹靂。卓越公司是清河市汽車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其生產的ecu(電子控製單元)是汽車發動機的“大腦”,技術含量高,替代難度大。清河市的龍頭車企——北方汽車集團,以及為其配套的十幾家零部件企業,超過百分之六十的ecu都依賴卓越公司供應。一旦斷供,意味著北方汽車的多條生產線將在一週內被迫停產,每天的直接損失將以千萬元計,更將引發上下遊企業的連鎖反應,導致大規模失業風險,對清河市的工業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沉重打擊。
“怎麼會這樣?事前一點征兆都沒有嗎?”江辰眉頭緊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卓越公司是集團下屬企業,財務問題可能被母公司掩蓋了。我們也是剛剛接到北方汽車的緊急報告才知道。”方遠語氣焦急,“江書記,情況萬分火急!必須立刻想辦法!我建議,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由我帶隊,組織商務局、工信局、國資委的精乾力量,馬上趕赴卓越公司所在地,一方麵爭取破產管理人的支援,看能否臨時恢複部分供應或獲取庫存;另一方麵,緊急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尋找可替代的供應商!不惜一切代價,先保住生產!”
方遠的方案是典型的危機應對思路:外部尋求替代,內部穩定生產。這確實是當下最直接的反應。
但江辰思考得更深一層。他走到牆上的清河市產業佈局圖前,目光聚焦在汽車產業鏈板塊上,沉聲道:“方市長,應急是必須的,但我們不能隻做救火隊員。卓越公司的破產,暴露了我們產業鏈供應鏈的巨大風險——過度依賴外部單一供應商,關鍵環節受製於人!這次是卓越,下次可能是其他環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他轉向與會人員,快速做出部署:“我同意立即啟動應急機製,但要雙管齊下,甚至三管齊下!第一,應急小組立刻出發,方市長牽頭,儘最大努力爭取時間、尋找替代,目標是最大限度減少停產損失。第二,工信局牽頭,立即對全市重點產業鏈進行係統性風險排查,識彆出類似卓越公司這樣的‘卡脖子’環節,製定備份供應商清單和應急預案,不能再出現這種被動局麵!第三,也是更重要的一點,我們要藉此機會,倒逼自己,下決心扶持培育本地的關鍵零部件企業!要把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儘可能掌握在自己手裡!”
“培育本地企業?”方遠有些遲疑,“江書記,ecu這種高技術產品,本地哪有企業能替代?研發週期長,投入巨大,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現在沒有,不代表永遠沒有!也不代表我們沒有基礎!”江辰語氣堅定,“我記得,高新區是不是有一家叫‘清芯微電子’的小公司,一直在做汽車電子相關的研發?雖然規模不大,但好像有一些技術積累。還有,北方汽車自己的研究院,有沒有可能加快相關技術的自主研發?”
經江辰一提,工信局長想起來了:“是有家‘清芯微電子’,創始人是個海歸博士,技術很強,主攻汽車感測器和輔助控製模組,但ecu這種核心係統,他們可能還做不了。北方汽車研究院有相關團隊,但進展比較慢。”
“馬上聯係他們!”江辰果斷下令,“組織專家對‘清芯微電子’的技術能力和潛力進行緊急評估!看看他們有沒有可能在支援下一階段向ecu領域拓展。同時,督促北方汽車研究院加快自主研發進度,市裡可以給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支援。我們要有‘十年磨一劍’的定力!”
會議結束後,各方迅速行動。方遠帶領的應急小組日夜兼程,趕赴卓越公司所在地展開艱難談判,同時發動一切資源在全球尋找替代供應商,過程一波三折,價格高昂,供應不穩定。工信局組織的風險排查,果然又發現了幾個潛在的風險點,令人心驚。
而江辰則特彆關注對本地潛力企業的挖掘。他親自到高新區,實地考察了那家名為“清芯微電子”的公司。公司規模確實不大,隻有百十來人,辦公和研發環境簡樸,但創始人張博士展示的技術成果和團隊的專業素養,給江辰留下了深刻印象。張博士也表示,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和政策支援,他們有能力在現有基礎上,向更核心的控製係統領域攻關。
與此同時,聯合調查組對高新區排汙事件的最終報告也呈報到了江辰案頭。報告證實了個彆企業存在違規行為,環保監管存在漏洞,相關責任人受到了處理。但報告也重點指出,像“清芯微電子”這類真正從事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輕資產企業,往往因為規模小、抵押物不足,麵臨融資難、擴產難的問題。
這兩件事交織在一起,讓江辰更加堅定了決心。在市政府常務會議上,他力排眾議,推動通過了《關於支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乾措施》,決定設立市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扶持像“清芯微電子”這樣在關鍵領域有技術、有潛力的本土中小企業。
“卓越公司斷供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指明瞭方向。”江辰總結道,“我們必須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扶持‘專精特新’,不僅是應對當前危機的長遠之策,更是清河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安全可控產業鏈的必由之路!”
一場突如其來的供應鏈危機,在江辰的運籌帷幄下,既通過應急措施穩住了當下局麵,避免了最壞結果,更轉化為推動產業基礎高階化、產業鏈現代化的強大動力。“清芯微電子”這家原本默默無聞的小企業,也因此進入了市委市政府的重點扶持視野,迎來了發展的重大機遇。然而,培育本土創新力量絕非一日之功,前方的路依然漫長而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