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 第216章 定江南(一)
“沒想到江中之地這麼快就光複了。”
站在武夏城頭,沐津很是感慨地道。
說真的,沐津是做好了打一年甚至兩年仗的準備的。江中之地雖然沒有江南那麼多溝溝汊汊,但卻是丘陵起伏,許多城市壓根展不開兵力攻城,是很有利於守城方。
像長惠這種可以展開三五萬攻城兵力的城池,真的太少了。
但是,隻打了兩場仗,一場長惠攻城戰,一場水戰,江中諸國就立即投降了。
由不得沐津不感慨。
這些天,葛栩瞭解了江中諸國的現狀且江中世家的心態後,倒是明白江中諸國為什麼會選擇立即投降了。
第一個原因,這個真的得感謝曆代大虞皇帝對待降伏者的口碑,以至於打不過就立即對大虞投降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第二個原因,江中世家對自己的實力都還是門清的,隻不過因為封土建國小小膨脹了一下,一捱打擊認清現實後,就立即絲滑下跪。況且,大虞不待見大世家和超級世家,但對中小世家和寒門子弟卻很是扶持的,而江中世家恰恰都是中小世家。
最後一個原因嘛,就是這是太子建立的新朝,擁有代代相傳的天子符寶,是正朔。天子者,奉天受命,代天牧民,這個思想在人們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人們不會管你是怎麼得到天子符寶的,但隻要你擁有天子符寶,人們就願意認你為正朔。
麵對正朔,人們的反抗心理並不重。
同樣的,大虞從沒出現過殺功臣和功臣造反的情況,也和大虞曆代皇帝對功臣的態度有關。
相比較文官係統,大虞的皇帝們對於武官係統還是很防備的。
主要是,筆杆子造反和槍杆子造反的強度完全是兩碼事。
但是,大虞的皇帝有個底線,那就是非板上釘釘的謀反之罪,絕不殺功臣。且就算是走到這一步了,也基本上隻殺謀反者,不搞株連。
對於功高震主的功臣,大虞的皇帝說不猜忌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怎麼猜忌,也就是微微架空日常的權力,一旦發生戰事,該給的權力那是一點都不含糊。反正大虞皇帝對武官的態度是,隻要能打勝仗,那就一切好說,其餘的事情等仗打完了再談。
也正是這種態度,大虞的武官們基本上是發現自己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就開始尋找急流勇退的方法了。
接近三百年的延續下來,大虞的武將們對國朝的忠誠度極高。沒見司馬晉都篡奪國朝涉及了,一堆的京師禁軍和宮城禁軍將領劃地自守,死活不認司馬晉的統治,還派信使翻山越嶺來朝見沐肇,就等著新朝大軍打回去。
問題是司馬晉還真沒轍。
兩年前,司馬晉恢複了一點實力,立即就發兵攻打陽關郡。之所以攻打陽關郡,倒不是司馬晉不想柿子揀軟的捏,而是想立威。
立威的後果是,司馬晉的大軍都還沒摸到陽關郡呢,就因為道路和後勤問題累死餓死渴死了幾乎三分之一的士兵。
不過,沐津還是不敢掉一點輕心,北方防線按照前輕後重的配置,放了接近五萬大軍。
要知道,大虞現在全部的大軍隻有十三萬,五萬拿出來東征、五萬放在北方,守衛腹地的就隻有三萬了。
忘了,還有三萬西南邊軍沒有算進去。
不過,邊軍那邊的花費不多,在沐津給邊軍狠狠補充了一批軍械和馱馬後,邊軍去象同那邊打草穀打瘋了。
目前西南邊軍的態勢是,軍餉靠打草穀解決,糧食和軍械朝廷解決。
實際上,打草穀一般解決不了那麼多的軍餉,要怪就怪象同人一個巨大的沙金礦離西南邊軍太近了。
象同的貴族驅趕奴隸去河裡淘金,西南邊軍打劫象同貴族運送沙金的隊伍,除非反抗,不殺人,隻要金子。
然後金子給朝廷兌換成銅錢,那軍餉不就來了?
感謝象同人的慷慨,感謝黃金太值錢了。
不過,現在沐津的財政壓力也很大。
反正,沐津是認真算過了,按照現在的開支來算,今年年底
國庫內能夠留下百兩的銀子就是天幸了。
看沐津這樣子,葛栩哪裡不明白是為了國庫頭疼,當即開口道:“主公,這段時間某仔細清點了下諸國的府庫,得錢一千二百餘萬貫,銀二百餘萬兩,得糧四百七十餘萬石。”
沐津的雙眼頓時亮了,趕緊道:“有了這筆錢糧,可以快速下江南不?”
葛栩搖搖頭道:“主公若是想快速一統天下,沒有任何問題,就是這世家豪強又會尾大不掉。”
“全麵穩住江中,大概需要多久的時間?”沐津冷靜下來道。
“
一年半的時間。”葛栩答道,“江中豪強的實力並不是很強,以力威之、以利誘之,一年半的時間足矣。且江中之地,盛產藥材、膠漆、皮革、糧米和茶葉,尤其是膠漆和茶葉,往海外賣之可是大利。”
江中之地也產絲綢,但江中之地的絲綢放在大虞來說隻是中品,上品和極品還是得看江南之地。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對於如何治理江中之地達成了一些共識後,沐津就打算離開了。
“主公,光複江南後,朝廷要不要再遷都?”葛栩問道。
沐津想了想道:“打下河中之地後遷都東都就行,不需要遷都江南。江南的那群世家,真的不是一般的百足之蟲!”
相比起先皇在世時因為民亂真的一蹶不振的河北世家,江南世家那是真的……
江右節度使何森從收複江右之地,到現在隻剩了那麼點地方撐著,就可以見識到江南世家的能量。
收複江南後如果遷都江南之地,那不是又給了江南世家起複的機會麼。
畢竟,都城在江南的話,江南的人進入官場,相比其餘地方的人那機會不就多了不止一點麼。
“葛相,大虞的五都,到底怎麼設定纔算合理?”沐津問道。
沐津以前不明白為什麼大虞要設五都,直到深刻體驗了這個時代那坑爹的交通速度後,就明白為什麼要設立五都了。
說直白點的話,如果不設立五都,就現在的交通條件,大虞壓根就控製不了這麼龐大的國土。
五都的設立,其實就是為了方便控製更為廣袤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