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 第232章 定江南(十七)
事情和最開始預估的一樣,在殲滅了孫炳這一路軍隊的主力後,攻入江南後那叫一個暢通無阻。
一路上經過的城池基本上就是接收,裡麵的叛軍官員兵丁在朝廷大軍到來前就逃散一空。
可以說,大軍最主要浪費時間的地方,就是路不太好走。
每個城池都留下一個低階軍官帶著三百人留守,等江南安定下來了,那低階軍官和留下的三百兵就地轉為地方駐軍。當然,朝廷還得管他們的娶妻生子,至於他們老婆的來源麼,江南世家的女兒們不是最好的選擇麼。
留駐在城裡的將士,主要做好這麼幾件事:
第一件事,沒收城內外一切參與了叛梁的產業,將這些產業大部分收歸朝廷,讓朝廷重新分給百姓外,其餘的賞給沒有參與叛梁的地方豪強。
第二件事,那就是穩住糧價,朝廷後續會從江中大量運送糧食過來,這些留駐的官兵要在糧食到來後,迅速將高昂的糧價給壓下去!如果有人敢破壞朝廷壓下糧價穩住整體物價的舉措,刀槍箭矢伺候過去便是。
第三件事,就是安排好耕種,將沒收得到的農具和耕牛都發放下去,朝廷也會從西南之地調集大量農具過來,要做到公平公正的發放。當然,不是免費的,用百姓種出來的糧食來抵價,可以分期付款。
第四件事,那就是大修道路和挖溝修渠了。道路的暢通有利於商業往來,更有利於大軍調動。至於挖溝修渠,出了灌溉農田外,也可以發展小範圍的水路運輸。
畢竟水路運輸可比陸路運輸的損耗小多了,運量也大多了。
第五件事,就是維持治安,亂世用重點!凡是作奸犯科者,隻要不是被脅迫的,那麼人頭要麼去城裡最熱鬨的地方掛著,要麼在人流量最大的城門口掛著。
反正,不會那麼輕鬆。
要想輕鬆,得等朝廷從西南那邊抽調文官過來。
但實際的情形是,江中地區的官吏數量,都還一大堆空缺呢。
坐在搖晃的馬車上,葛栩看著連輸了十二盤棋都不放棄的沐津很是無奈,也算是對這位主公,未來的大虞皇帝的臭棋簍子水平有多離譜有了個清晰的認識。
也難怪,每次殿下和陛下下棋,魏忠老總管就極度無奈。
這水平,真的臭!
葛栩在棋盤上乾翻沐津最快的時間是半刻鐘。
沐津還是興致勃勃,這個時代娛樂活動太少,歌舞又不能時時看,且歌舞也就那麼幾樣,看久了也就疲勞了。所以,沐津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下圍棋了。
和皇帝兄長沐肇下圍棋,沐津總能體驗到不一樣的和棋樂趣,而和葛栩這些弈棋高手下棋,沐津更是樂不可支。啊,作死的感覺真的好爽。
看著沐津興致勃勃又將圍棋擺好,葛栩痛苦地閉上了雙眼,蒼天啊,你為什麼要讓這麼一個主公來折磨我。偏生,這個主公還是我葛栩自己挑的,且還甘之如飴。
……
寧海郡寧海縣,何森帶著江右軍的主要將校在西門處迎接。
遠遠的,隻見一片烈焰換換流過來。
這個時候,正是穿布麵甲的好時候,沐津親自參與設計的虞軍布麵甲,都是用紅色為基地,玄色線穿插其中。這樣做除了壯觀氣勢逼人外,還有就是紅色能夠很大限度緩解新兵在戰場的恐懼感。
不少新兵訓練時勇猛無畏,但上了戰場後,沒被血腥味給嚇到,卻被四處飛濺的鮮血給刺激了。而紅色,能夠最大限度緩解四處飛濺的鮮血對新兵的刺激。
“見過殿下,願殿下福澤綿長!”見車駕過來,從裡麵走過一個身穿明光鎧,外罩玄黃蟒龍袍的貴人,林森當即帶著一眾將校以軍禮拜道。
“平身。”沐津淡淡道。
眾人趕緊起身。
沐津走下車駕,看著何森和一眾江右軍將校,很是感觸道:“這些年,可是苦了江右軍了。詔,全體江右軍將士,都官升三級,賞錢十貫。”
何森當即帶著一眾將校叩拜謝恩。
賞賜看似隻有十貫,但所有人清楚,這是平均的,每個人都能拿的,這也是從大虞舊朝延續過來的慣例。那就是對於一些奮戰在艱苦之地的將士,朝廷會給人十貫錢的額外犒賞。這個十貫錢,是獨立於功勞賞賜之外的,是額外的收入。
至於其餘的賞賜,自有人手去統計江右節度使府的將士這些年立下的大大小小的功勞。沐津特意下了囑咐,要從江右節度使府成立那天算起。也就是說,沐辰已經駕崩了曾給江右軍的賞賜,沐津會再給一遍。
見沐津要給這麼高的賞賜,隨行的葛栩還有一眾禁軍將校卻是一點都不意外,這也是大虞舊朝就有的慣例了,那就是拿了這麼高的賞賜,你們就該離開原地了。
可以說,是一種體麵地讓你下台的做法。
成全了皇帝的賢德,讓有功之臣能安穩善終。也讓功臣很是安心,不用擔心自己功高震主會累及家人。
場麵很是和氣熱烈。
到了節度使府大廳,雙方安歇了一陣後,何森站起身,走到掛起來的地圖前很是慚愧道:“卑將無能,喪土失丁,愧對先皇厚恩,也愧對陛下和殿下的信任……”
抬手製止了何森要抒情的長篇大論,沐津開口道:“何節度,廢話就不多說了,直接說,要想覆滅叛梁,那條路最快!”
何森臉色一肅,右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起來,一直移動到叛梁的都城寧江道:“殿下,葛相,這條路是最快的,缺點就是一路上需要翻山越嶺,糧草供應頗為不便。”
“糧草是小問題,隻要到了寧江城下,我大虞水師應該也殲滅叛軍水師了。到時候,糧草運輸完全可以走水路。”沐津點了點寧江城的位置,“寧江城的防禦如何?”
“城牆高三丈,內用夯土外用條石,很是堅固,踏橛箭難以入城牆中。且城外還有寬達三丈的護城河,至於護城河有多深,那是真不知道,但是護城河淹死的人是不少。”何森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