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 第238章 江南鎮撫使
寧江城裡到底死了多少人,沒人能說得清楚。
光是城外掉進護城河淹死和被虞軍射殺的就不下十餘萬。
城門口的護城河裡的屍體密密麻麻。
這些天,虞軍將士都是一個個嘴上纏著浸了鹽水的厚布,不停搬運著屍體到城外的大坑中掩埋。
“明年,這裡的土地將會異常肥沃。”葛栩淡淡道。
藺放卻是沒說什麼,隻是心中感歎,爺們還是挺仁慈的,看看旁邊的葛相,這纔是天殺星下凡!
幾十萬條人命啊,就這樣被燒沒了。
一座幾百年的古都,也可以說是付之一炬了。
見藺放那副表情,葛栩淡淡道:“毀了沒關係,正好重建。而且,通過重建,正好讓朝廷給這一帶的百姓發一筆錢糧,收攏這裡的民心。
江南百姓,苦世家太久了,再加上朝廷在這裡恩威也不夠……罷了,慢慢來吧。
好了,此間事了,本相就回武夏了,這裡的一切,就有勞藺帥了。”
“必不負殿下所托!”藺放鄭重道。
……
五天後,風塵仆仆的葛栩就趕到了武夏。
“葛相,你可算是回來了。”
休息了兩天後,一進公廨,蘇授就迎上來打趣道。
沐肇還在嘉陵郡逍遙,沐津又不是個開會狂魔,所以基本上官員們都是在各自的公廨忙活。
“這兩天休息,我在街上逛了逛,鬥米八十三錢,價格很高啊。而且街上賣的東西也不是很豐盛,店家的貨經常支撐不了一天,上午開著門,下午就沒貨隻能關門了。”葛栩道。
蘇授歎道:“沒有辦法,天下大亂,曾經通達天下的大虞商會已經灰飛煙滅,靠現在那點中小商隊,難、難難難!”
葛栩默然,以前天下還算安寧時,還不覺得商會有多重要。現在卻是看出來了,沒有商會的統籌,商品的流通還真的要受不小的影響。
而且,江中之地的生漆、豬鬃、藥材等物,也需要快快銷售出去。
葛栩和蘇授都是很清楚沐津在軍事上的野心的。
沐津可是要養足足八十萬的全甲精兵。
要知道,大虞巔峰時期年入錢五千六百多萬貫,糧食四千多萬石,都隻養起了三十萬的全甲精兵,其餘的兵基本都是半甲。
所謂半甲,指的是身上穿的鎧甲隻護住胸腹這要害之處。其餘地方的防護,有盾的靠盾牌,沒盾的看運氣。
可現在,沐津要養八十萬全甲精銳!
葛栩是認真計算過的,要想養這麼多的精兵,不說打造甲冑耗費的錢財,光是糧食年入就必須提高到六千萬石。至於錢財,恐怕年入要達到八千萬貫才行。
西南一地經過精心的經營,糧食年入達到了八百萬石,再想提高,起碼得人口翻一番。因為隻有人口翻一番了,纔有足夠的人力去開墾新田。
葛栩是計算過的,人口翻一番的話,扣掉糧食消耗,增加的田畝帶來的稅糧收入,將增加到一千萬二百萬石以上!
現在最大的麻煩,是人口不足。
“葛相,本相可得說一句,寧江城沒必要放那麼一場大火吧,要不然,至少十來萬免費的勞工啊。”蘇授歎道。
葛栩一臉無語看向蘇授:“蘇相,您可是世家出身!”
蘇授很是隨意道:“哦,我蘇家和江南河北那群死死把持釋經權的世家之間的仇恨不共戴天!”
葛栩無語了。
這也能結仇?
不過,想起蘇家在世家中的“威名”,葛栩倒是也能理解。畢竟,蘇家是主張有教無類的,蘇家也是經常將自己藏書允許他人傳抄的。
至於賣書……
蘇家倒不是不想賣,而是其餘世家聯合起來堵死了蘇家賣書的路子,甚至可以說不僅是賣書的路子,大規模傳播書籍的路子也給堵死了。
畢竟,蘇家這種不願意壟斷知識的世家,真的是異類中的異類了。
閒聊了一會,兩人開始正經談論起政務來。
讓人取來了地圖,葛栩一臉嚴肅地道:“江南水利已經大不如前,朝廷要想將江南牢牢控製在手裡,大修水利勢在必行!以某這段時間在江南看到的情形來看,三條,江南這邊至少要修三條能通行千石糧船的運河!”
“除了運河外,還得大修官道,通往江南的官道太少了,以至於進軍的路線太少。”蘇授雙眼微微眯了下道,“江南一旦叛亂,隻需要守住幾座城就能堵死陸上進軍的路線,然後江南發展好水師就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了。”
葛栩點頭道:“蘇相,你說動殿下拿出兩百萬石糧食,至少有一百二十萬石是給江南準備的吧?”
蘇授點頭道:“沒錯,江中一地將民心安撫,糧價穩住最多隻需要四十萬石糧食,這我還是考慮可能有天災人禍的因素。但江南不一樣,那裡的百姓,被世家真的是壓苦了!
先帝在時,朝廷也就在江南有一些田畝,桑林、茶園什麼的,全被世家控製,唉!”
“那就將條陳擬好,然後再和各部同僚商議一番,看還需要增減什麼,到時候寫成奏章呈送給殿下。”葛栩道。
兩人又就一些細節問題討論了一會,達成共識後就去找其餘人商議了。
……
兩天後,沐津看著葛栩和蘇授聯名遞上來的奏章,用了兩刻鐘的時間看完後道:“葛相,您覺得誰可以去當這個江南鎮撫使?”
鎮撫使,這可不同於撫慰使和宣慰使。鎮這個字,就代表著鎮撫使是擁有一定兵權的,可以在無需朝廷詔令的前提下,調動轄區內的兵馬來平定叛亂。
葛栩想了想,搖搖頭,這個方麵,葛栩還真暫時想不到好人選。
見葛栩沒轍,沐津就看向了蘇授問道:“蘇相,您覺得誰可以勝任江南鎮撫使?”
“最好的人選是藺老國公,但老國公是不會去的。”蘇授道,“所以,臣下認真想了下,倒還是有個人選,那就是朝歌將軍。”
說句真的,沐津最開始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可是嚇了一跳,差點以為看到封神榜了。
朝歌,是西南邊軍的老將。
當初沐津和西南邊軍接觸希望邊軍提供一些難以再上戰場的老將老兵來幫忙練兵時,朝歌就是第一批人。
想起朝歌的履曆,這是個典型的能文能武的人,雖然都不是很強,但短時間鎮撫江南卻是夠用了。
“好,起草詔書,任命朝將軍為江南鎮撫使!”