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 第112章 絲綢
大虞招安成功率很高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對於招安的叛軍,大虞朝廷是真的沒有清算過。
哪怕裡麵罪大惡極的人,也隻是送到邊軍去,讓邊軍酌情使用。而且大虞朝廷還保證,隻要你去了邊軍,不用擔心妻兒老小,朝廷絕對會安置妥帖。
這也是為什麼大虞現在叛亂頻發,但朝廷隻要派出招安或者錢糧賑濟到位,叛亂又能消弭下去的一個原因。
當然,河北和江南叛亂持續到現在,是真的將不少人的野心給養出來了。
不過,這一切都和沐津不相乾。
唯一有點相乾的,就是江右節度使何森,托商隊傳信給沐津,問能不能從西南這邊將江南的絲綢賣出去。
絲綢在大虞也是屬於硬通貨,邊軍的糧餉一時之間難以湊齊的時候,經常用絲綢代發糧餉。
絲綢是真的不愁找不到買家,隻愁怎麼送到買家手裡。
現在何森發愁的就是怎麼找到商路。
江南的叛亂不可能不影響到商隊,雖然各路叛軍沒對商人抄家,但吃拿卡要是少不了的,以至於江南地區商隊大減。不僅陸地商隊大減,海貿的船隊也是大減。
現在的絲綢情況是,江南一堆絲綢沒有足夠商人來收購,外麵想要絲綢的沒有足夠的商人去賣。
沒轍的何森,就想起了遠在西南的安南節度使沐津了。
倒不是說何森掌控六郡後沒商隊了,而且先前堆積的絲綢太多了,商隊短時間又恢複不過來,隻能何森親自出馬找商路了。
必須儘快賣出去,不然再堆在那裡發黴就完蛋了。
沐津收到何森的信的時候,人還是很懵逼的,要知道,西南擱江南可是太遠了。再說了,西南也不是沒有絲綢,還有個蘇家。
不過,沐津也不得不承認的是,江南的絲綢真的是得天獨厚。蘇家用來刺繡的絲綢,首選都是江南絲綢。
江南蠶絲的光澤度,那是真吊打其餘地方的絲綢。
認真想了一下,這筆生意還是能做的。
絲綢在大虞也是屬於硬通貨,不管是自己用還是充當中間商往外麵賣,沐津是一點都不吃虧。
更何況,隨著銅礦的開發以及從南邊銅料的輸入,沐津的衝壓錢幣規模越來越大,必須再給衝壓錢幣找消耗的路徑了。
蘇家的路徑太小了。
但其餘世家,不保險。
這下好了,何森的這封信真是及時雨。
要做就做,沐津就迅速寫好了一封書信,通過商會給何森送去。
嗯,是的,大虞的商會也可以送信,就是得給錢。
距離越遠速度越快收錢越多。
當然,大虞也是有自己的官驛的,官驛也送私人信件,而且不收錢。
但是吧,私人信件能不能送到人手裡,那就得賭一賭了。
反正吧,你如果給了錢的話,那還是可能送到人手裡的。給的錢越多,送到的可能性就越大。
為了送這封信,沐津可是給了商會五十兩銀子。
果然,銀子到位就是好使,隻不過一個月後,何森的回信就到了。
對於沐津要用銅錢來采購江南的絲綢,何森很痛快地同意了。
先前絲綢產業都掌握在世家手裡,世家更希望用絲綢來賺金子銀子。但隨著江南大規模的民亂將江南世家的根可以說是連根拔起,絲綢產業現在是散落在民間了。
而普通老百姓日常用的都是銅錢,銀子離他們太遠。
而何森缺的,恰恰是大量的銅錢。
江南的叛亂,其實還導致了另一個後果,那就是江南銅錢大量外流。
銅錢除了老百姓需要,軍隊也需要。
將校的軍餉可以用銀子絲綢支付,但大頭兵的軍餉,一般是銅錢糧食麻布來支付的,尤其是銅錢用得最多。
畢竟相比糧食和麻布,銅錢的便攜性還是好上不少。而且到了糧食布匹豐足的地方,你手裡的糧食布匹不一定能轉換成自己想要的物資,但銅錢是肯定能買到東西的。
何森也在信裡提出了絲綢的價格,一匹三千二百錢。
沐津想了想,江南河北還沒成現在這亂樣的時候,絲綢的銅錢價格是在兩千七百錢左右的。現在何森給的價格是三千二百錢,嗯,挺合理的。要知道,有些胡商為了搶絲綢,價錢都開到五兩銀子一匹了。
目前銅錢換銀子是一千二百文錢換一兩銀子,對比去年一千八百文錢換一兩銀子算是下降了不少。
又是一個多月過去,通過商會,沐津和何森愉快地達成了合作關係。
且何森的第一批絲綢,就隨著最後一封信一起送來了。
沐津很是愉快地支付了足足十二萬貫銅錢。
負責押運絲綢的江右節度使府的胥吏花了足足六天的時間將銅錢都清點完畢後,就開心地回程了,還告訴沐津,下一批價值六萬貫的絲綢將在兩個月後送達。
沐津也是撥出一口氣,誰知道何森竟然玩這麼大,一下子送來這麼多的絲綢!
四萬五千匹啊!
這何森玩得也是真大!
不過,沐津在請蘇家人檢視了一番絲綢後,也算是明白何森為什麼玩這麼大了。
這些絲綢再不賣出去,放到倉庫裡是真的要給廢掉了。
得知沐津弄來了一大批絲綢,蘇家就立即派人上門來選貨了。
最好品相的絲綢蘇家立即挑走了,每匹按四兩銀子的價格算,還行的絲綢迅速通過王府自己的商隊往南邊藩屬國賣去。厚實但一般的絲綢送進了兵造,用來製造絹布甲……
很快,隻用了四天的時間,四萬五千匹絲綢就從沐津的眼前消失了。
一想到絲綢的好處,尤其是讓自己的衝壓錢幣能大量放出去的好處,沐津就開心不已。
但是吧,沐津還是有點擔心,那就是這錢一下子放出去這麼多,會不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尤其是邗王那王八蛋的注意。
一念至此,沐津就派人立即招葛栩回來商議。
很快,葛栩就過來了。
聽了沐津的擔憂,葛栩笑笑道:“主公,這事您不用擔心。以麾下來看,江右節度使府這條絲路一定要維持住,這條絲路有了,咱們就有了持續的財源。
錢用不出去就是死錢,用出去的錢纔是錢。
咱們現在不缺銅錢,也不缺糧,煤鐵也不缺,但桐油、生漆、絲綢、皮毛、藥材、食油、染料、角筋卻是很缺。
而江南除了絲綢外,還盛產藥材、食油、染料和角筋,尤其是江南的鰾膠,那可是一等一的好啊。世間但凡強弓勁弩,可都離不開江南的鰾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