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 第170章 拜將出征
經過一番商議,大將軍楊斌領兵兩萬掛帥出征。
倒不是沐津不想多給兵馬,而是左相葛栩分析了一下情報後,說兩萬兵馬足矣,給多了是浪費糧食。
除了楊斌外,不少將領也是第一次出征,用葛栩的話來說就是,練兵、練將!
大軍出征,要祭祀天地,建點將台拜帥。
這些事,按道理是皇帝該做的。
但沐肇心裡很是通透,這個皇位遲早是沐津的,自己還是安心當個透明人比較好。所有皇帝該做的事情,都讓沐津去做,到時候,禪讓什麼的都極其自然,不會有什麼意外狀況。
不過,大軍出征前,先把糧草輜重什麼的都要先準備好。
所以,還得等個十天半個月的。
楊斌感覺很煩。
這個煩倒不是來自大軍,而是沐鍔殿下。
驍騎軍的大營雖然不在城裡,但驍騎軍處理公務的衙門是在城裡的。當然,這個衙門不止是處理公務,還有一部分培養馬夫的功能。驍騎軍的馬夫可不是一般馬夫,還兼具醫生的功能,既能給人看病,也能給馬看病。
當然,衙門裡的培養馬夫主要是理論知識,但在理論知識都沒考試合格前,不會讓你去大營實操的。
用教習的話來說,連理論都不行,實際上手是想弄死那些寶貴的馬兒嗎?
要知道,一匹甲騎具裝的戰馬,每餐的花銷能頂上五個重甲步兵。這還隻是戰馬,算上人員的培養,一個甲騎具裝的花費,能頂上三十個重甲精銳。
當然,甲騎具裝的戰鬥力,也對得起他們的花費。
在大虞的戰爭史裡,甲騎具裝不出則已,一出就基本一錘定音了。
能真正對抗甲騎具裝的,還得是甲騎具裝。
這是大虞將領們的看法。
沐津曾經是不信的,覺得隻要步兵戰陣夠厚重,紀律夠嚴,怎麼擋不住甲騎具裝?
藺琛直接給了沐津一個爆栗。
甲騎具裝根據作戰需要,一般是四個狀態:襲擾、切邊、突擊、破陣。
所謂襲擾,就是甲騎具裝發揮自己的騎射能力,用弓弩襲擾步兵戰陣,打出破綻後然後衝鋒。
所謂切邊,就是甲騎具裝集中兵力,對步兵戰陣的邊角進行斜切衝擊,在區域性形容以多打少的局麵。因為步兵的大陣一旦列陣完畢後,其實是很不靈活的。如果貿然轉向的話,很容易被敵軍步兵抓住機會一舉破陣。
所謂突擊,就是在雙方戰陣膠著的時候,甲騎具裝繞到對麵防備較弱的側後方,直接衝鋒讓對方戰陣做不到多方兼顧而被擊潰。
所謂破陣,沒彆的,就是甲騎具裝直麵硬撼,用強大的衝擊力將對方戰陣硬生生給撕開或擊潰。
不過,破陣這種戰術甲騎具裝用得最少,畢竟這種戰術會導致甲騎具裝傷亡率很高。常用的是突擊和切邊,襲擾都用得少,畢竟襲擾這種戰術,普通騎兵更適合乾。
而要讓甲騎具裝保持這種強大的戰鬥力,那麼優秀的馬夫就必不可少!
楊斌就煩在這兒了。
這次出征,兩萬大軍楊斌隻打算帶六千騎兵,其中甲騎具裝隻帶八百。而為了伺候這八百甲騎具裝,馬夫就需要四十個。
整個驍騎軍目前有馬夫三百,培訓中的還有四百多。
楊斌實在是沒有想到,沐鍔這位郡王殿下,怎麼學馬夫學得那麼快?半個月就讓教習說,書上該學的已經教無可教了,隻能去軍營中實踐了。
去軍營中實踐楊斌其實不會說什麼,但問題是,這位殿下要跟著出征!
馬夫雖然並不上前線廝殺,基本上都是待在大營裡,但這並不代表大營是安全的。
自古以來,襲營就是百試不爽的打法。
尤其前線打得太過激烈以至於營地空虛的時候。
畢竟,營地裡存放著大量的輜重,尤其是糧食。
營地一旦遭襲被破壞,基本上就意味著大軍短時間內是沒有任何後勤補給的。
打仗沒有飯吃是什麼後果,是個人都清楚。
這也就是襲營一旦成功,就能迅速改變戰局的緣故。
不過,也得做好襲營不成功的準備。
襲營不成功的話,對於前線一般有兩個結果:
第一個是統帥不行的話,因為心理壓力過大導致指揮失誤,進而大敗虧輸。
第二個是統帥很行的話,會將擊退敵方襲營在前線迅速宣揚,讓將士提升對統帥的信心,提升士氣和鬥誌。
雖說沐鍔殿下在陛下未登基南巡的時候展現出了超凡的勇氣,用自己冒充陛下引開追兵。但是吧,沐鍔的武力……
楊斌不禁想起了攝政王殿下。
攝政王殿下隻是控製不住兵器,勇武還是有的,起碼可以開石半之弓,步射射靜態靶還是可以的。而沐鍔殿下,六鬥弓拉起來都吃力啊。
而驍騎軍的馬夫,最低都是開一石弓起步。射不射得準不重要,你起碼得有開一石弓的本事吧。
撓頭。
受不了的楊斌直接一紙文書送到了沐津府上,問沐津怎麼辦?
沐津直接回書,你是此次出征的元帥,你自己看著辦。!
接了沐津的回書,楊斌鬆口氣,立時腰桿子就硬了。
得知自己不能隨軍出征,沐鍔很是灰心喪氣,但也沒再去上書請戰了。很顯然,自己著孱弱的武力值,讓大將軍壓根放不了心。
看來,以後得多練練了。
半個月後,大軍集結完畢,拜將台也建造好了。
“大虞的將士們,敵人有五萬大軍,我們隻有兩萬,你們害怕嗎?”沐津站在拜將台上,看著下麵列陣的將士,大聲吼道。
“萬勝!萬勝!”短兵擊盾,長兵頓地,將士們大呼道。
“好,孤在這兒,等著將士們凱旋歸來!千金賞,萬戶侯,以功得之!”
“萬勝!萬勝!”所有將士的臉都激動地通紅!
看著激動的將士,沐津轉過身,一旁捧著元帥符印的黃門趕緊過來跪下。與此同時,楊斌整了整甲冑,也過來單膝拜下。
彎腰接過裝著符印的漆盤,沐津端著走到楊斌跟前,鄭重地躬身將符印送到楊斌麵前道:“大將軍,一切就拜托了!”
楊斌雙手舉過頭頂接過符印,低頭一禮道:“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沐津退後。
楊斌舉著符印站起來,然後將符印遞給一旁的親衛,拔劍厲吼道:“大軍,出發!”
一隊隊的人馬開始離開拜將台,向著北方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