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世威大帝 > 第130章 都是錢的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世威大帝 第130章 都是錢的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又輸了一盤棋,沐津將棋子放進棋笥,將棋盤一推悶聲道:“不下了。”

葛栩搖搖頭,將自己的棋子放進棋笥後低聲道:“主公,您要麾下查的事情,已經查得七七八八了。雖然參與的官員沒有全部查到,畢竟前後幾乎近四十年,但還活著的卻是查得差不多了,名單等回到了節度使府,就可以送到主公手上了。”

“六百多萬兩銀子,孤,真的咽不下這口氣!”沐津狠狠一掌拍在了車廂板上。

葛栩倒是挺能理解沐津的心情的。

年少就藩已經很慘了,到了封地得知還要背上六百多萬兩銀子的欠稅……雖說這筆欠稅沒說多少年還,但背上這麼一筆債務,誰都不開心好吧。

雖然這筆欠債現在也被陛下一筆勾銷了。

暗裡查賬這種事,沐津沒打算讓藺家和蘇家參與進去,倒不是沐津信不過這兩家。藺家還是認真打仗和經營商貿替沐津賺錢就好,蘇家太過於頭鐵,絕對會捅個大窟窿出來。

因此在葛栩投靠後,沐津就將這事交給葛栩了。

“經過麾下查證,如果按照最大的來算,南涼縣的欠稅也不過才八十三萬兩。如果按照正兒八經的國朝賦稅來算,南涼縣的欠稅實際上不超過二十萬兩。”葛栩答道。

所謂最大,就是各種亂七八糟的全算上,而且全部按照南涼縣賦稅繳納巔峰時期來算。所謂正經,就是隻算那幾種必須繳納的,而且根據戶籍變動來計算。

沐津的臉皮子狠狠抽動了一下,這幫貪官汙吏,這是做了多少假賬!

“孤的父皇,就沒有察覺?”沐津問道,“還有,當時的禦史台、大理寺難道是吃夜來香的?”

“倒不是吃夜來香的,而是當時的禦史大夫和大理寺卿也參與了。”葛栩道。

“都說出來吧,孤承受的住。”沐津道。

“根據麾下的查證,工部、戶部、大理寺和禦史台一共有二十八名官員參與,從主官到胥吏都有。地方上主要是崖林郡的官吏,前後參與的一共有四十三人。”

頓了頓,葛栩接著道:“實際上,大部分低階官吏貪汙的並不多,也就貪汙個幾千兩銀子,大頭都被四品以上的給拿走了。貪汙方式一種是細水長流,這樣的話賬目好做,也難查。另一種就是火耗,不管是銀子還是銅錢,重鑄都是有火耗的,這裡麵,工部和戶部做的手腳太多了。

除此之外,還有其餘郡縣的官吏的貪汙後將賬目轉移到南涼縣。可惜的是,這些帳隻能算在戶部頭上,很難查證了。”

說到這裡,葛栩歎口氣,也是心有不甘。

“不用查,能夠將賬目轉移的,絕對是和當時戶部乾這事的官吏一個家族出來的。”沐津惡狠狠道,“一幫王八犢子,就這樣掏了國庫六百多萬兩銀子,還讓孤來背這口鍋!”

葛栩再次歎口氣,沒有說的是,那幫官吏之所以敢這麼乾,就在於他們乾的時候,是陛下最是依賴世家的時候。他們知道,陛下當時是不能也不敢對他們下手的。

“主公,您查這些,是打算秋後算賬?”葛栩看著惡狠狠的沐津,小心翼翼道。

“當然是秋後算賬了。”

葛栩的心頓時安定了,隻有皇帝纔有秋後算賬的資格,看來,主公是真真切切要為了九五之位奮鬥了。

以前雖然知道主公有那心思,但主公的不少操作感覺還是……現在好了,徹底確定了,安心了。

大軍回程的速度很快。

剛回府安歇,藺琛就過來了。

“賢婿,你隻打算留十萬兩銀子?”藺琛很是疑惑道。

沐津點點頭道:“倒不是大公無私,而是銀子留太多了對小婿沒用。要知道,府庫裡的銀子一大堆呢。不過,銅要是留下來就好很多,雖然府庫裡銅錢不少,但至少用銅錢的人比用銀子的人多。”

藺琛想起沐津掌控四郡的情況……

是啊,銀子留十萬兩確實夠了,再多也沒用。

倒是那五十萬斤銅,是真的讓人垂涎不已。

沐津的鑄錢坊鑄錢量之所以上不去,除了機械質量不太好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銅料供給不足。機器質量不行可以用數量來彌補,操作機械的工匠也可以培訓,但銅料不足……

唉。

回到了節度使府,葛栩立即將報捷文書和奏章都給寫好,然後給沐津過目。

沐津看完後點點頭,然後立即開始謄抄起來。沒得辦法,葛栩的字和沐津的字區彆很大,送到京師會直接露餡的。

很快,兩樣都謄抄完畢,沐津用了印信後,就派人用八百裡加急往京師送了。

八百裡加急不是吹的。

當然,沐辰收到奏章人也是懵逼的。

報捷文書走的是正常路子,要等信使明天正兒八經上朝才行。但是,沐津的奏章那是另一回事了,節度使有權直接上奏天聽,不需要經過左右丞相。

看著奏章裡提到的銀銅數字,見慣了風浪的沐辰都給嚇了一跳,二十二郎那小子,不會將楚赤國的國庫給搬空了吧?

認認真真將奏章看完,然後翻來覆去看了三遍,沐辰終於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銀銅是真的!

現在,如何將這批銀銅給安全快速地運回來,可是一件頭等大事。

當然,如此多的銀銅不可能是一次運送,分多批次運送纔是正道。

一念至此,沐辰當即命魏忠去詔太子過來,這種大事,隻有太子才能讓沐辰放心。

沐肇一臉疑惑地來了兩儀殿,這段時間沒有什麼大事啊?

然後,一臉懵逼的出了兩儀殿,這麼多銀子和銅要安全運回來……

墨王弟,你是把楚赤國搬空了?

也不怪沐辰和沐肇父子是這種想法,主要是楚赤國兵寡民少,再加上楚赤國每年的貢品都不多,所以大虞人以為楚赤國很窮。

沐辰給出那個銀銅的數字後,以為會將楚赤國徹底掏空,這樣西南方向就安穩一些。

結果,完全低估了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