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 第144章 要搞合作社
京師那邊又發生了什麼事情,沐津沒有去管,沐津現在正在墨陽郡搞開發。
搞什麼開發呢?
沒彆的,就是搞農民生產互助合作社。
農民互助生產合作社,是在低生產力水平時期,農民有效對抗天災的一種模式。
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經濟實際上是相當脆弱的,隻要天災稍微猛一點,農民就等著破產吧。
大虞能夠到現在纔出現此起彼伏的的小規模叛亂,就在於風調雨順的太久了。
農民生產互助合作社,沐津沒有在南涼縣搞。
因為南涼縣地廣人稀,農民擁有的田畝數量能夠對抗風險。
但為什麼在三安郡也沒有推行,在於三安郡因為三安布的關係,農民對抗風險也還行,對於合作社這種模式也沒什麼需要。
同理,崖林郡因為秫米酒的緣故,對抗風險也還馬虎。
南池郡更彆說了,人家靠礦的。
可以說,隻有墨陽郡這麼個苦逼的。
民風悍勇,西南邊軍重要兵源地,使得墨陽郡沒什麼大的豪強勢力。同樣的,墨陽郡也沒什麼特產,百姓們一直就靠種地為生。
而且,墨陽郡是人多地少。
好在,大虞對於民間私鬥管控極嚴,且墨陽郡各村各鎮都沾親帶故的,纔算沒出大亂子。哦,也不是沒出,但被沐津給平定了。
就算是大亂子,墨陽郡也還是人多地少。
當然,這個人多地少是相對崖林郡和三安郡來說的,南池郡表示它的田地也少。
墨陽郡在朝廷戶籍上的人丁並不多,但黑戶極多。
沐津在墨陽郡搞編戶齊民後,看著掏出來的足足十一萬黑戶是目瞪口呆。
更讓沐津煩躁的是,墨陽郡人死不挪窩的思想。
到現在,隻有不到三千人被勸著搬離了墨陽郡,去南池郡和崖林郡安家了。
暫時改變不了人們思想的情況下,田地一時半會又增長不了,那就隻能想彆的招了。
彆的招月不外乎那麼幾個,良種、先進的耕種方法和團結合作。
良種暫時彆指望,在生物科技沒爆發前,百農子那位道士弄出來的育種選種方法已經算是最先進的了。
先進的耕種方法嘛……
沐津和百農子聯合弄出來的,暫時是差不多到頂了。
就剩下團結合作了。
團結合作,沐津能想到的就是農民生產互助合作社了。畢竟,沐津前世從懂事起到參加工作,家裡去買種子化肥,先是供銷社,後來是合作社統一購買。
算是對合作社還是挺瞭解的。
搞合作社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當然得弄樣板出來。
有了樣板做對比,才能說服彆人。
要不然的話,搞成大鍋飯就不好了。
實際上,沐津搞得互助合作社也沒太麻煩。就現在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太麻煩的也弄不了。
簡單來說就是,這個農民互助生產合作社,就是將人們集合起來一起勞作。
同時,官府在出現天災的時候,可以給合作社提供優惠貸款,讓農民不需要去借高利貸。
沐津目前將畜犁耕種方式全麵推廣的也就是南涼縣,崖林郡都沒有推廣到位,更彆提其餘郡縣了。
推廣慢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倒不是牲畜的問題,而是農具的問題。
沐津掌控的鍛冶坊表示:儘力了,實在忙不過來。
至於民間的鐵匠……
沐津掌控的鍛冶坊表示:殿下掌控的崖林、南池、三安、墨陽這四郡還有沒收編的鐵匠?
這點沐津也很無奈。
軍隊要鋼鐵,民間也要鋼鐵,可鐵匠的數目一時半會擴充不上去,學徒的培養也是要時間的!
目前沐津的鍛冶坊裡麵的鐵匠和鐵匠學徒達到了兩千人,每個月能夠生產各式農具三萬件。這三萬件農具,還有兩萬件要被路過的商隊給買走,能夠流入沐津控製郡縣的隻有一萬多件。
沐津也不可能讓商隊不買,畢竟沐津現在收入多支援也多。
軍隊就是最大的吞金獸。
裝備越是精良的軍隊對於錢財的消耗越大!
在沒有成為節度使前,沐津還可以不賣鋼鐵農具。但成為了節度使後,沐津不賣不行了。
畢竟,鋼鐵農具的利潤太大了!
從那邊兩藩屬國弄來岩鹽加工成粗鹽按最低鹽價就地販賣都有三倍利潤,將鋼鐵農具賣給路過的商隊,那是足足十倍的利潤!
世家為什麼死死控製鐵匠,不就是鋼鐵太過暴利!
比鹽的利潤都狠。
根據葛栩的計算,沐津要想把鋼鐵農具在自己地盤的價格打下來,鍛冶坊的工匠至少要達到五千人。隻有到了這個數目,才能在維持軍隊裝備數量的前提下,大量打造農具。
否則的話,農具的產量彆指望能上去,因為鍛冶坊裡打造軍械的鐵匠數量都不夠。
因為沐津對訓練的高要求,軍隊每個月光是需要補充的甲葉數量就達到了十萬餘片,戰刀兩千把,槍頭一千餘、箭矢五千。這還隻是訓練損耗,如果是有打仗,那損耗更快。
沒法,戰爭就是鋼鐵的碰撞。
楊斌說這還是殿下的鐵匠打造的軍械很好的緣故,每個月的損耗才這麼點。
要是京師禁軍按照殿下的要求訓練,每個月需要補充的甲葉數量保底五十萬片起,刀槍都得上萬,箭矢兩萬起步。
藺琛也說過,當初他帶兵在草原上打仗,有一次大戰下來,他自己就砍缺了四把刀,換了兩杆長矛。要知道,他藺琛的地位不低,用的武器比普通將士可好多了,但也頂不住大戰的損耗。至於普通將士的武器,藺琛可是見識過,當時軍中為了測試戰刀,特意拿刀去砍鹿角,結果砍缺了十三把刀才將鹿角砍爛。
當然,實際戰鬥中不是一個人砍鹿角,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也可見軍械在戰鬥中的損耗之快。
隻能說,沐津對軍隊的要求太高了,以至於軍械光是日常訓練都損耗不低。
在沒法提供大量便宜鋼鐵農具的前提下,合作生產能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十個人種一畝田和一個人種一畝田那完全不是一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